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们了解点有趣的。标题是两个“V”,出于对电影的尊重。
《WITCH/女巫》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这部2015年在Sundance(圣丹斯)电影节大放异彩的小成本电影取材于New England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被种植园驱逐的清教徒家庭在森林边缘生存时遇到的种种怪事,以及这家人最终的命运走向。
“女巫”——听起来就阴森、诡异却又带有诱惑词语,整部电影却并没有明确地刻画出女巫的具体角色,而是借助大量的宗教和神话象征来暗示女巫的存在。
女巫一词最早被刻画成社会群体始源于1484年,由多米尼加天主教修士兼宗教裁判官的Heinrich Kraemer和Johann Sprenger所撰写的《Malleus Maleficarum/女巫之槌》中将女巫彻底丑恶化,并教给人们如何辨识、判罪、处刑女巫。
《女巫之槌》这部书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宗教迫害作品,他们借用冷酷残忍的迫害女性来达到宗教的统治唯一性,对一切多神教、偶像教派的彻底摧残和清洗也正式拉开帷幕。
也正是由于这本书,让世人开始将Witch和Wizard区分解释,如今当我们谈论起巫师的时候,似乎很少有人会直接说Wizard(男巫),而是说Witch(女巫)。
纵使我们谈到Wizard时,也大都会想象到富有学识、绅士、高贵、极为聪明的天才人物角色,而绝不会如同我们谈论Witch时联想到的黑暗、恐怖、邪恶的女性角色 。
为何在欧洲的基督教义中,对于女性如此不信任,我们试着从《Bible/圣经》中寻求教义本身的答案。
从耶和华创造第一个人时上帝并没有直接创造夏娃,夏娃是脱胎于亚当的肋骨,亚当看到夏娃时说:“This is now bone of my bones, and flesh of my flesh: she shall be called Woman, because she was taken out of Man.”(这是我的骨中骨,肉中肉,叫她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可以看出女性的存在在最初就不是独立的。
随后Satan化身的蛇引诱的也是女人,女人不仅自己意志动摇偷吃了分辨善恶的果实,更怂恿忠诚于神的亚当也吃了,因此人类的原罪始作俑者便成为了女人,这便是导致基督教对女性自古极度不信任的原因之一。
自从《女巫之槌》的印刷出版,宗教对于女性的残害长达300年,这期间整个欧洲残杀的被冠以“巫师”的人数达百万人,其中80%以上为女性。
更让人诧异的是,这段时间内大部分对于“女巫”的指控并非证据确凿,大多数仅仅是因为邻里之间的矛盾、癔症或者癫痫而被恶意举报,对于“女巫”的审判通常不再提交宗教法庭,而是由世俗法庭来判罪。
判罪的荒谬之处在于,法官会要求“女巫”脱掉衣服,并在其身体上找到与Satan相关的“印记”,这种“印记”也许只是一颗痣或者胎记,又或者是多出来的一根手指和脚趾,总而言之一旦被指控为“女巫”几乎等于宣判了死刑。
对于“女巫”的行刑更为残忍,15世纪末到17世纪前,“女巫”通常会被直接烧死,当然对于那些供出自己同伙的女巫可以宽大处理,比如先绞死再火烧。
在《希腊神话》中就有对女巫的描写,比如命运三女神克罗索、拉克西丝和阿特洛波斯,她们又脱胎于更早的北欧神话,原型是兀尔德、贝露丹迪和诗寇蒂。
三姐妹掌握着人间的命运甚至掌握着神界的命运,因此每天都有诸多的神祇前来请求三姐妹为他们占卜。除此之外还有美狄亚,她利用魔法帮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获得王位,也是她利用魔法杀死了科尔托斯公主。
那么女巫是否存在,答案是肯定的。当然这种肯定的答案基于对于女巫本身的定义,Witch和Wizard的词根均为wise,也就说词意本身是中性的或者具备褒义,可以看做追求智慧的群体。
真实的女巫并非魔法使用者,虽然在世俗的流言中,女巫善用魔法、控火、意念和通灵等来达到目的,然而这种记录没有正规的史料记载。女巫一般为社会中不愿拘束于宗教的女性以及从事药理研究的女性群体,这也许是女巫群体Coven最早的雏形。
在基督教义下的社会体系中,在自然科学和法律还未成型时,女性对于知识的获取无疑触动了“只有上帝才能分辨是非善恶”的教义,因此当Coven开始学习星相占卜(天文学)、草药(医学/化学)、术法时她们本身是无法公开宣扬的,这也造就了社会对她们的认知变得模糊、诡异和神秘。
历史的局限性以及宗教的意识形态均是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和被残害的缘由。
对于女巫的阴谋论终于在1631年被打破了第一道口子,当年由Friedrich Spee撰写的《论审案或对女巫起诉的谨慎性》出版,首次由基督教内部开始反省对于“女巫”的定罪和迫害是否公正,也是首次提出了病理性行为并非魔鬼行为的疑问。
由此猎杀“女巫”的浪潮逐渐平息,18世纪后随着自然科学和哲学启蒙思潮的发展,古老的Coven沦为了迷信、愚昧的代名词,但也逐渐走向了文学艺术领域中,成为神秘主义的代言人。
然而女巫并非简单的社会群体,女巫是在宗教社会中敢于尝试学习新知识的人群,她们不愿意被封建和无知所禁锢,敢于尝试和窥探外部世界的人群之一,因此在长达几百年的宗教迫害和斗争中,女巫逐渐演变成为女权主义的代表之一,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结构中寻求自由和平等的一群人。
说回到电影,片中的宗教象征极为明显,黑山羊代表着Satan,也代表异教徒。
这一比喻来自于黑山羊代表的恶魔Baphomet,其名字源于希腊的baphe与metis,意为“吸收知识”。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女主角在与Satan签订契约时,Satan将一本书放在了她的面前,这本书当然不是Anton Szandor LaVey所写的《Satan Bible》,它是对于知识的象征,和《Bible》中伊甸园的智慧果相呼应,代表着明辨善恶是非。
关于本片中对于女巫的解读,由于导演Robert Eggers并非定义为个体的女巫,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民间神话传说中对于女巫的不同形态的表现。
比如神秘的森林隐居者,利用婴儿的血肉制作通灵的魔法药剂;比如美艳的女巫以诱惑巫术为手段吸取普通人的灵魂;比如丑恶的怪胎如同蝙蝠一样在夜间偷食家畜;以及片尾黑山羊Baphomet接受一群狂乱的巫女膜拜,群体迷乱的巫术让我们看到另一种女巫角色的刻画。
PS:这是一部低成本却不俗套的优秀作品,虽然是Robert Eggers的处女作,但高度的赞誉表达了观众对电影本身态度的认可,值得一看。(2016.4.23)
「下期聊什么」
公众号
欢迎订阅/转发,也欢迎留言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