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映画 | No.3 从 & 比

【俱舍】巫塔 原创

活字映画 | No.3 从 & 比_第1张图片
活字映画 No.3

电影《美国往事》里的“面条”与麦克斯是两种类型的人:前者特立独行,完全是老大范儿,纵然落魄亦不颓唐;后者总是表现出匮乏,他觊觎“面条”的个性、权威及其爱情,运用阴谋剥夺了“面条”的一切,却依旧不足。

活字映画 | No.3 从 & 比_第2张图片
怨恨型的俗人 | 麦克斯脆弱的自我存在感

舍勒在《道德建构中的怨恨》中提到两种人:雅人与俗人。

雅人如“面条”,拥有一种质朴的自我价值,直接指向其本质和存在本身,比如个人的特性、能力、天赋等,所以,他既能平静地认可自己,也能真心地赞美他人;可以顺畅地吸收他人的正向价值,也能自由地向他人传递正向价值。他质朴的存在感受不是先通过成就什么来表现,也不是靠取得什么成就的能力来确证。当然,即便有成就有能力,也只表明自己无愧于自己的存在罢了。

俗人如麦克斯,很难事先地独立地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他需要把自身的价值和他人的价值放在一起比比看,在自身价值和他人价值那些“可能”的差异里面,才能貌似清楚地体验到价值本身。如果不去一比高低,不把他人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进行衡量,他在自己和别人身上就把握不到任何价值。而由于个体经验不同,会形成奋求型和怨恨型两种表现形式。

活字映画 | No.3 从 & 比_第3张图片
舍勒 | 舍勒选集 · 道德建构中的怨恨

汉字里,“从”与“比”的意味,简单地勾勒了雅人和俗人产生的端倪。

甲骨文“从”,是两个面朝左站立的人,前后相随,一个跟着另一个。

甲骨文“比”,与“从”在造型上正相反,是两个面朝右站立的人。本义是靠近、并列或挨在一块儿。有靠近则有比较,所以产生了“比较”之意。

从是跟从,有肯定和赞叹才会跟从,继而彼此唱和,坐以论道;比是比较,着眼于差异,在差异中获得辨识力,进而确认出自我。

活字映画 | No.3 从 & 比_第4张图片
从 | 陈洪绶《二老行吟图》&《神探夏洛克》
活字映画 | No.3 从 & 比_第5张图片
比 | 《美国往事》里的“面条”与麦克斯

麦克斯在自己的生活里面“拔除”了“面条”,便以为可以拥有“面条”的一切,其实,他并不明白,当他这么做的时候,他已经是在用“面条”的(纯粹)存在标准来压制甚至是取消自己的生存,于是,那个自我存在的价值越来越微弱了。

一切我都可以原谅你;只是不能原谅你之为你——你这个人;只是不能原谅你之为你——你不是我,你竟然不是我!

麦克斯最后将自己投入正在翻搅着的垃圾车,自杀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字映画 | No.3 从 &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