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精进》,只觉生活更带劲

读完《精进》,喜欢这本书。

读完《精进》,只觉生活更带劲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大学老友曾经说我,”你这个人总是迷茫于未来“。是的,我曾一度套用《火影忍者》里卡卡西的名言,“我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失了方向。”;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写的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却也在用粗浅的笔端讨论人生的选择;我总是很困惑于人生的路是否会越走越窄,错过了这段光阴,来日如何弥补这等看似无聊的问题。

读完《精进》,只觉生活更带劲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幸有机缘读到这本采铜学者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为我指点了迷津。如果光看书的题目,我不会去看。一向免疫于过热的,或者为了赚取眼球而起的题目,很担心文章说的是我们熟知但是无法实施的论断,徒增困惑。但是这本书,我读完最大的感受是,为我们解读了如何重新开启人生模式的方法,你我当然可以不是为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但是在生活中,你我都要能找到做自己的最好最正确的方式。对于彷徨中的你我来说,这本豆瓣评分9.0的书,也许真的不是鸡汤,而是可以受用的满满的干货。

笔者就此书中最有感触的地方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1、扣心自问,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去找到最为向往的“巴拿马”是什么。然后在这一领域专注下去。

有些牛人已经在做这样的事情了,在某一领域风生水起,或者学术上做到了博士,进入大学或者专门的研究院继续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恭喜你,你真的很睿智幸运,并且还有一丢丢幸运;而有些人觉得这个不重要,有份自己差不多喜欢的工作,能够坚持做下去就挺好了,待遇也不错,老板也挺好,不用想其他的了,守着自己的小幸福就好;可还有一些人就不如前两种人那么幸运了,一路跌跌撞撞,还没有让找到心中所望。比如我,在国政专业读完硕士,想再继续读博的时候,突然想要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研究政治?当这个问题出现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心里不那么坚定了。如果您和曾经的我一样“悲惨”,真的需要静下来,好好想一想以后的路怎么走,别着急赶路。

《精进》中第一章就在让你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五年以后,我想要怎样”?

还有后面所讲“寻找心中的‘巴拿马’,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我个人将这两个章节融在一起去思考,人生需要一个大方向。我们需要给自己更高的标准,在高的标准之下,才会有更好的选择。就想书里所说“首先要有一颗‘吃好东西的心’”。

在这一前提之下,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矛盾了,具体的做法了,聪明的你肯定能找到各种相互连接支撑的点,使我们心中的宏伟蓝图不断“具体化、情景化、可实施化”。

喜欢写作的我,至少要将这个坚持下去。因为这也是我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梦想啊。

2、摆脱碎片阅读,从经典开始。

小时候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找到眼镜,然后去卫生间,现在醒来第一件事也是找到眼镜,然后刷朋友圈、订阅号、微博等一堆号称碎片阅读的东东。

我获得了什么?除了亲爱的友友的近况我比较关心之外,我真的关心某某明星又出轨了么?真的会在微商里买东西么?我在淘宝里究竟浪费了多少宝贵的光阴啊?

在《精进》中,作者提到了“采铜法则”——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做一件事情带给我们的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越快,就称为“短半衰期”事情,半衰期长的事情,给我们的影响比较久。)对比我每日的行为,我觉得真的是够了,大好的时间都被我“云游四方”了。我花了多少时间看各种综艺节目,多少时间浪费在鸡汤里,多少时间浪费在所谓的高智商游戏里?长久以来我得到了什么?除了内心日渐焦灼,空虚之外再无其他,精神上急需补给,鸡汤明显药力不够。

需要读书了。《精进》给大家提出建议,多读经典。为啥要读经典?“经典的价值,就在于你总是会从中找到新的东西。”我在这里就不给大家介绍书里说的什么是“林迪效应”了,总之,经典会让你远离尘嚣,静下心来发现自己独特的才能。

就拿我自己举例,我读完了《精进》,就去找来一直想读的夏目漱石的《心》,《心》没读完,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描述心理的张力,想到了最近孩子的某个缺点,应该想办法去帮助他改正,然后一口气读完了《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这两本培养孩子的书,感觉不知比看了多少订阅号的文章来得痛快。也许某一本你没读完,没关系,他对你的影响还在那里。

3、拓展人生的僵局。

《精进》中提到如何走出两难困境,我的感受就是,把自己已知的困难都先不要看,从源头梳理。多去想办法,少去想障碍,只要你想去做,哪怕放一放,停一停,或者找到自己的更多的能力,使之互相联系,你真的就会发现,天很辽阔,生活中还有很多扇门为你敞开,不要钻牛角尖。书中为我们提出“人生是持续而反复的构造,校正选择,做出建设性的改变。”“去发现和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东西,”而不是追寻“某种预设期待的轨迹。”我们更多的去想“我想要做什么”“我擅长做什么”“我未来是谁,我还能是谁。”

是呀,我还能是谁?我敲着键盘,脑子里出现很多种未来自己的样子。至少我觉得我知道做什么肯定是没错的了。我痛快的写毛笔字,虽然跟不上潮流,我不认识的明星越来越多,但是给带给我内心宁静,更加快乐。不会再对先生说我“练那个东西有什么用”而质疑;我痛快的打开电脑,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也不用去担心谁嫌弃我文章写的不咋地,我相信“日积跬步,志在千里”;我痛快的找自己想读的书去看,管他什么娱乐消息明星八卦。这是我的人生,我想做什么,趁着还未老去……

不怕起点低,人生有转机,要坚持。

我原本担心自己不是心理学科班出身,担心不知道怎么入手去学习曾经一点没有接触的东西。但是《精进》上的一段话让我又豁然开朗,大意是利用网络资源。是啊,我的iTunes U还没好好利用呢,我的kindle又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了。想学什么,只要有那颗心,不是问题。

一本好的书,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从“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的三个格局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让自己坚持的东西,我觉得就算是实现了他的价值了吧。感谢采铜。

《精进》读完以后的时间里,相信人生大不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完《精进》,只觉生活更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