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潮汕

一个姐妹的朋友圈里,有一篇文章,是关于建筑的,说中国的建筑分为六派,徽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川派。为什么没有潮派啊?

从小到大,看惯了潮汕地区的“四点金”“下山虎”,觉得它们一点都不比北京的四合院差啊,何况“四点金”传说中就是依北京的款式而建。但我觉得“下山虎”更有气派,农村中建房子,通常一排一排的依地势而建,一套挨着一套而起。远远看过去,就是一群森林之王下山。

房子里常常有水井,对应着大大的天井。光线充足,空气流通,用水足够,很好,很独立。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很多人家里有了海外的大笔资金,还是毗邻而建而不是建成开平恩平那边独立的碉楼,也许潮汕人骨子里更喜欢群居吧。一个村里独立又漂亮的建筑物,一般是村头的学校和村边的教堂。

潮汕除了有比上了非遗名单还好看的建筑,那就是好吃的东西了。全世界人民首推的是牛肉丸,据说是某年招待某个外宾,外宾不善于用筷子,夹牛肉丸的时候掉下去了,没想到,牛肉丸就像乒乓球一样,跳会桌子上了,把外宾看傻了。这事真假有待求证,呵呵。

看过做牛肉丸的,左手拿一块荔枝树的木头,右手拿着一把大菜刀,左手对着牛肉砸下去,右手对着牛肉砍下去,据说这样做出来的牛肉丸特别的弹牙,是那些用机器打出来的丸子永远无法相比的。是的,昨天中午晚饭连吃两餐日本菜,觉得他们的牛肉丸也好,鱼丸也好,分分钟被潮汕牛肉丸鱼丸秒杀。

唉,不提也罢,潮汕好吃的东西太多了,就说早餐吧,一碗白粥,陪着的有上百种小菜,不说今天风迷海内外的橄榄菜红腐乳熟鱼饭,就是单单一个萝卜干,就有几十种,最好吃的个人认为是陆丰某个村里的大萝卜干,是整个大萝卜用太阳晒的,不是那种用烘干机烘干的,大概需要二十天才晒好,在晒的过程中,不断的加酒和糖盐揉,白天暴晒,晚上则放进地里挖的坑,周围铺上稻草,上面用大石头压住。好吃到你不小心就把舌头一起吞下去。

有了潮居潮吃,当然有潮商啦。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就被称之为东方犹太人。地方小,人口多,就得往外走啦。所以,留在潮汕的约有一千万,飘落全国各地的又有一千万,漂洋过海的又有一千万。这两千万人据说不管飘到哪里,首选都是先开一个百货店。当然,李嘉诚就不是啦。马化腾更是用一只小企鹅独领风骚好多年。

但是,潮商们都有共同特点,赚了钱很愿意往家乡捐,至今,潮汕从汕头大学到乡村小学,十有八九都是他们捐的,是不是锦衣不夜行啊?呵呵。

潮汕的大锣鼓很有气派,但小时候对锣鼓很不感冒,原因是过年猜谜语时,主办方很喜欢摆出一个大锣鼓,猜对的就咚咚咚,猜错的就“恰”,在大鼓的边沿一敲,晕,全场的人都知道你猜错了。不过,后来屡败屡战,且越战越勇,为的是听那一声“咚”吧。

及至后来看安塞腰鼓在中央电视台上大展威风,觉得潮汕大锣鼓更好啊。

潮曲我不喜欢唱,但潮剧很喜欢听,尤其是以前的《王茂生进酒》《陈三五娘》,后来的流行剧《夏侯来》我觉得太闹了,生活不是天天在整蛊人出洋相,平平淡淡才是真。

潮汕的功夫茶,今天是风靡全中国,家家户户都备一套茶具,但是非潮汕人的茶是已经大大的变味了。茶文化是独特的,是不可以复制仿真的。还有那一句“食茶食茶”,外地人是无法领会茶是食品吗?

最最最值得夸的是潮汕妹子,因为她们真的是十八般武艺齐全,从小就被训练着绣花炒菜做衣服料理家务,真正的是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娶媳妇首选是潮汕妹子啊!不过说了半天,发现自己一点都不像潮汕妹子,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潮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