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的“好习惯交流会”

我们班的“好习惯交流会”_第1张图片
2017.11.23

      昨天晚自习,我们班同学畅所欲言,进行交流,谈谈自己的好习惯。交流的成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真有不少拿得出手的好习惯,我将它们记录下来以供进一步互相学习。

      小郝——学习前先“清场”,清除一切可能引起分心的因素;

      小赵——便利贴上写英语单词,贴到自己看得到的地方,以便随时记忆;

      小王、小高——书桌上长年摆放一些经典书籍,闲暇的时候看书而不是玩手机,即使每天只能看一点,积累下来也能看不少书;

      小杨——学习感到烦躁、劳累的时候就去跑步,透透气,看看风景,跑完浑身舒爽,心情愉快;

      旺旺、男男——喜欢看书,遇到喜欢的句子记录下来,随时翻看;

      小武——看书要看经典书籍,网络小说文笔差,看了浪费时间,对自己也有没有提升作用;

      清、文、洁——学着刻橡皮章,必须手稳、细心,这些能力对自己的美术特长和文化课学习都有帮助;

      小柳——喜欢画画,给自己带来了信心;

      小樊——不要发呆,脑子里经常想事情,自己的、国家的、生活的、历史的,从来不发愁写作文;

      小申——上课的时候一定要边听边记笔记,否则容易走神;课前要预习,不一定要有多么深刻的理解,知道书上写了什么,熟悉书本就可以了。

  由于时间关系,发言同学有限,所谈的内容也大多和学习相关,生活方面的好习惯略有涉及却没有时间深入展开。

    我观察到有的同学多次发言,越讲越兴奋,想要分享的东西越来越多。比如说小郝,先讲自己如何保持专注,接着又补充发言谈自己的精力分配问题。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对生活有思考,善于规划的学生。也许正因为她有这些好习惯,才使她学习成绩不断进步,这次语文考试得到了80分的好成绩吧!

    让我觉得遗憾的是,部分同学始终保持沉默,不知道他们是有所顾忌不愿多谈,还是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缺乏整合,没有能拿出来一谈的好习惯。如果是后者,那就得引起警惕了。可能有部分孩子,每日生活只是前一日的机械重复,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既没有自己的规划,更缺乏独特体验,生活没有波澜,更缺乏色彩。他们平日表现平平,不会犯错,也不会出彩。要知道,生活和学习必须有设计,有想法,这样才会有乐趣,有情调,而“好习惯”归根到底就是对自己生活的设计和内在思想的外在表达。所以,有越多好习惯的人生,才是更有滋味的人生。

    很多好习惯都是后天培养而成的,西方有谚语:“习惯是第二天性”,这就是强调后天培养对养成习惯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有计划,有步骤的去培养一些好习惯。比如,每天朗读20分钟,每天赞美一个人一件事……习惯虽微小,收获却长远。

  在习惯培养的初级阶段,可能会觉得刻意不自然,需要一定的自制力才能坚持,但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就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而然,细水长流。据科学研究,一个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巩固大概需要21天,我们不妨以21天为周期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巩固了一项再培养一项,不断树立,不断强化。

    好习惯威力巨大,那些看似不经意的些许改变,在时间的累积下,会产生一系列的正面连锁反应。让我们放平心态,稳步推进,不贪多,不求快,先树立一个小目标,再步步推进,循序渐进。力争使外在的行为习惯内化入人的血液精神,通过习惯的培养,让勤奋、谨严、认真、细致成为陪伴我们一生的优秀品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班的“好习惯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