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战之谈谈Bug

“Bug”的创始人格蕾丝·赫柏(Grace Murray Hopper),是一位为美国海军工作的电脑专家,也是最早将人类语言融入到电脑程序的人之一。而代表电脑程序出错的“bug” 这名字,正是由赫柏所取的。1945年的一天,赫柏对Harvard Mark II设置好17000个继电器进行编程后,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整机运行时,它突然停止了工作。于是他们爬上去找原因,发现这台巨大的计算机内部一组继电器的触点之间有一只飞蛾,这显然是由于飞蛾受光和热的吸引,飞到了触点上,然后被高电压击死。所以在报告中,赫柏用胶条贴上飞蛾,并把“bug”来表示“一个在电脑程序里的错误”,“Bug”这个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企业实战之谈谈Bug_第1张图片
这张图,做为测试人员应该都很熟悉,因为这是bug的鼻祖,也是第一个bug

那么作为一名测试,每天听到和说到的最多的一个词也就是bug了。当然,你每天的任务也就是找到任何会出现的bug。今天先简单谈谈bug的分类:

1. UI类

UI类的bug其实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找出来的bug。根据产品设计(有些设计其实并不符合用户,也可以提出来),对照界面就可以看出来。

(1)界面文字 (2)界面元素位置 (3)界面的颜色 (4)界面设计是否规范 (5)中英文翻译错误

2. 数据类

数据类的bug主要是数据库后台处理逻辑有问题。很多时候都是sql语句的错误,也有可能是数据库存储的错误。

(1)数据显示不对 (2)数据丢失 (3)出现异常数据 (4)Invalid的数据可以记录提交 (5)数据库连接异常 (6)数据流错误

3. 功能类

功能类的bug是一般最常见的。可以根据需求说明书,用户体验找到。

(1)Happy pass都过不了 (2)核心功能跑不通 (3)多余功能出现 (4)功能影响其他产品 (5)特殊情况下出现的功能问题

4. Crash类

Crash的bug是一个测试最有成就感的bug。

(1)正常操作crash (2)异常操作crash (3)自然crash (4)内存泄漏 (5)交互crash

5. 性能类

性能类的bug主要是程序承载能力不行。这个最好是性能测试人员接入比较好一点。

(1)访问人数多 (2)下载量大 (3)耗时长 (4)短时间突然急剧访问 (5)卡死

6. 建议类

这类bug最好先跟产品设计的人讨论,然后做出最终的呈现。

7. 偶然类

偶然类的bug是经常见到的,突然遇到,但是很难重现。这种bug最好自己记录下来,每次重现的时候记录步骤。说不定有一天就会被你掌握!


企业实战之谈谈Bug_第2张图片
是不是这么找bug的?加油

一大波测试相关来袭,关注点赞哦!每天晚上十点更新,土豪请打赏,转载请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企业实战之谈谈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