杨仲凯散文:我与今晚报

我记得今晚报创刊时,是距离现在显得遥远而温情的八十年代,受当时技术手段和经济规模的局限,那份报纸的开张很小,照片模糊,那个黑白单一色彩的小报模样,至今记得很清晰。那时候报纸小,我也小,就和今晚报一起长大,一起变成大开张,版式新颖,色彩绚丽。

我第一次成为今晚报的作者,大约是1995年,我原来自拟的文章题目叫什么已经忘了,刊登出来,题目被编辑改为“小品的杂耍化”文字不长,可以算作一篇评论,我还写过那样的东西,自己都觉得恍惚,那是一篇具有文学性的署名文章,但是在处理上也有些“读者来信”的味道,在署名的后面还加上了我的住址,学堂路九号,这还是我的祖辈的旧宅,房子早就拆了,无从纪念,没有想到今晚报的刊载是我对我的祖屋的纪念方式。

我和文学发生关联也可以算较早,而我较早获得的文学小奖,跟今晚报也有关。那几年我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有点喷薄的预感,1997年这一年,冯骥才老师忽发奇想,在今晚报搞了一个“征婚启事”续尾,小小说,应征者只是需要写一个结尾。那时候文学已经式微,但是这次征文参与者不少,我写了一个尾巴投给今晚报,记得是获了二等奖,还搞了颁奖式,虽然只是个很小的征文奖,当时并不在意,现在想起来,整整二十年了,我从一个文学少年,已经两鬓杂白,这个奖就显得很珍贵,后来我从事法律工作,纯文学一度放置一旁,写作断断续续,每断必续,这个小奖,值得记住。

我和今晚报的故事也不仅仅发生在副刊,我除了是作者之外,首先是个读者,今晚报是家综合性大报,我和它之间,故事还有很多呢。

比如我和这份报纸的关系,这三十多年来我就没有订阅过报纸,我和今晚报之间的关系是每天购买,因为我需要购买报纸的仪式感,就像这几年大家手里都有相机,大家喜欢美景,网上搜到的照片不行,甚至别人拍的传过来也不过瘾,我们喜欢一处美景,必须要亲手用相机结果了它,好像只有这样才是占有了这个世界。那些年我每天到报摊买报纸,就是这种感觉。而且我也担心订阅报纸会丢掉,还是亲手拿住感觉更好,油墨的香,不转手,直接先陶醉了自己。所以我坚持直接每天购买,那时是报纸的好年华,我有时候下午两点就能买到报纸,在路上先泛读,回家之后再精读,然后存好。有的时候两点卖报纸的还没有出来,白跑一趟,但是等不到一个小时就又出去买,就算还没有见到报摊摆上,也觉得眼前满是希望,等待就是希望,转身不等了,才是没希望。

我想说这两年我买报纸不是每天的必修课了,我的时间变得少了,而信息的源头变得多了,好像报纸可买可不买了。纸媒在纸质图书以前先遇到了危机,转过危就是安,柳暗了花就明,我们都会找到新的阅读方式、表达方式和存在方式,创新或者坚守,是不矛盾的一种果实的两种长成路径。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仲凯散文:我与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