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16 苏彤:5G数字社会交易所场景革命七大趋势

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今天我也研究了一下科创板,应该说在之前走的弯路上也吸取了一些教训,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注册制,另外科创板锁定在了《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名录中“九大战略新兴产业”当中的几项。再有就是对于盈利没有现实的要求,而是看价值。诸如此类,应该说科创板的开板正在向我们设想的“创权交易”的理想境界迈出了一小步,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权交易”的伟大革命使命,目前的科创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由于科创板没有实现理论创新和相应的交易制度框架结构的技术创新,也许我们今天的讨论将要真正的载入人类交易所革命的历史当中。

交易所都是诞生在咖啡馆里,梧桐树下,就是三、五个人聚在一起碰撞出的想法。证券交易所是基于现实的市场需要和当时的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条件形成的,所以要真正体现梧桐树精神。

前不久,前海交易所股权交易所也提出“梧桐树下,不忘初心。”限于他们的理论局限,只能提到梧桐树精神,回到最初股权交易所开创者的初心。

天津作为近代工业城市,贡献了无数个现代化第一的城市,在天津谋划这个事很有象征意义。听完您讲的,再结合咱们之前的交流,我把创权交易结构梳理了一下,大概有一下几个历史节点:


(一)从“物格型企业体”到“人格型企业体”

下一步的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物格化”的企业股权开始向“人格化”的企业股权价值迈进。物格化指的是经济人假设。不管是科创、文创,还是数创,创新、创意是人格主体在创意创新,创新不是机器人在创新,不是人工智能在创新。人工智能不是战胜人类的问题,人工智能是基于人的创造形成的智能化的东西,可以替代人的劳动,跟人的创造不是一个层次的事情,所以人格化的企业的股权正在成为有价值的股权。

比如,阿里巴巴的马云人格化特点比较突出;华为的任正非人格化特点比较突出;海尔的张瑞敏;格力的董明珠;这些人都超越了所有制的局限,使得企业的领头人有了人格化的特征。中兴的总裁是谁?创始人是谁?总经理是谁?技术创新专利的持有人是谁?不知道。这样的企业就缺失了一大块价值。

这些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们要总结的东西,未来就是人格化主体的企业有价值,非人格化主体的企业价值低,这种态势一旦形成,创意劳动财产权的股权交易的逻辑也就符合历史趋势,同时具有强大的理论依托。说白了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优势的一个东西,既然要坚持两个东西,一个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决定力量;另一方面又强调了政府“这只手”也得发挥更好。问题是当这两个东西在一起的时候是个什么东西?不能是“两张皮”。怎样做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的决定性配置资源的作用一旦和政府有矛盾怎么办?这个问题客观来讲还没有从资本股权、财产权的深刻话语作出解释。

我们今天的讨论是建立在天交所十多年的实践基础之上,以及创意产业基础上的汇合,创交所是产生的一个新物种。从“物格化”转型为“人格化”需要新的交易机制。国企长期以来就是人格化主体缺位,国企没有企业家,只有经理人,国企的企业家主体缺灵魂人物,所以国企搞不好。


(二)、从“工业经济社会”到“数字经济社会”

6月3号,5G牌照发放。6月13号科创板开板。这两件事又是我们这件事情的重大历史背景。人类正在发生一场重大的源于通信的技术革命,5G不是通讯技术的概念,它是万物互联、零延时、大速率等等,对于社会结构的改变是革命性的,5G革命性是基于前面四代的努力。

中国在5G数字社会的事情上有一定的优势,抓住这个优势成为第一个基于5G数字社会条件下的对股权交易的场景进行新的设计、进行新的设想的一个团队,我们的价值就不一样了,将来跟合作伙伴谈的时候,我们的独特性得告诉对方,同时又能拿出一套实实在在的“5G时代的交易所场景革命”思路出来。

通信技术变革的场景,从开始的小黑板,到通讯主要靠吼,到打电话,到有线电报,到无线电报,到互联网,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5G时代,中国人开始描绘交易所场景革命,这件事很激动人心。成立5G数字社会交易所场景实验室,由实验室出权威性的报告。如果我们占据了5G社会交易所场景革命实验室的地位,我们在这个行业里就有话语权。天交所不仅有过去的话语权,还有引领未来的话语权。形成5G时代第一份交易所场景革命的白皮书。当年比特币就是一本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货币交易系统。我们今天出一个5G数字社会下的基于创意劳动财产权的基于创权交易系统的白皮书。

核心是让交易所回归到使用价值的交易,交易所长期以来脱实向虚,从使用价值的交易的促进变成了交换价值的买涨买跌,人们不太看重企业创造的社会使用价值,只是关注这件事能不能投机发财,于是也就有了“华尔街”、“泡沫经济”“金融危机”。

5G社会革命之后,我们让交易所的交易脱虚向实回归本心,这正是政策鼓励的。科创板由于没有理论革命,想干这件事还有点力不从心。我们弄一套方案反过来比科创板更有说服力。

我们叫效用价值,而不是回归到纯使用价值。效用价值兼顾了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和象征性价值的综合性的特点。效用价值里包含了交换价值的部分,兼容了原有的交易所的价值,同时取得一个平衡,这就是5G时代场景革命理论底层的价值革命。


(三)、从“虚拟权证资产”到“数拟实物资产”

债权资产属于证券交易,股权交易也是企业债权,属于企业资产的权证,实际上是权证交易。创交所革命性的提出,从权证资产到实物资产。我们做实物资产的非物质财产权交易。

长期以来文交所既不能交易实物资产,也不能交易证券资产。而是交易他们以为的文化资产,用画做估值,画已经不是文化了,画变成类金融资产,只是用画做载体而已。再有,邮票本来跟文化没关系,就是一个邮资凭证,只不过邮资凭证上能印点画,人们就误以为是文化,当邮票成为交易品的时候,跟文化没太大关系,邮票是货币的代表,天然的具有可交易属性。由于理论上对交易标的的属性没弄清楚,造成现在所有的文交所没找到感觉。

所以我们要从股权说话,因为文交所的资格、资质不足以支撑我们的逻辑,但是可以用文交所做分析。因此创交所是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的,基于实物资产的非物质化创意劳动财产权的股权交易,而且适合中国的特点。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有社会财富落差,还不是一个均等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的城乡二元差异;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差异;城市和乡村的差异;不同知识人群之间的差异;以及数字鸿沟的问题。

比如,雄安新区,咱们拿出一套《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雄安股权交易所白皮书》,天交所的身份就在里头了。23号要到雄安开会,雄安人民快起义了。雄安当地几十万人,都是小作坊,加工皮鞋的、做绒毛玩具的、白洋淀旅游……雄安新区的高大上产业,脑科学产业、高端生物产业……,怎么让老百姓们参与进来?雄安还得用文旅产业做过渡,让老百姓看到希望,发展老百姓能够参与的产业,一家一户为经济单元能参与的产业。

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来的基于实体经济的创意劳动财产权的股权交易才能够活跃这些东西。雄安新区是有概念,有预期的,可是雄安新区的实体经济没有人顾得上,是玩雄安概念,没有人管当地民生的生活。依据我们这套理论提出三个结合:实物期权的定价模型;IP股权的定价模型;无形财产权股权定价模型。


(四)、从“科技创新思维”到“数字创意思维”

我们目的是和科创板之间的语境建立联系。科创板的信息技术、服务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数字创意产业和这些是并列关系,数字创意产业为什么没有列进去,因为闹不懂。但是对于我们来讲,数字创意产业实打实能抓在手里了,2016年底到2017年,数字创意产业进入到《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目录,创意产业已经在国家产业的统计体系当中,而且数字创意产业里四个支柱:创新数字技术装备基础设施;文化创意数字内容;创新设计的水平;相关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的概念涵盖性是很宽的。

数字创意产业的核心技术也是有抓手的。像乔布斯这样的人是典型的数字创意产业。中国未来科创板的明星企业应该诞生于数字创意产业,但数字创意产业不像其他的几个产业边界分明,我们可以在创交体系当中筛出一些将来能够转板到科创板的一些企业,使得我们的逻辑和科创板打通,要借着科创板的热潮来描绘这个事情。


(五)、从“融通资金资本”到“融通资产资本”

沿着韩总一开始提的多种资本形态,资源也是资本,智慧也是资本,资金也是资本。资格、资历、资金、资质、资信、资源都可以作为资本。我们提出口号“从融资金到融资本,从融资金资本到融资产资本”。资产在我们的语境里是多种形态。资源可以作为资产,因为资源是财产,所以资源就是资产。资信是资产,资讯类的可经营性的资讯资产。比如特许经营就是一种资格,资质资格的授权,所以特许经营性的资产也是一种资产。所以资格、资质、资信、资金、资源、资财、资力、等等,这些“资”字头都可以以资产资本的形式融资。

作为一个成长型企业需要的不只是资金的问题,尤其是创意型企业。比如像我这样的人,不是资金的事,我缺你们这样的资历资本、资格资本、资信资本。如果我和你们这样的资格资本、资信资本、资源资本形成结合,我的能量会放大。然后再说资金可以投什么?不是投给我这个人,而是投给我们形成的客体化的财富平台。

文创园区联盟基金是我们架构这个平台的一个说服力,文创园区作为一个经济生物体出现了。文创园区把人格化的主体筛出来了,这些愿意到文创园区办公的企业是一种独特的企业,它有独特的价值,它对于经济的贡献是不一样的,这些人往往是比较喜欢美好事物,喜欢创意自由,他是这一类人,我们把这一类人通过园区集合起来,构成我们的基础群众。


(六)、从“单点交易枢纽”到“节点交易网络”

比如伦敦交易所是在一个城市集中的单点,各种交易的信息都到我这上市,都到这儿交易挂牌。咱们说的网状节点交易是适应今天的网状社会,交易模型可以在很多地方设交易节点的。比如天津是数据中心,但是节点可以在北京的国家文创实验区设一个节点,可以在贵州大数据实验区设一个节点。交易机制是在数字信息时代下的东西,肯定要适应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分布式的网络,而不是金字塔的中心。

创新就形成了自下而上的依托城市群和文化圈为单元,文化地图是为我们做网状节点交易的体系做的一个基础工作。我们可以获取大量真实的人格信息、数据信息,因为创交不仅关注团队是谁?还要关注投的那个人是谁?这群人是谁?这群人的工作状态、创作状态、他们的喜好、他们的偏好都会考虑进去。


(七)、从“独立个体信用”到“联合个体信用”

适应未来区块链时代的信用互联网未来,区块链确实不太成熟,还不足以支撑他所描绘的未来,技术还需要演进。区块链相当于20年前的互联网的初始阶段,但是区块链所代表的技术文化精神、思维状态是对的,方向是对的,他哲学是对的。首先是要形成区块链制度社会。技术一旦和制度结合,他目前的弱点瞬间也就能够弥补,如果单一靠区块链的技术,最后一定会异化,就是前一段的那种走向,因为它支撑不了这样的社会现实,就像互联网早期的时候很多人也不理解,不知道咋回事,但是这个方向是对的,也就是说信用互联网的逻辑是对的,思路架构是对的。

我们相当于用创交所率先让区块链的未来应用具备的一个制度安排和体系安排,区块链东西往我们这里一装,瞬间就能装进来。因为咱们是按照区块链的思想架构的交易结构。而且解决了一个什么现实问题,就是个体信用到集合信用的问题。长期以来所有的融资问题其实是融信问题,也就是金融的本质是信用,而个体长期以来解决不了信用问题,这就是所谓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要在场外市场,初心其实就是想让信用值低的大量的企业能够获得一定的金融安排。

但是现在整个情况又复杂,信息量又更大了,我们的口号就是为迎接信用互联网时代的真正到来,提前做出的创权交易的探索和实施。

大概是以上七条框架,完全是基于您刚才说的时候,我才形成的这样的一些想象,所以互动非常重要,有了这个框架,就可以形成初步的文稿。


四象资产

我是比较早提出“四象资产”理念,把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变成“四象资产”。有形资产叫“看得见,摸得着”的资产;无形资产叫“看不见,摸不着”的资产。这两者之间其实存在两种中间状态,一种状态是“看得见,摸不着”。比如影像、梦境、电影、形象,这一类资产是很实际的资产,看电影是付费的,电影里的场景给你带来的视觉冲击是摸不着的,摸到的是道具,不是影像资产。

另一种状态是“看不见,摸得着”。这一类就是资产证券、资产债券,看见的债条不是债条的价值本身,如果借条或者证券物理消失了,那真就没了。这张纸看见了没用,得拿在手里,可以兑换。所以证券类的资产可以视之为“看不见,摸得着”的资产,有类物权的特点。

资产用“四个象限”划分后,之间的逻辑架构就清晰很多,今天恰恰是新的这两类资产做大了,纯无形资产因为缺乏客体形势不太好说,恰恰是知识产权类属于“看得见,摸不着”通过法律拟制,某种意义上来讲形成了类似“看得见,摸不着”的一种资产,知识产权是债券。

由于数字信息互联网社会的到来,法学界也开始重新思考,提出了信息财产权、数据财产权,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也都有了。这就意味着信息数据成为财产权的客体形式了。以后数据资产是成为整个资产的核心资产、基础资产、底层资产。我们作为一个新兴企业主要工作就是积累新兴企业的数据资产、信息资产,数据资产够大,价值就够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190616 苏彤:5G数字社会交易所场景革命七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