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OLAP工具选型浅析

     OLAP(在线分析处理)这个名词是在1993年由E.F.Codd提出来的,不过,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几乎都是在1993年之前就已出来,有的甚至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OLAP产品不少,本文将主要涉及Cognos(Powerplay)、Hyperion (Essbase)、微软(Analysis Service)以及MicroStrategy几大厂商的产品。
  
  快枪手  VS  多面手
  单纯从成本角度考虑,微软的产品算是最能节省成本的,Cognos和MicroStrategy则在同一水平线,都比微软贵一些。而Hyperion (Essbase)产品比较独立,也曾占有美国OLAP市场最大的份额,其产品价格又要更高一些。
  从市场份额来看,就国外的市场报告分析,微软、Cognos、Hyerion三家占据主流。在国内,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市场报告,如果仅从所接触到的项目来看的话,用Cognos的很多,买Essbase的也不少。这些年都是一些大企业建设BI项目,有足够的预算,多选用Cognos、Essbase;而Microstrategy,进入中国不算早,这几年在政府、金融行业也颇有建树。
  若论开发应用,微软的产品向来以友好的用户界面著称,上手迅速。在OLAP产品上,微软依然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并有进一步标准化的趋势,开发了OLE DB for OLAP以及MDX(Multi-Dimensional Express多维表达式);参与XMLA(XML for Analysis)规范制定,也是想作为OLAP服务器和前端分析应用的数据传输标准。
  而Cognos以桌面OLAP开始,一直以轻便、快捷的操作闻名。所谓桌面OLAP,是可以用客户端将cube下载到本地进行访问。虽然Poweplay早已演变成C/S结构的OLAP服务器,但其轻便的特点还是延续下来,而且提供可以简洁部署且具有交互性的PowerPlay Web Explorer界面。从互联网上,我们可以很快搜索出许多基于PowerPlay Web的分析应用。
  Essbase作为老牌的OLAP服务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产品。所谓复杂,有两层意思,一是提供了丰富的API,让你可以充分定制开发;二是开发的难度较大,部署起来不容易。这也是国内很多用户难以将这个产品用好的一大原因。
  比较Essbase和Powerplay,会发现截然相反的两个特点:Essbase的复杂和Powerplay的简洁。对于这两者,单独说哪一种更好都不够客观,因为当你抱怨Essbase繁杂的接口时,也有人在抱怨Powerplay的定制功能怎么如此之少。这种情形其实跟这两种产品的定位有关,Essbase比较专注于高性能的多维存储服务,而Powerplay则更专注于快捷的多维访问。换句话讲,Essbase之于Powerplay正像专业相机之于傻瓜相机,在选哪一个更好的问题上,不同的人肯定有不一样的答案。
  当然,如果你想在找复杂和简洁之间找一个中间者,我想微软的 Analysis Service就是这样的产品。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产品和SQL Server绑定得比较紧,这是微软的一贯策略。

 

  百花争艳 VS  一支独秀
  根据多维数据存储的位置,OLAP一般分为MOLAP(Multi-Dimensional OLAP)和ROLAP(Relational OLAP)两种,此外,还有混合的HOLAP(Hybrid OLAP)。
  其中, Cognos的Powerplay、Hyperion 的Essbase和微软的Analysis Service这些产品都是MOLAP产品。.这类产品将数据从关系数据库(甚至是文本文件、Excel文件)中抽取出来,存储在自己的数据库中。这种数据库跟平常我们所见的Oracle、DB2这类关系数据库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专有格式的,且没有标准的访问接口。因此,这些产品如何实现多维存储也都不尽相同,大致的原理是以编程语言中多维数组的方式存放数据。度量值存放在数组的单元格中,而数组每个维就对应一个维度,其中,维元素就维的坐标。
  可以想象,多维数据库的单元格跟维度、维元素的多少有莫大关系,而随着维度增加,数据库也迅速膨胀。因此,对于MLOAP产品,多维存储的存储空间、性能自然是比较关键的。Essbase在这方面提供很多优化工作,但有时候也会显得过于复杂。Powerplay也提供某些选项,诸如cube分区等,这是比较简单的优化方法。
  OLAP产品的核心功能是提供多维存储,另外就是能够将OLAP访问操作转换为对数据的请求并返回,这些OLAP访问操作大多是用户通过前端发出的,因此要考虑OLAP产品能够和哪些前端工具对接。
  Cognos Powerplay是个相对封闭的产品,它有自己的客户端和Web Explorer,你也甭想着用其他前端来访问它。Hyperion和微软都采用开放式接口,提供丰富的访问API,第三方可以用这些API访问其数据库。上文曾提到微软开发的MDX和参与的XMLA(XML for Analysis)规范,事实上,一些第三方的前端工具正是基于这样的标准和OLAP产品对接,比如可以用BO WebI连接Essbase。更有甚者,微软的服务器还提供用MDX来查询多维数据,就像用SQL来访问关系数据库一样。
  诚然,这看起来的确比较酷,但有一点也要明确:目前虽然有XMLA、MDX这样的标准,但还不是非常成熟,且并非唯一标准。所以即使有第三方前端工具访问这些OLAP服务器,但只能说是多了一些选择,真正在前端功能上,并不能保证比封闭结构更丰富。
  如果说OLAP产品市场几乎都被MOLAP占领,那么,有一家公司肯定不同意,那就是MicroStrategy,它几乎是目前唯一一家还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ROLAP产品。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从第一个ROLAP产品Metaphor到Metacube、WhiteLight、MicroStrategy,这些独立的ROLAP厂商似乎都是难以生存下去,只有MicroStrategy坚挺到现在。究竟是它的产品厉害,还是市场做得到位?目前还不得而知。
  从原理上讲,ROLAP将数据存放在关系数据库中,当然要求关系模型要非常严格,比如要遵循星型模式或雪花模式,才能定义出维度、度量、事实表、聚集表等元数据。但这样就增加了部署的难度,并且如果聚集表构建得不好,最后的访问性能就难以保证。恐怕这也是ROLAP难以生存下去的原因吧。
  目前,很多OLAP产品都会混合MOLAP和ROLAP,特别是那些本身就做关系数据库的厂商,在现有数据库上面增加一些ROLAP的特性并不困难。IBM在与Essbase终止OEM合同之后,推出一个名为CubeViews的产品,就可以说是一个ROLAP产品。
  虽然国内市场上已经涌现出这么多产品,但实际上,OLAP并没有被广泛接受,即使在已经建设BI系统好几年的电信行业也是如此。OLAP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将维度、度量、层次、切片、钻取概念化,但在前几年,原始的cube被直接推送给市场人员、领导,复杂的界面(对于领导来说,那已经够复杂了)让这种应用难以得到推广。为此,OLAP产品的定位无疑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大OLAP工具选型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