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人生不易坚持,下去。

在豆瓣书评的一个主题#哪本书是你一口气读完的#强烈好奇下拿起《活着》,我本来不是一个爱好读书的人,而且文化底蕴不高,在当代的“雅”和“俗”当中,我是俗的透彻。

当打开扉页的时候我不信我会一口气读完,我觉得是网友们的夸大其词,哪里有那么好的文章,后来一口气读完两遍的我信了。




《活着》这书讲述徐福贵在内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时代里一家的生来死去的由一大家最后只剩一个叫福贵的老人和一头叫“福贵”的牛的故事,虽然讲述的是徐福贵一家但是反映的是整个时代背景下的百姓。

我从开始的对福贵这个人的憎恶到后来的敬仰,大时代的背景下,人如蝼蚁,我同情了福贵的爹,娘,家珍,有庆,二喜,苦根,包括队长。我无法同情福贵,越来越多的是对福贵的敬仰之情。


我没有经历过艰难的生活,我从出生的日子过得还不错,但是我想把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尤其我对于有庆和福贵去城里买糖的那部分感触颇深。不得不说作者把有庆当时的情景写的深入人心,读完我就想起自己小时候,那时,村里有人结婚会一大家子去,每人都有一包喜糖,最开心的就是晚饭之后回家把爸妈哥哥手里的喜糖要出来然后自己分类,把最爱吃的,和不爱吃的分,把水果味的和牛奶味的分,挑挑拣拣之后分成三包在或者分成四包,看看爸爸想想他肯定不爱吃,又归一起在分…到最后留出一包不爱吃的,然后把爱吃的先搁起来,吃完之后在拿出来。小时候就是这样无聊,直到现在倘若家中有糖我也会分个类然后给大家,只不过不会藏起来了,因为童年过去了,爱吃的味道也过去了。读到有庆的这部分,我脑海里就浮现出当时的场景,小叹一口气之后出门买了一包糖含在嘴里。对于有庆的死我也很难过,我想象着有庆长大会是给福贵家光宗耀祖的那个人。


坚强如家珍,凤霞,命苦也如她俩,生活在那种背景下,除了要紧牙关别无他法,我好想看到凤霞和二喜日后的生活,无奈,


人生即是如此,该你生时就努力活着,该你死时,顺应天命。


还有二喜和苦根,我以为经历过动荡的人生之后,老天爷会给福贵留下一个至少能续后养老的人,可命运弄人,抗拒不了。


说实话对于这部书的前半部分我没有理解《活着》的意义,直到只剩福贵一人的时候我顿悟,时间的长河里,我们卑微的如一粒尘土,可是福贵骨头硬的挺过来了,我明白了:


人是为自己而活,并不是为任何事物任何人而活着。人生不易,坚持下去。人生实苦,应当珍惜。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读到这里我感觉福贵已经读懂了自己的人生,对于自己的命运已经释怀。我想作者写到后边也想给福贵一个好的结局,即使身边亲人一个个都离你远去,也要坚强的活着,硬挺的活着,珍惜的活着。

我看完了整本书,也不知写的是否是一篇真切的观后感,只想把自己想说的都写在这里,也把作者想反映的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态度留在脑海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着》人生不易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