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篇最接近Frodo的初衷了。通信与数据的内容使用传统框架的思路是相同的。而异步思路只改变了若干场景的实现方法。
博客地址
项目地址
异步编程不是新鲜概念,但他并没有指定很明确的技术特点和路线。相关概念也不是很清晰,很少有文章能细致地说明白 阻塞/非阻塞、异步/同步、并行/并发、分布式、IO多路复用、协程 这些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这些概念在CS专业的OS、分布式系统课程中可能有设计,但具体实现层面可能鲜有涉及。具体到Python这门语言,我阅读了很多工业界、python届的工作者(或者称为pythonista们)写的文章,下面两篇是最值得阅读的:
小白的 asyncio :原理、源码 到实现(1) - 闲谈后的文章 - 知乎; 当然标题是作者在自谦。该文作者结合CPython中asyncio标准源码、函数栈帧的源码和python函数上下文源码实现讲述了python异步的设计原理,并手写了一个简易版的事件循环和asyncio-future对象。
深入理解 Python 异步编程(上);这篇文章写于2017年,当时asyncio还没成为标准库。这篇文章大篇幅使用python和linux的epoll接口一步步实现了单线程异步IO,最后引出了asyncio的事件循环,证实了其便捷性。作者规划还有中下篇讲述asyncio的原理,可是目前还没等到下文。作者安放文章代码的仓库已经累计了数十条催更的issue。
还记得我们再「通信篇」绘制的时序图吗?用它表示一次用户执行的逻辑是没问题的,但实际实现中,我们真的能这样写代码吗?这里有两个基本问题:
并发访问问题,如何实现多人同时访问你的博客web进程?
如何避免io阻塞,从而充分利用cpu的时间片?
第一个问题做过web开发的都很熟悉了,他的解决方案很多,因为这是软件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os级别,io多路复用机制,成熟的为linux的epoll机制,nginx
便是基于此实现访问并发。
编程语言使用多线程解决,以Flask
为例,使用本地线程解决线程安全问题。
编程语言使用异步编程解决,以nodejs
为例,promise
+回调的方式。python就是以asyncio
为代表的异步生态圈。
第二个问题其实跟第一个问题是一个意思,把对象换成cpu即可。Frodo
解决第一个问题使用的是类似asyncio事件循环的uvloop
循环,他包装成了一个机遇ASGI
协议的web服务器uvicorn
,他可以启动多个ASGI
标准写的app,内置一套事件循环实现并发访问。
uvicorn main:app --reload --host 0.0.0.0 --port 8001
重点是Frodo
对于第二个问题的解决,这些都是在程序细节中体现出的。
我们拿「通信篇」中CRUD的通信逻辑举例,我们先标注出IO阻塞的地方, 然后对应到程序设计中的环节,再来思考在实现中怎么解决。
图中标注出了三类io场景,并有的是串行的需求,有的是并发(可以并发)的需求。我来分别解释下:
第一类: 网络的连接和断开,http是基于tcp的可靠传输协议,建立连接的过程也是耗时的io操作。数据库的连接是网络连接或套接字文件读写类的链接,也是io耗时的。这些代码主要在web中的checkpoin函数,在Frodo
的views
目录下。
第二类: 通信异步是指客户端发送请求,等待数据准备好到返回的过程,这部分等到的时间其实是后端的数据io操作,cpu不应被这段时间占用。这部分代码在Frodo
的mdoels
下。
第三类: 数据异步是指跟数据库操作等待数据返回所需的时间消耗。这部分时间也应该还给cpu。
上述的很多场景必须是串行完成的,比如建立数据库连接–>数据操作–>断开连接。也有一些场景(主要是不涉及数据一致性的场景)可以是并行的,如缓存的更新与删除,因为KV数据库不涉及关系的联立,可以并行地删除。
数据库的连接与退出同步中都会想到使用带with
关键字的连接池,异步为了这一连接过程可以「被等待」或者说交出执行权给主程序,需要使用async
关键字包装一下,并实现异步上下文的方法__aenter__
, __aexit__
.
import databases
class AioDataBase():
async def __aenter__(self):
db = databases.Database(DB_URL.replace('+pymysql', ''))
await db.connect()
self.db = db
return db
async def __aexit__(self, exc_type, exc, tb):
if exc:
traceback.print_exc()
await self.db.disconnect()
事实上,aiomysql
已经帮助我们实现了类似的功能,但很遗憾aiomysql
不能和sqlalchemy
配套使用,database
是一个简单的异步的数据库驱动引擎,能执行sqlalchemy
生成的sql。
这点能否异步直觉决定了web应用的响应速度,异步下的checkpoint函数本身为async def
关键字的协程,再由uvloop
调度。对于此类函数的要求是对于阻塞操作一律使用await
等待,看个例子:
@app.post('/auth')
async def login(req: Request, username: str=Form(...), password: str=Form(...)):
user_auth: schemas.User = \
## 涉及到IO的函数需要等待
await user.authenticate_user(username, password)
if not user_auth:
raise HTTPException(status_code=400,
detail='Incorrect User Auth.')
access_token_expires = timedelta(
minutes=int(config.ACCESS_TOKEN_EXPIRE_MINUTES)
)
access_token = await user.create_access_token(
data={'sub': user_auth.name},
expires_delta=access_token_expires)
return { ... }
async def authenticate_user(
username: str, password: str) -> schemas.User:
user = await User.async_first(name=username)
user = schemas.UserAuth(**user)
if not user: return False
if not verify_password(password, user.password): return False
return user
你可能注意到了有些函数如verify_password
并没有等待他,因为他是计算任务,不可被等待。我们只需按照逻辑把io耗时操作等待即可。
这体现在异步ORM
方法的设计上,database
+ sqlalchemy
的实现范例如下:
@classmethod
async def asave(cls, *args, **kwargs):
''' update '''
table = cls.__table__
id = kwargs.pop('id')
async with AioDataBase() as db:
query = table.update().\
where(table.c.id==id).\
values(**kwargs)
## 等待1: 执行sql语句
rv = await db.execute(query=query)
## 等待2: 拿取数据构造对象
obj = cls(**(await cls.async_first(id=id)))
## 等待3: 清除对象涉及的缓存
await cls.__flush__(obj)
return rv
以更新数据数据为例,涉及到的等待。同步的ORM框架像pymysql
在db.execute(...)
这类方法上式不可以被等待的,直接是阻塞的,异步的写法里要等待他的结果,带来的好处便是等待的时间执行权归还主程序,使其可以处理其他事务。
异步下的并行是指很多io操作并不涉及数据一致性,可以并行处理,比如删除没有关系的数据,查询若干数据,更新没有关系的数据等,这些都可以并行。异步中也允许这些并行,借助asycio.gather(*coros)
方法实现,这个方法将传递进去的协程都放入事件循环队列,逐个执行类似coro.send(None)
的操作,因为协程立马退出,所以所有协程可以立马「同时」被唤醒等待,达到并行的效果。
本节的内容是在使用python异步中的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更好的设计。
序列化对象很常见,尤其是想在缓存中存储对象时需要序列化。对象的有些属性是用异步@property
完成的,跟其他属性不同,他们需要特殊的调用:
class Post(BaseModel):
...
@property
async def html_content(self):
content = await self.content
if not content:
return ''
return markdown(content)
这个property
有些是异步的,每次使用此属性时都需要content = await post.html_content
, 而不带async
和await
的属性可以直接访问content = post.html_content
。
这就给我们的序列化方法带来了麻烦。 我们想让类拥有一个知道自己有哪些异步property的功能,从而能在BaseModel
中实现统一的序列化方法(在子类分别实现序列化方法是不现实的)。
让类附加一个partials
的属性,存储需要等待的property
, 对于python,控制类的行为(注意是类的创建行为,不是实例的创建行为)需要改变其元类,我们设计一个叫PropertyHolder
的元类,让他的行为控制所有数据类的生成:
class PropertyHolder(type):
"""
We want to make our class with som useful properties
and filter the private properties.
"""
def __new__(cls, name, bases, attrs):
new_cls = type.__new__(cls, name, bases, attrs)
new_cls.property_fields = []
for attr in list(attrs) + sum([list(vars(base))
for base in bases], []):
if attr.startswith('_') or attr in IGNORE_ATTRS:
continue
if isinstance(getattr(new_cls, attr), property):
new_cls.property_fields.append(attr)
return new_cls
他的功能是过滤出我们所需要的@property
, 直接付给类的properties
属性。
接下来就是改变BaseModel
的生成元类:
@as_declarative()
class Base():
__name__: str
@declared_attr
def __tablename__(cls) -> str:
return cls.__name__.lower()
@property
def url(self):
return f'/{self.__class__.__name__.lower()}/{self.id}/'
@property
def canonical_url(self):
pass
class ModelMeta(Base.__class__, PropertyHolder):
...
class BaseModel(Base, metaclass=ModelMeta):
...
Base
是ORM的基类,他本身的元类也被改变(意味着不是type),如果直接改变它则会让我们的数据类型丧失ORM的功能,两全其美的办法是创建一个新的类同时继承Base
和PropertyHolder
, 使这个类成为新的混合元类。(好绕啊,这里的套娃现象我也不想的,我会慢慢找到更好的方案的…)。
tricks: 类的元类如何拿到? 调用
cls.__class__
获取他基于的元类。记住,python中类本身也是对象。他的创建也是受控制的。
好了,Frodo
第一个版本的核心设计思路已经介绍完了,前面的叙述中,我很少提fastapi
,因为异步web本身和框架是没关系的,这套内容换成sanic
,aiohttp
,tornado
甚至是Django
都是一样的,只是具体的实现手段不同,比如Django
的异步是基于他自己设计的channel
实现的。
但fastapi
也有他的特别之处,设计思想兼容并蓄,也思考了很多,在开发中我强烈推荐使用的几个地方:
数据模式schema
的设计,配套pydantic
的类型检查,让python这门动态语言变得更加可读、调试更加容易、语法更加规范,我相信这是未来的趋势。
Depends
的设计,我们曾想过把复用的逻辑封装成类、函数、装饰器,但fastapi
直接在参数上做文章,令我惊讶,他在参数上就代替了上下文、多参数、表单参数、认证参数等。
兼容同步写法,包含WSGI
,使用同步的技术库搭配fastapi
完全没问题,他允许同步函数的存在,原因便是他基于的ASGI
认为自己是WSGI
的超集,应当兼容两种写法。
配套swagger-doc, 后端福利,使得你不需要花费时间学习OpenAPI 语法便可顺利做出前后端人员都能用、都能理解的调试平台和文档,省时省力。
Frodo的三篇介绍到此就完结了,靠课余、科研时间之外的空隙完成的项目难免漏洞百出。但一个月的战线后总算是完成了第一个版本。未来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新语言的加入、多服务的拆分、虚拟化部署都需要时间的检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