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

深山古刹里,善男信女踏着整齐划一的石阶拾级而上,虔诚地跪拜在法相庄严的石佛前,焚香祈愿。日长月久,石阶不服气了,质问石佛:“同为材质坚实的花岗岩,为什么我们低贱到被千人践万人踏的地步,而你却尊贵无比、高高在上,接受众人的顶礼膜拜?一样的出身,不一样的对待,这太不公平了!”石佛闻罢,微微一笑:“这是因为你们只挨了区区几刀,而我形成现在的身相却经历了千刀万剐、精雕细刻。历练繁简不同,自然尊卑高低有别。”

课上老师讲到这个故事,课后我找来了上面这小段描述。

我们可能都在网络上看到过这个故事,也明白这差别中间的缘由。

只是,对我们来说,知道了不过是激动了一下,恍然大悟状,然后就没有了然后。

今天再回头看,是想借此重新体会一次不一样的思考:人和人的差别到底在哪,如何弥补?

总结归纳后发现有两点最为重要:

一,在行动,这是一个特别强调行动力的时代。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网络化信息覆盖了生活,我能获取的信息,你也很容易就能获取,你能学到的前沿理论我也能学到。

这样完全的信息平等是人类有史以来独有的,在学习方面,真正的实现了“自主,自由”,而同时也产生了另一个问题:人与人的差距已经无法利用信息不对等来实现了。

农耕时代,谁掌握了更多资源谁就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就能过上高人一等的优渥生活。

工业化时代,谁获取了更多工业化信息,掌握了更多更新的技术,谁就能够多分一杯羹,物质生活自然更为丰富。

而如今,信息大爆炸,知道了再多的信息都不意味着能成为社会精英,当然这里说的也包括企业精英。

如果还像以前一样,以为知道了,稍微比别人多做一点就能占尽优势,已经是不可能的。

其实,人类个体之间的竞争从来没有脱离过“行动”,当人类发展到没办法“弄虚作假”的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回到最开始的那个点。

没错,就是行动。

很明显,“知道”已经是所有人的事,唯有“做到”才可能会让你进入优胜组,理论也好,观点也罢,知道了肯定远远不够,更重要的部分应该转移到“做”的层面。

正如课上老师讲过的一段话,他说参加培训学习是最好的事,开阔视野,点亮心灯,指明方向,指导行动…但是,所有的好处大家都是不言自明,尽管这样,却没有哪个老师能让所有人都因为这一次培训而成就其精彩人生。

为什么?他又给出一句话道出了问题关键:

上课的时候很激动,下课了很冲动,回到家很感动,再去上班还是一动不动……

这句话说完,课堂上哄堂大笑,很快又鸦雀无声,这瞬间猛醒不正是因为戳中了大多数人的痛点吗?

不行动,一切都是零。在行动中挫败,在行动中翻转,在行动中渐行渐远。正所谓知道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做到,作为一个奔跑在时代巨轮上的人,快速而彻底的行动才是打消焦虑的武器,

没有千刀万剐,就不可能成为被万人膜拜的佛。同理,没有千万次不懈的行动,就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二,在特长,打造自己的“一技之长”。

从工业时代就已经明了一项“技能”对于职场人的重要,而今,我们所说的一技之长已经不是原本简单的技能了。

早些年会开车是一项特别牛的技能,一个普通的司机完全能够靠这一技能养家糊口,而且养的效果还要比大多数工薪阶层要好。

现在呢?这样稍加练习就能掌握的技能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光环,不再成为一个现代人的竞争优势。

所以说,我们这个时代强调的一技之长,重点在于“之长”,而不在于“一技”要选择更具难度,更具挑战性的技能,靠自己长时间投入精力打磨,而不是浅尝辄止。

一项炉火纯青的技能,需要的不是泡在信息流里人云亦云,是一步一步用双脚向上攀爬,随经历千辛万苦,仍能乐在其中。

主讲这次课的李青刚老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法家,他持续27年每天两小时的不间断练习,甚至在条件最艰苦的情况下仍不放弃导致右眼成疾,他用常人无法想象的意志力做着一件自己选定的事,最后结果是,到目前他的字已经获得整个书法界的认可,成为普通人千金难求的艺术收藏品。

一个人若能持续做一件事27年,纵使他不能成为专家,那整个做的过程也会带给他不可替代的力量。他的自信,他的对待生命的态度,他面对现实生活时的意志力……都会成为支撑他走向成功的支柱,就像每一次讲课的过程都会有他27年磨一剑的影子一样。

技能是我们的立世之本,活着的价值是被需要,而被需要体现在我们的人生事业上时,就是用我之所长补他人所短。

对普通的我们而言,成佛太难,因为只想不做任何事都无法实现。

实际上又没那么难,无非简单到只通过用持续的行动打造自己最锋利的那把宝剑……

成佛_第1张图片
吉大校园里一个小小角落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