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 | 李白《春思》: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诗评 | 李白《春思》: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_第1张图片

春思【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合适如罗帷?


开篇便是“燕”和“秦”相对,点明了思妇和她所思念的丈夫所在的不同地点,思妇在长安,丈夫在燕然。两句的开头用地点,更加强烈的烘托出距离的遥远,思念的强烈。然而,毕竟是春天,长安与边塞的景色都是如此美丽,一处是碧丝,一处是绿枝。

看着这美丽的景色,思妇的愁绪依旧不能排解。“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难道如今没有断肠吗?思妇早已是肝肠寸断,但是为什么说当君怀归日的时候才断肠呢?因为这才是生活的本真啊。当丈夫远去戍边的时候,作为妻子怎么可以时时刻刻断肠洒泪,耽误了丈夫的前程,而当丈夫终于回来的时候,自己积累已久的相思才可以尽情的发泄。诗人没有去刻画分开的时候如此痛苦,而是写相聚的时候才会断肠,这是诗人对真实的人间情感更加深刻和深层的把握。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风啊,我有不认识你,你干什么要吹入我的罗帷中,勾起我的相思呢?当春天来到的时候,不仅仅有少女怀春,即便是已为人妇,也不得不春心萌动,思念远方的丈夫,但春风不解意,丈夫并未归来,你为何就早早的吹起?如果你非要吹,为何要吹到我这里来?这句话把少妇的情感写的生动可人,又有一种并不凄凉的淡淡的伤感。


很多思妇诗的起源都是来自于《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

不知其期。

曷至哉?

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

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

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

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

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

苟无饥渴?


诗经的风格质朴纯真,而唐诗则风流雅正,更加含蓄动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评 | 李白《春思》: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