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精神

“互联网精神”即: 开放、 平等、 协作、 分享。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开放精神

互联网的特质决定着它既没有时间界限也没有地域界限。
通过 互联网,它无时无刻、无处不在,不停的帮你的信息进行传播;帮你的企业进行宣传;24小时不停的帮电子商务公司和网游公司赚钱;成就了 百度、 腾讯、 阿里巴巴等令国人骄傲的互联网品牌;也创造了 陈天桥、 史玉柱等网络新贵的财富传奇。
同时,互联网的开放精神不仅仅体现在物理时空的开放,更体现在人们的思维空间的开放上。不同行业和生活经历、不同地方的人可以共同就某一话题展开交流和讨论,思想火花的碰撞将极大地人们思维的边界,丰富人们的知识。引领潮流,加快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

平等精神

在网络面前没有人知道你是谁。
“你既不知道在你面前的是一只猪,也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互联网的水平存在方式决定了网络是一个平等的世界,在网上人们的交流、交往和交易,剥去了权力、财富、身份、地位、容貌标签,在网络组织中成员之间只能彼此平等相待,同时网络使我们的世界更加透明和精彩。
互联网的平等是“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相互间即便互不相识、远隔万里,但在互联网的世界里都是网友,不管你有什么需要,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在这里都会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一片空间。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一句话:“在网络里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当然,相对的另一句话:“你也不知道在网络对面座是不是一只猪!”这俩句略带讽刺和玩笑的话,最能让大家在网络面前放弃自己现实中的属性和标签,以平等的精神融入互联网的世界。

协作精神

你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
每个人都是互联网中的一个神经元,互联网世界就是一个兴趣激发,协作互动的世界。
长期以来,广播电视是由权力中心控制的“大喇叭”单向传播方式;电报电话网虽然有了双向互动功能,但仍然是由汇接中心控制的“树状网络”结构。
互联网的实时互动和异步传输技术结构将彻底地改变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关系。任何网络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并可以实现在线信息交流的实时互动和协作。
互联网的协作精神决定了一方面我们要共同维护好我们共同的网络家园,另一方面我们只有相互间友好协同,才能共同编制起这张网。
互联网的需要协作才能共同编制好这一属性也决定了,在网络世界中的自由开放、平等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网络的江湖,虚拟的世界,永远也逃避不了每个协作者的现实社会属性。
协作,就需要规则。甚至潜规则。大局上面还有一个大局,规则下面还有一个规则。

分享精神

互联网的分享精神是互联网发展的原动力。技术虽然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却不是关键,关键是应用。
翻开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开放、分享的精神才是互联网能发展到今天的根本原因。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产生的早期主要是为了方便美国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科学家们分享研究资料。刚开始互联网只对科学家开放,后来对商业机构开放。
互联网历史上的重大创新事件,几乎没有一个是正规研究互联网技术的人推动的。比如美国的几个学生希望用Email分享照片,结果因为邮件太大屡次发送不了,于是才决定要建立一个 视频分享网站的,这就有了今天的Youtube。而Yahoo当初创立的时候也不过是为了满足 杨致远和他的朋友们看球赛的需要。

正是由于互联网精神“能够消解任何个人或者阶层垄断高贵与伟大”的精神,因此,它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存在一定的矛盾。如中国千百年来遗留下的等级思想、主奴心态、看客心理、 一言堂 以及自私专制的 劣根性 等,都与互联网精神相悖。

互联网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使用)成本低,使用的(信息)价值超高。
互联网的优点有以下几方面:
  1. 互联网能够不受空间限制来进行信息交换
  2. 信息交换具有时域性(更新速度快)
  3. 交换信息具有互动性(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可以互动交流)
  4. 信息交换的使用成本低(通过信息交换,代替实物交换)
  5. 信息交换趋向于个性化发展(容易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
  6. 使用者众多。
  7. 有价值的信息被资源整合,信息 储存量大。高效、快。
  8. 信息交换能以多种形式存在(视频、图片、文章等等)
互联网精神是互联网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新经济能否发展的命脉,是其发展的关键。互联网的发展,取决于我们对互联网精神的容忍程度。没有它,创新、 新经济 、创意产业 无从谈起

互联网、 因特网、 万维网三者的关系是:互联网包含因特网,因特网包含万维网,凡是能彼此通信的设备组成的网络就叫互联网。所以,即使仅有两台机器,不论用何种技术使其彼此通信,也叫互联网。国际标准的互联网写法是Internet,字母i一定要大写!因特网是互联网的一种。因特网可不是仅有两台机器组成的互联网,它是由上千万台设备组成的互联网。因特网使用 TCP/IP协议让不同的设备可以彼此通信。但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并不一定是因特网,一个 局域网也可以使用TCP/IP协议。判断自己是否接入的是因特网,首先是看自己电脑是否安装了 TCP/IP协议,其次看是否拥有一个公网地址(所谓公网地址,就是所有私网地址以外的地址)。
因特网是基于TCP/IP协议实现的,TCP/IP协议由很多协议组成,不同类型的协议又被放在不同的层,其中,位于应用层的协议就有很多,比如 FTP、 SMTP、 HTTP。只要应用层使用的是HTTP协议,就称为万维网(World Wide Web)。之所以在浏览器里输入百度网址时,能看见百度网提供的网页,就是因为您的个人浏览器和百度网的服务器之间使用的是HTTP协议在交流。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jcsj/

基础数据

2014-06-30:

网民数量 6.32亿 手机网民数 5.27亿
网站数 273万 国际出口带宽数 3,776,909Mbps
IPv4 3.30亿 域名数 1915万

2013-12-31:

网民数量 6.18亿 手机网民数 5亿
网站数 320万 国际出口带宽数 3,406,824Mbps
IPv4 3.30亿 域名数 1844万

2013-06-30:

网民数量 5.91亿 手机网民数 4.64亿
网站数 294万 国际出口带宽数 2,098,150Mbps
IPv4 3.31亿 域名数 1470万

2012-12-31:

网民数量 5.64亿 手机网民数 4.2亿
网站数 268万 国际出口带宽数 1,899,792Mbps
IPv4 3.31亿 域名数 1341万

2012-06-30:

网民数量 5.38亿 家庭宽带网民数 -
网站数 250万 国际出口带宽数 1,548,811Mbps
IPv4 3.30亿 域名数 873万

2011-12-31:

网民数量 5.13亿 家庭宽带网民数 -
网站数 230万 国际出口带宽数 1,389,529Mbps
IPv4 3.30亿 域名数 775万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jcsj/index.htm

集群技术

集群(cluster)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技术,通过集群技术,可以在付出较低成本的情况下获得在性能、可靠性、灵活性方面的相对较高的收益,其任务调度则是 集群系统中的核心技术。
集群是一组相互独立的、通过高速网络互联的计算机,它们构成了一个组,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一个客户与集群相互作用时,集群像是一个独立的服务器。集群配置是用于提高可用性和可缩放性。

(1) 网络层: 网络互联结构、 通信协议、信号技术等。
(2)节点机及 操作系统层高性能客户机、分层或基于 微内核的操作系统等。
(3) 集群系统管理层:资源管理、资源调度、 负载平衡、并行IPO、安全等。
(4) 应用层:并行程序开发环境、串行应用、并行应用等。

集群分为同构与异构两种,它们的区别在于:组成集群系统的计算机之间的体系结构是否相同。集群计算机按功能和结构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 高可用性集群 High-availability (HA) clusters
  • 负载均衡集群 Load balancing clusters
  • 高性能计算集群 High-performance (HPC) clusters
  • 网格计算 Grid computing
1 提高性能
一些计算密集型应用,如:天气预报、核试验模拟等,需要计算机要有很强的运算处理能力,现有的技术,即使普通的大型机其计算也很难胜任。这时,一般都使用 计算机集群技术,集中几十台甚至上百台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来满足要求。提高处理性能一直是集群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
2 降低成本
通常一套较好的集群配置,其软硬件开销要超过100000美元。但与价值上百万美元的专用 超级计算机相比已属相当便宜。在达到同样性能的条件下,采用 计算机集群比采用同等运算能力的 大型计算机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3 提高可扩展性
用户若想扩展系统能力,不得不购买更高性能的 服务器,才能获得额外所需的CPU 和 存储器。如果采用集群技术,则只需要将新的 服务器加入集群中即可,对于客户来看,服务无论从连续性还是性能上都几乎没有变化,好像系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升级。
4 增强可靠性
集群技术使系统在 故障发生时仍可以继续工作,将系统停运时间减到最小。 集群系统在提高 系统的可靠性的同时,也大大减小了故障损失。


描述了 LVS集群中实现的三种IP 负载均衡技术
VS/ NAT
VS/ TUN
VS/DR

什么是分布式计算?所谓分布式计算是一门计算机科学,它研究如何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分配给许多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结果。
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
分布式 数据库系统通常使用较小的 计算机系统,每台计算机可单独放在一个地方,每台计算机中都可能有DBMS的一份完整拷贝副本,或者部分拷贝副本,并具有自己局部的数据库,位于不同地点的许多计算机通过网络互相连接,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全局的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布的大型数据库。

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em)是建立在网络之上的 软件系统。

项目
描述
经济
微处理机提供了比大型主机更好的性能价格比
速度
分布式系统总的计算能力比单个大型主机更强
固有的分布性
一些应用涉及到空间上分散的机器
可靠性
如果一个机器崩溃,整个系统还可以运转
渐增
计算能力可以逐渐有所增加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