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还是体验

看《个人形成论》的第一章:“我是这样的一个人”,多次停下来思考。字里行间关于个人的成长犹如失灵的火车不断向前冲,对于真我,罗杰斯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对于个体,他也有道不尽真诚的、主观的表述,我从中没有看到一句我认为是建议、鼓吹、浮夸的词语。

罗杰斯:完成《问题儿童临床治疗》的论文后,出乎意料地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接受了一个正教授的职位,庆幸自己‘没有经受那种常常是有辱人格的升级竞争’,没有像大学教员在教学期间只学会一门功课就是‘不要出头犯忌而招惹是非。’

听上去多么熟悉!这不就是我们职场生存潜规则吗?可悲的是,我们已经将这种成人才使用的潜规则过早地灌输给了孩子。

上个学期,孩子所在的学校让提交一份教育局安排的“民意调查”,调查页要求标明所在学校、班级。相信所以的家长和我一样深谙其中的“风险”,我让孩子避开所有有损学校或者老师的名誉的选择前打对勾――我们早已习惯不犯众怒,宁可让孩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讽刺的是成人后才学会的功课,如今成了孩子的基础教育。而我们身处的环境比罗杰斯的所处的环境更“危险”吗?

在各种固有的科学理念大行其道时,罗杰斯无论通过演讲,还是以论文的方式向世人阐述人本主义疗法,都会受到科学界的强烈的质疑与抨击,他引以自豪的新疗法受到来自各种势力的威胁,在这种压迫下,罗杰斯自嘲他没有学会“讲求实际”,不为外界争论所动,顶风前行。正是这种与世无争的专注,后人才有幸拜读他的一部又一部著作,并跟随指引。

科学实验一贯是理性的,要把治疗的个体当做试验品这很容易,只需把接受治疗的个体往科学研究的方向引导,驱使对方说出治疗师预测之中的致病因。科学还具有大量的引证,准备好了应对治疗的措施,比如“你应该这样做”“你的行为是错误的”“都是你的原因造成的”等等。这样的问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想想看,在智能时代充斥的世界中,我们有多久没有认真听身边的声音了,是不是即使认真去听,也是抱着随时要说点什么的态度?

过年聚会,一位同学说起她的失败的家庭,同学们还没听完整,便七嘴八舌地指责她的不对,多数的语言结构是“你真笨……”“要是我就……”“你应该……”

饭局在一片指责声中结束,这个同学本来想和老同学倾诉一下,没想到被痛斥一顿,很显然,一场饭局后,加深其家庭矛盾的产生不是没有可能。所有指责的同学真的是因为共情而施于关心与帮助吗?我们似乎只看到了一种虚伪的关系。我们是我们,她是她,我们没体验过她的生活,甚至连听下去的耐心都没有,怎么可以妄加指责?

每个人的体验千差万别,最真实的体验是自己的体验,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体验表达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情绪,但别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聆听。

聆听不但能得到当事人的信任,与治疗师坦诚相待,更重要的是,当事人敞开心扉描述自己的生活体验时,治疗师同时也在当事人的故事中畅游,当治疗师愿意并和所有当事人产生共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拥有了众多人生中不同的体验,完成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过程。

罗杰斯为我们呈现了从儿童时期到成年时期的经历,并将他无意闯入心理学世界的快乐与痛苦的体验公布于众,我们从罗杰斯的体验中感知他建立人本主义的初心,聆听他的坚定的声音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尊重他人、追随自我的至高无上的精神领袖的光辉。

“我是这样的一个人”――我眼中的罗杰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一个真诚、真实、善良、勇敢的心灵布道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学还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