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学教育喘口气

最近,一则来源于某“211”大学校长的言论引发了热议——国家将废除高校“985程”、“211工程”。事后,教育部也即使给予了回应,称不存在废除“211工程”、“985工程”的情况。

“211工程”、“985工程”大学是为了建设全国一流,国际一流大学而计划设立的,不同于美国“常青藤”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大学的设立带有一点国家计划的味道,是国家控制下的行为。而在我们一般人的概念里,“211工程”、“985工程”大学与普通大学是完全不一样的环境,意味着更好的资源、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好的前途,学校间的等级差异自然而然的体现出来。事实上,借助着“211工程”、“985工程”名头,这些“挂名”大学确实享受着与其他普通大学不一样的待遇,由于中国大学与行政部门山水相连的关系,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211工程”、“985工程”大学得到了倾斜政策,而且从这类大学出来的学子们在就业是也能得到“高看”,证书的“含金量”也是不一样的,从而给那些普通大学的毕业生施加了无形的“低人一等”的心理压力。

我们都知道,大学应该是一块圣地——平等、自由、充满了知识的光辉。求学的的人在其中能够享受到平等的学习机会,而“211工程”、“985工程”大学的设立,却无形中违背了这种初衷,我们国家大学的设立不同于西方,是带有行政色彩的,大学失去了独立性,自然不能保证在办学过程中的平等与自主,即使在教育资源能得到弥补的情况下,带有官方认可的“211工程”、“985工程”大学也能得到社会的垂青,这是与国家的教育体制有关的。正是这种长期以来的不平等现象,使得人们对于“211工程”、“985工程”大学的废除格外关注,此次事件的热度之大自然也容易理解了。

就我个人观点,“211工程”、“985工程”的废除应该是大势所趋,尤其在未来不以学历学位论人才的时代,这些名头将失去他本身的光环,大学的平民化也应该是可以实现的。如今,我们大可以不将舆论的压力放在大学身上,而是应该多关心职业教育上,因为在细分化,专业化不断深化的时代里,专业人才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其就业前景甚至优于大学生们。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包括了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等都属于职业教育等。我们一般的概念里,对于职业教育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工厂里浑身污垢的工人,而如果你建议别人让他们的孩子进入职业高中学习,他们肯定会和你急。没错,我们对于技术工人的看法总是带有偏见,认为那是一种不体面的工作,殊不知,如今技术工人的含金量早已超过大学本科毕业生。在过去,我国主要是以制造业傲视全球,而庞大的劳动人口红利是我们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口红利的逐步下降,具备高技术的专业型人才成为炙手可热的山芋,虽然工业机器人得到了发展,许多的学者也一再强调着机器人革命的到来,但人在生产中的作用却是不可能被取代的,尤其是那些具备高技术、经验丰富的专业型人才。而作为培育这些人才的职业教育就显得前景广阔了。

我们通常将医生、律师称之为“越老越吃香”的工作,是因为这些职业的特点是需要丰富的从业经验,一个“满腹经纶”的医学博士不如一位操刀20年的临床医师,而在美国,要成为一位法官,不仅需要法律学位、资格证书,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定期限的法律从业经历,因此,美国的法官都曾长期从事于律师事务所。经验是最难获得,却也是最有价值的“证书”,需要时间、汗水的付出,而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这些需要经验附加值的职业所享受到的待遇和声誉也是其他职业所不能比拟的。现在,我们可以将技术工人也加入到这一类人中,因为他们的特性同样符合“越老越吃香”的特点。而且,一位经验丰富技术工人还能教导出许许多多的徒弟,我们传统社会里的手艺人正是通过收徒弟的方式将技艺传承,如今,这种模式在无数技术车间里延续,他们传承的不再是前人摸索的老工艺,而是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科技。

凭借着制造业起家的国家,必然能明白技术对于生产的重要性,过去,我们主要是依靠技术引进发展生产,如今而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广阔前景,在这其中具备高技术的人才通过在生产中掌握的技能从而专研出更适应新环境下的生产技术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途径之一,远离了实验室的技术型人才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更易于适应实际需要,客观上减少了实验的成本,如今的生产车间既是生产环节也是创造环节。而作为赋予他们基本技能的职业教育更是起到了打根基的作用。

重视职业教育,除了将更好的教育资源引进职业教育学校,还要为学校创造更多的教育环境,例如建立学校与企业工厂的“一对一”借口,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在就业时为毕业生提供便捷的就业渠道,除了学习国内的技术,还要了解国外的技术,加强招生宣传,改变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如果在大方面能够改善技术人才的保障制度,立法保护技术工人权利,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建立健全就业市场等,那么我们的目光将会从大学教育的一角中脱离出来,这不仅降低的大学的压力,使得大学办学能够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发展,而且也能使更多技术人才得到垂青,扩大就业面,为企业向上发展注入新活力,缓解就业的压力。

大学教育不是中国教育的独木桥,职业教育的康庄大道同样通向未来。


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欢迎订阅:mabulimantou45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大学教育喘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