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科技新闻(2)

全新触觉显示屏:通过皮肤发送信息


触觉显示屏有没有听过?现在MIT那边正在研发一个可穿戴的数组,一组带有GPS功能的震动电机,可通过一种触觉莫尔斯代码提供简单的导航或者反馈详细的数据。也就是说以后可以不睁开眼睛(通过非视觉的显示技术)来检查你的电子邮件、 图像信息。

通常眼睛和皮肤感知数据的方式非常不一样,但受体的数量基本上是一样的,视觉和皮肤近距离基本上有两平方米的感受区域。基本上所有的皮肤都能够检测触觉交互,但并不是每一寸皮肤的敏感度都是一样的,就像屏幕分辨率处理视觉数据那样的,振动电机释放的数组越大、触觉数据流的感觉越详细。

那用户如何识别这种出模输入呢?MIT的Jones现在设计建立了一对穿戴式设备,第一个组件包含了8个加速计,扎成了一个煎饼形状的振动电机,可以测量这个振动在皮肤上能传播多透。

第二个组件由一个3*3数组的振动电机组成,可以让用户辨别这个振动来自哪里, 接下来要解决的事就是通过两个组件传递的是什么信息了,这个结合智能手机和已有的穿戴式设备应该不难。

另一个障碍是克服身体各个部分的阻尼效应,所以这就要求身体每个地方的振动强度不同, 通常松弛的皮肤部分抑制因素更大。

如果这个研究成果最终商业化,很可能会带来一种全新的采集数据的方式,就像盲人“阅读”盲文刻字一样,穿戴式的网格小振动机可以做简单的左右导航、通知你最新信息。如果有额外的环境数据的话,在特定场合,比如这个技术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在起火的建筑物内找到最有效的方式,或者没法看屏幕的时候,借助身上穿的“显示屏”直接来传递信息!

目前的设计阵列可以直接穿在背上,以及一个较小的版本可以缠绕着手腕。而在未来这些高科技设备怎么跟智能手机和通讯服务耦合在一起将是非常有意思的事。


无线路由器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于一般人来说,现有无线路由器的主要目是让手机和平板等设备连上网络,方便自己在特定的空间里“走到哪,玩到哪”。虽然无线路由器看起来并不算十分起眼,但是它们已经开始变成一些领域的“终端”,相应的改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防火墙

为了保障自己的上网安全,很多人都会安装一些杀毒软件。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是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网络,它们也同样需要“防毒防盗”。当然我们可以给所有的设备都来一套杀毒软件,但是相当麻烦。如果能从无线路由器这个网络终端解决问题,自然减少很多麻烦。

最近电信指出,黑客开始利用“无线路由器使用admin/admin作为默认账号密码”这个弱点,修改产品中的DNS配置,达到篡改网页的目的。这对于小白用户来说,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他们就面临着财产丢失和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目前市场上的绝大部分无线路由器并不具备识别钓鱼网站的能力,这给黑客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电脑的防范措施做得密不透风又如何?手机呢,平板呢?

对于无线路由器厂商来说,网络安全并不是他们的强项,而且会造成他们的成本上升。其实他们完全可以适当开放一些权限让杀毒厂商帮助完成防火墙功能,更好的保障普通网民的网络安全。

智能联网

撇开黑客这个因素的话,无线路由器之所以需要设置密码,主要是防止外人连上自己的网络,影响网速。如果用户能够永久记住账号和密码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对于记性不好的人还有小白用户来说,把新增设备连上无线网络可能会出大问题,最终有可能需要麻烦别人来重设。

其实无线路由器完全可以通过一些传感器来改善这种情况,比如说让5米之内设备自动联网,不必输入密码。而超过这个范围的,需要跟以往一样走密码验证方式。这样的解决方案对于电脑小白甚至老人来说,都是十分便利的。

智能家居控制终端

现在很多智能电器都是通过WiFi协议进行连接和控制的,但是它们并非通过一般的家用无线路由器而实现的,需要额外的无线控制终端。表面看来,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将来所有WiFi智能电器都“各自为政”,相信家里某个角落的情景是这样的:所有无线控制终端都得先连上无线路由器,然后才可能进行控制,这样是非常凌乱的。

前段时间我们雷锋网报道了一篇名为《WiFi实现手势识别 挥挥手就能控制家电》的文章,主要讲的是无线路由器通过WiFi信号检测手势,进而实现控制指令输出。这说明无线路由器完全有成为智能家居的“心脏”的潜力,只是目前缺乏一个软件平台供第三方开发者接入,使得他们不得不“另起炉灶”,做一些重复造轮子的事情。


智能眼镜=最好的在线教育工具?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互联网颠覆传统行业的进程当中。在那些蛋糕大得足够人们绷紧了神经传统行业中,教育应当算是众多创业者和投资人大力看好的一个领域了。而对于这期望不断革新却又进度迟缓的领域,教学工具的革新成为在线教育的重中之重。什么会成为最棒的在线教育工具?小谦觉得智能眼镜最终会带动在线教育的革新之路。

早在计算机或者互联网兴起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有言论表示在线教育的时代即将到来。在那个时代,学生们将不再需要每天起早晚归地挤进教室里面听老师在讲台上面通过粉笔+黑板的模式接受知识,单纯的通过网络就可以开始一个学生的学习旅程。但是这样的时代似乎一直在“即将到来中”,到现在也未能如愿。

有人会说是时机未到。长期通过互联网寻找学习机会或者提供教育援助的人数量还不够,平台上供教育传播或者学习内容的教育价值和传统领域里面学习内容的教育价值相差太大,互联网里面的教学资源不值钱,这似乎都在告诉我们这个时候你并不适合做在线教育。但是在我们本身就是怀着革新目的的情况下,这种现状如果不是从业者去改变的话,谁有能力更适合去改变?

抛却众多在线教育老生常谈的失败原因,我觉得教育工具是在线教育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从文字到图片,从图片到视频,再到图片、文字、视频、声音被相互搭配结合起来,学生们正在因为这些展现内容更加多样有趣的信息媒介的流行而对学习拥有不同的看法。将当前学习效果不错的视频或者图文结合这两种信息媒介作为在线教育工具的切入点,把教育革新走向在线远程教育的第一步放在教育工具革新上的话,会要走得更加踏实。

这样的教育工具到底该拥有一些什么样的功能?必须得提到的是,我们这里说的教育工具如果要说的更加准确一点的话,应当说是教学工具。现在的教学工具——教师们要么是通过黑板+粉笔的方式在教室的讲台上传授知识,要么是通过电脑加鼠标的方式录制视频——这样两种组合起来的“教学工具”存在并长期运用的时间已经有了一定的时间,谈不上革新。

如今小谦发现,在另外一个热门的领域中,可携带设备中的智能眼镜所表现出来的属性却正在往着我们期待已久的这款教学工具贴近。通过相关的新闻资讯,我们可以了解到智能眼镜具备摄像头、语音这两大有能力衍生出集声音、视频、图文为一体的信息媒介的功能,这无疑让我们相信如同谷歌眼镜这般的智能眼镜是有可能会成为日后最棒的在线教育工具。

当一名计算机编程教学的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佩戴智能眼镜将教学的整个过程全部都通过智能眼镜的摄像头给录制下来,然后在某些重要却难以被学生理解消化的地方拍摄出一张照片,并在拍摄的过程中通过声音的方式对这张图片进行描述。他一边讲解为什么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要用摄像头拍摄出来,一边就告诉学生们去理解消化这张图片的方法,实在不大方便的话,在下课结束由老师或者学生整理上课内容的时候,配以一定的文字注解,整个集声音、图文、视频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就浑然而成了。这样的工具应当就可以算得上是当前较为现实却又理想的教学工具了。

随着谷歌眼镜等智能眼镜渐渐地从开发者手中步入了大众消费者的视线中,这些智能眼镜的使用体验上将会变得更加大众化、人性化,教师们就可以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甚至在智能眼镜成为最棒的在线教育工具的同时,教师这个职业也会发生细微的改变。比如说在组装一台电脑的时候,如果组装者通过智能眼镜将整个组装过程都拍摄下来并通过声音和图片的配合将其打造成一套多媒体的教学课程,人们就能够从中更容易学会此等技能,组装拍摄者就也可以称得上是教师。这样一来,生活、学习、兴趣等方面都将因为智能眼镜普及为教学工具,迎来年龄大小不一、教学方式迥异的教师出来。

因此在当前在线教育的的确确难以突破的情况下,如果说智能眼镜有机会受到大众消费者的亲睐,并有机会引发一股智能眼镜教学风潮的话,在线教育是有可能借此东风迎来理想中的春天的,届时在在线教育本身就被人们口口讨论的情况下,要说智能眼镜是最棒的在线教育工具的话,智能眼镜的价值也变得更大了。

本文作者小谦,疯狂猜图攻略站站长。


智能家居,秋风萧瑟的十年


智能家居进入中国市场已走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从人们最初的梦想,到今天真实地进入我们的生活,经历了一个既热闹又艰难的发展过程,其中包括了概念大战、宣传大战、渠道大战等几个阶段,但多年过去后我们发现期待的市场爆发并未如期出现,市场反而进入一个相对平稳或沉寂的阶段。

智能家居市场现状如何?本文从企业、用户和市场三个角度分析了智能家居市场现状。

一、智能家居企业

十年来先后投身智能家居行业的厂家如雨后春笋、数不胜数。在智能家居进入中国的早期,比尔盖茨耗资数亿美元的梦幻之家被媒体炒作得轰轰烈烈,很多仁人志士奋不顾身地投入,可十年下来,其中不少都已成为先烈,令人叹息。即便生存下来的企业,也不得不为生存而心焦,时时感到力不从心,盈利困难。

按产业链的上下游分,传统智能家居企业可分为三类:

1)智能家居生产厂商

这类企业又可以分类三种类型:

一是有技术背景,或具备相关知识产权的企业,这类企业有技术实力,但因市场定位不清晰、过分依赖技术以及不重视用户体验,生命力最为薄弱,大部分中途夭折。

二是有制造背景,具备产品开发能力的企业,这类企业从为世界品牌提供代工(OEM),逐步提高到提供设计(ODM)等,在此经验基础上,积累了产品开发和生产制造的经验。

基于此,他们努力开拓,找到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定位之后,创立智能家居品牌在国内进行市场推广,因为基于相对成熟的技术和稳定的质量,在国内市场上还是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三是从相关产业转型而来的智能家居企业,国内一些知名的大中企业出于对智能家居行业的看好,进入智能家居行业。典型的有IT企业、家电企业、智能建筑企业和系统集成企业。

这些企业实力雄厚,不仅有实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智能家居产品,还能厂商间结盟合作,共同建立通讯规范等技术协议。他们不会把智能家居当作主业,短期内市场开拓不起来也没有关系。

2)代理商

代理是很多缺乏技术和生产能力的销售型企业进入行业的最佳途径,同时也是风险最高的。大部分厂商年初的时候会要求渠道加盟商进行一定量的备货,一旦市场前景不好,就有积压大笔资金。

优秀的代理商会积累一定的客户资源,同时代理多类产品,这样可以分担风险,而对于缺乏客户资源的代理商来说,行业的景气指数就是效益的晴雨表。

3)智能家居集成商

第一类,由弱电工程商转变过来的,原来是做安防、楼宇对讲或者综合布线。这类集成商的优势是熟悉房地产行业,积累了一批客户,同时不完全依赖于智能家居集成,不利之处是项目型,回收周期长。

第二类: 是由小的弱电集成商构成的公司,他们走的是散户零售或者与装修公司合作的路线。这类企业的优势是成本低,方式灵活,资金积累速度快,但相对抗风险能力也弱,市场环境一旦不佳,往往倒闭一大批。

二、智能家居用户

传统智能家居的客户主要集中在高端客户,如别墅、高档小区等。据统计,中国拥有千万资产的富豪人口在100万左右。在这类人群中,能够接受智能家居的又局限于那些爱好科技,关注潮流科技产品,对新事物的接受度较高,甚至追随科技潮流,希望不断地以科技提升和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的年轻一代,这使得传统智能家居难以形成较大市场规模。

主流的城市人群中,对传统智能家居的印象基本停留在三点:

1)昂贵、奢侈,价格高,动辄几万到几十万,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

2)不实用,存在大量华而不实的功能,系统稳定性差。

3)用户体验差,操作很复杂。

经过了多年的宣传,智能家居的用户关注度又如何呢?笔者以百度、新浪微博、淘宝的数据进行了智能家居与智能手机的对比分析:

1)百度指数分析 

图1智能家居百度指数

图2 智能手机百度指数

媒体关注度:2006年至2008年,智能家居媒体关注度出现第一个高潮,从2009年开始,媒体对智能家居关注度陷入冰点,直到2011年才逐步回升并加温。目前又出现了媒体关注热潮。

用户关注度: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改善,用户对智能家居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但提升缓慢。

2)新浪微博分析

图3 智能家居每日微博数

 

图4 智能手机每日微博数

新浪微指数中,智能家居并未进入热词,这也反映了微博用户对智能家居的关注度。笔者从脉搏网中分析了智能家居微博数,从上图可以看出,关于智能家居的讨论寥寥无几,无法形成热点,基本停留在业内人士和媒体层面。

3)淘宝指数分析

图5 智能家居搜索与成交指数

图6 智能手机搜索与成交指数

淘宝中,智能家居的搜索指数有所升高,但成交却徘徊在个位数,成交率极低。

三、智能家居市场

智能家居市场的现状基本上是:生产企业为生存而心焦,房地产商认为智能家居对房产销售无关紧要,用户更是一知半解无所适从,媒体则只能炒作物联网智能家居的概念,而市场何时可以爆发谁也不敢妄下定论。

近十年的智能家居行业看似已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甚至有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设计、生产到分销、工程甚至维护都有了专门的力量,但活跃于其中的企业却总感觉到力不从心,顾生产就顾不了市场和销售,花大力气进行了渠道建设和用户培训却收益不大,盈利的企业也并不多,市场总是处在不温不火的状况。

智能家居市场起步初期,由于进入门槛低,大量新生力量投身其中,然而十年来,市场毫无起色,企业却越来越少,大部分企业挣扎在死亡线边缘。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智能家居市场还处在低层次竞争阶段,缺乏有品牌影响力、实力雄厚的企业,产品的差别不大,品牌认知度低,进入和退出的门槛都很低。

为什么智能家居市场总是无法发展起来,原因何在,市场的瓶颈又在哪里?

笔者认为,智能家居市场的瓶颈可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1)无法抓住客户的痛点需求

我们必须了解并理解我们的客户。当前智能家居市场的目标客户已经从豪宅用户、高端用户转向了中产阶级、白领。那么客户的需要是什么呢?并不是远程遥控,也不是美轮美奂的操控界面,而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健康、舒适,更好的居家体验,更高效的能源利用,更节能,更环保。要让客户接受并喜欢智能家居,我们的产品必须抓住用户的痛点需求。当前的智能家居产品或系统并没有满足客户的内在需求。

2)购买成本高企

成本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成本或价格,而是用户的购买成本,不仅仅包括客户的货币支出,还包括其为此耗费的时间,体力和精力消耗,以及购买风险。现有的智能家居集成系统往往价格高企,而且需要大量的安装、集成、布线等复杂的工序,完成之后又需要大量的维护成本,在产品之余还要投入大量的额外成本。

3)购买和使用的便利性差

包括购买的便利性,使用的便利性。客户购买智能家居产品或系统时,因为技术和施工的复杂性,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购买。同时系统的复杂性使用用户使用时非常复杂,难于操作,而且质量不稳定,维护又困难。购买和使用的便利性比较差。

4)客户服务跟不上

客户与智能家居提供商的沟通困难也是瓶颈之一。当前智能家居以集成为主,缺乏有号召力的大企业,集成商也无法投入大量成本来服务客户,这导致客户获取售后服务的难度很大。

四、总结

智能家居的过去十年,可以用秋风萧瑟的十年来形容。进入市场的企业既有如微软、海尔等其他行业的大鳄,也有大量创新能力很强的小微企业,但都无一例外的折戟沉沙。在媒体的炒作和烘托下,市场看似曾经有过繁荣,但都如过眼云烟,不久便烟消云散。各种概念的炒作,各种强力的营销推广,任企业操碎了心,用户始终“岿然不动,我心依旧”。

智能家居还有未来吗?有一种观点认为,“智能家居已死”。笔者的观点是,“传统智能家居已死”。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来临,智能家居将迎来一场革命。智能家居将沿着智能手机的创新路径,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接下来,笔者将分析智能家居的未来。


一个人像一支队伍一样战斗 —— 中国草根硅谷创业现状(一)

编者按:

硅谷最早兴起于半导体时代,半导体时代的硅谷硬件为王。Chip Design 曾经是特别响亮的一个行业。 硅谷曾一度被称为是“IC Valley”,I 是 Indian(印度人),C 则是指 Chinese(中国人)。印度人擅长软件设计,而中国人则专精于硬件的设计与整合。

硅谷的中国草根一直以来的优势是过硬的技术实力和扎实的学术功底,因此在技术门槛要求较高的早期硅谷创业市场,不乏一些特别优秀成功的第一代大陆华人创业者,譬如 Fortinet 的 CEO 谢青,NetScreen 的创始人邓峰。在软件至 web1.0 时代,,成功的一代大陆华人创业代表有 TeleNav 的创始人金海平(NASDAQ: TNAV) Baynote,Interwove 创始人贾石琏(Interwoven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WOV,后被 Autonomy 收购)等等。

在 Web2.0 时代至今,由于信息透明化程度的大大提高,开源技术的兴起,创业门槛大大降低。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在高中生都可以写 Mobile Application 的时候,创业者们拼的往往都是创意,而不是技术创新本身。在这种大环境下,第一代中国移民一些天然劣势,譬如语言文化背景和本地人脉限制,不擅长表达与推广,都限制了创业者在硅谷的发展。

此外还有一些长久以来硅谷创业者需要面对的两难抉择:当没有绿卡的时候,如何面对创业失败的风险?当在大公司苦熬若干年等到绿卡,是否还能维持当年创业的激情? 当创业开始后,国内市场发展的需要,是归,还是不归?当老婆孩子已经扎根硅谷,如果归国,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许许多多的问题与抉择,都能让硅谷创业者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维谷过后往往是对现实的妥协,于是创业最终成为了年轻时的一场梦,中年时的一声叹息。

每每人们说 "I have to..." 的时候,看似别无选择,其实不过是在所有劣势的选择中选择了效益最大的那个,于是便安于现状只求过的舒服。 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在有选择的时候放弃选择,只求问心无愧,不求心安理得。大部分时候妥协的结果便是庸庸碌碌,若干年后突然觉得应该奋起求变,但已经有心无力了。“Follow your heart”这句话不是白说。

但是我在许许多多 80 后、90 后同龄人的身上,看到了拒绝平庸,拒绝妥协的实力与魄力。他们很多放弃了学业,放弃了舒适的大公司的生活,为了梦想,渴望改变,不畏风险。也许最后他们也会跌倒,也会失败,但是正如一个朋友和我说的“人这一辈子,就是看你能不能和你的孩子、孙子,说你当年的故事”。

德芙想通过这个系列,与大家分享硅谷的中国草根创业的故事。希望这些看似屌丝,实则伟大的人们,能通过他们的故事,点燃你心中埋藏着的或者已经熄灭了的热情与动力。

第一篇,我们会看到一个精益创业到极致的故事。只有一个人的团队,如何默默耕耘了三年,读书、毕业、工作。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将一个产品从无到有,经历无数次的推翻与重写,在无推广,公关的情况下,发展到现在的 30 万注册用户。个人像一支队伍一样战斗,这个人就是“东学西读”创始人,老魏。和老魏交谈过程中我看到了他身上许多优秀创业者特有的素质:坚持、严谨,对产品的完美主义,对用户感同身受的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魏和东学西读的故事。

36氪:东学西读的最初版上线时间是2010年6月,那应该正好是你大学毕业的时候。能和我们说说从有想法萌生到最初版上线,一共花了多少时间么?

老魏:其实那时候我在北京工作,边工作边申请美国的学校。我在申请时就有了做东学西读这个想法,出国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太多的问题,但是其中很多如果有东学西读这样一个东西就会变的很方便,但是网络上除了几个留学论坛之外完全没有为留学的同学服务和提供帮助的应用。

比方说,我看到,留学的各类信息分散在各个论坛,没有一个汇总,分类和搜索非常困难,为了获取一点信息需要大量的人肉过滤掉大,时间成本很高。于是很多同学为了有更高效的信息渠道,求助于各种咨询中介公司。可是咨询中介的水平良莠不齐,每年大呼上当的人不在少数。如果是你自己全程准备留学的材料等等,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非常繁琐过程,比如 GPA 的计算,学校的选择,但是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简化的。我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如何通过技术做更好的资源整合,简化申请过程。譬如 GPA 的计算可以从教务系统导入成绩单,非常简单的计算,完全无需一个个输入成绩。

在有了以上想法后,我从当年的 2 月开始实施,一直到 5 月中旬第一版正式上线,大概花了 2 个多月的时间。当时基本上是白天干公司的活,晚上干东学西读,只是靠激情和少睡觉来完成了第一个版本。

36氪:当时既然已经在北京工作了,为什么要出国呢?

老魏: 当时主要还是想出来看看不一样的地方,以及对硅谷这个 IT 圣地充满向往。所以在本科毕业后决定出国,当时边工作边准备各类考试,最后幸运的拿到了 CMU 计算机学院的录取。过来之后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两边教育模式的差异,注重实践和 hands on,这些是国内所欠缺的。硅谷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信息实在太多太快,这些是你不在这里生活所体验不到的。我很多朋友觉得硅谷无聊,硅谷对于很多喜欢城市生活的人来说确实无聊,但是对我来说是一个有着太多太丰富的信息的地方,是一个改变世界的地方。当你一旦参与进去,你会发现这里绝对是创业俱乐部。

36氪:你在CMU毕业以后,在一个中规中矩的大公司熬了1年,后来实在憋不住去了一个10人不到的小公司,再后来又去了一家C轮的中型创业公司。参与创业和自主创业相比,你觉得哪个更适合自己?

老魏:我现在在大中小三类公司都呆过了,同时也看到了不同公司不同风格的团队在不同阶段遇到的不同问题,有的还在持续忍受这些问题,有的在尝试解决,当然解决过程中也有成功也有失败。我觉得这些经验都是非常重要的。对我来说大公司实在太无聊,其缓慢的节奏和庞大的组织结构并不适合我这样的性格,所以后来出来去了 start-ups。

参与创业我主要看重的是团队的实力和产品,但是最终是否真的有 chemistry 还得自己进去了才能知道,这个和找女朋友一个道理,合不合的来只有相处了才知道。现在加入了第三家公司后才找到了一个大致符合我风格的工作环境。

但是参与创业其实还是有非常多的限制,尤其是只身为一个工程师的时候。而自主创业会对整个产品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会对产品有更多的主导权和决定权,并且最重要的是你知道你所做的确实就是你想做的,这点对做成一个好产品是非常重要的。参与创业的好处在于通过较小的风险,体验创业的生活,但是和自主创业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36氪:和太傻、寄托、一亩三分地相比,东学西读最初更像是一个工具类产品,譬如GPA计算器和选校评估等功能。如果是太傻、寄托的强项是强大的用户基础和用户产出内容的沉淀,那么东学西读的强项是什么? 能和我们聊聊东学西读是如何做选校评估算法和全国100多所大学GPA计算的么?

老魏: 国内关于海外高校的相关信息非常不对称,几个相关网站都是互相抄来抄去却没有很多有营养的内容。比如说我要查询一所学校以及学校当地相关情况的具体信息时,在国内的网站上只能找到简短的介绍排名以及地理信息这些 wiki 上就有的信息,搜索浪费时间不说,还找不到有用准确的信息。所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就成为了东学西读的另一个主要目标。通过和北美几家相关公司 (如 CollegeProwler, YouniversityTV 等) 的合作,东学西读网站上的高校信息不但涵盖了北美各大高校包括学习、生活、当地环境的相关信息,还包含了国外学生对学校的评价,使得国内的同学可以直接获取关于学校原汁原味的准确数据。

关于你所提到的几个传统留学论坛,由于传统论坛形式的限制,很多非常有营养的信息的曝光度却只有短短的几天,而且难以检索汇总,不能以另一种更加直观有效的方式展示给其他用户,这其实是一种信息的浪费。选校评估系统是东学西读里一个通过信息技术解决选校评估的应用。因为学校对于申请者的背景评估和录取决策其实是有据可寻的,比如判断一个申请者的学术背景和科研潜力是好是坏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指标来进行的,比如你的各类考试的分数高低,已有的学术经历和成果等等,而这些指标都是可以抽象并且量化的。可以量化就意味着可以为机器学习所用。

举个例子来说,一般北美高校的录取委员会在拿到一个申请者的申请材料后,会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个申请者是否满足可以录取:硬性条件和软性条件。硬性条件是指 GRE 托福 GPA 等硬性的指标成绩,其中 GRE 和托福分数虽然不能很说明你的学术潜力(也就是说不是决定录取与否的决定性指标),但是如果分数低于往届录取的平均值的话会让录取委员会觉得你的基本语言和逻辑会有问题。而另一方面,GPA(或者专业排名)是相对重要的说明你的学术潜力的一个硬性指标。所以如果进行量化并且参与定位评估的话,GRE/ 托福的权重就会比 GPA 的低。其他的软性条件如您发表过的 paper, 参与过的科研项目,推荐信以及校友资源(如果海外有较大的口碑很好的校友群体)等等也是同理,这些都是可以进行量化模拟的。

同时,每年网上都会出现大量网友报 offer 的帖子,我在最初的版本中,将当时各地报 offer 的信息进行手工摘选后再使用机器对数据进行格式化并且去噪平滑(比如一些帖子中并没有包含某些(比如 GRE 成绩)信息,所以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对这些数据进行补全或者舍弃),然后最初汇总的这几千条数据就给了机器学习创造了一个空间。综合以上两点,先对用户提供的数据进行抽象量化,然后将其映射到通过机器学习得出的结果的不同区间内,就可以将这个用户的背景和一些申请成功率最高的学校匹配起来。在以后东学西读通过用户汇报的录取结果会对整个机器学习的数据集进行补全,使得结果越来越准确。

GPA 计算是一个每个出国的同学都需要的,人肉计算过程繁琐的,但是使用机器就会变得非常简单,却一直没有人能把它做好的功能。由于 GPA 有各种各样的换算方法,而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要求也不一样,而且本科一般会修几十门的课程,如果一门一门输入的话,会非常麻烦,而且容易出错,往往会浪费上半小时来做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东学西读可以让用户直接连接所在学校的教务系统,导入成绩单,并且计算出很多种 GPA 算法下的 GPA 成绩。东学西读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去分析每一所学校的教务系统,到现在为止已经支持了全国一百多所高校,并且在这一基础上,增加了许多额外的功能,比如查看自己在本校的排名以及自己学校其他同学的成绩分布,计算毕业需要达到某 GPA 成绩的话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每门课达到什么样的成绩(举个例子,比如我现在修了 120 个学分,加权平均是 82,我希望在毕业时(修满 200 学分)达到 85 分,那么东学西读会告诉你将来每门课至少达到什么样的成绩)等等。

36氪:据我所知东学西读没有做过任何形式的推广,基本都是靠用户在社交网络上口口相传的网络效应扩大影响力,如今已有了30万注册用户,能和我们聊聊你对这30万用户的积累过程都有什么心得? 不做推广是刻意为之还是因为精力资源有限呢?

老魏:我确实没有做过任何形式的正式推广,现在用户的积累只是通过社交网络以及口碑相传。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一直觉得产品没有达到我的期望,也就是说以前的东学西读虽然可以用,但是不够好。所以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了我的第二版更新,在几乎翻新重写了所有现有功能的同时还增加了很多的新的功能,如“Offer 雷达”,“作文互改平台”,和“寻找同路人”等等,将整个东学西读从里到外翻新了一遍,从底层一直到前台的 UI 修正了很多以前存在的问题,也增加了很多新的元素,使得整个产品更快更好用,而且更好看。

另外也是因为我不是一个擅长做推广的人,天生就是程序员的命吧。说的不如做的好,还是有好的产品我可以更加安心。不过我也都在慢慢学习摸索推广的方式和途径,写软文什么的实在和写代码太不一样了。

36氪:在没有投资,没有推广,甚至至今为之网站都是运行在一台最低端的VPS服务器的情况下,东学西读已经默默上线了三年了。但是没有团队/合伙人这几乎是很少见的情况。单打独斗的你是如何一个人支撑下来的? 能和我们说说没有找合伙人或者投资人的原因么?

老魏:当初上线时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支持一台很好的服务器,导致现在整个东学西读还跑在一台租用的最低端配置的 VPS 上面,所以在技术层面我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来很好地满足现在的 traffic 和响应时间的要求,譬如在整个产品的架构上对耗时的服务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优化,并且需要保证以后可以很容易的 scalable。在硬件限制的条件下每一点资源都是极为宝贵的,所以需要做大量的 profiling 调试和优化,平心而论,我从整个做东学西读的过程中也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而且学到的这些东西可以让我非常轻松的在硅谷的各大小公司立足,我觉得这点是一毕业就在大公司做小螺丝钉无法学到的事情。

迟迟没有找投资人可能一是因为自己一直对产品还没有到一个满意的程度。所以从去年 7 月开始将老的版本翻新重写了一遍。二是我需要从用户的反应以及对整个市场的观察中找到自己的薄弱点以及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这些问题理清楚之前我不愿意盲目的去找投资而让自己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因为如果只是单纯的要钱的话对我来说并没有任何意义,另外如果我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这是个有潜力的产品的话,我肯定是无法说服投资人的。三是我一直还在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硅谷这些技术类创业公司来汲取经验和思考问题,希望能为将来奠定一些基础少走一些弯路少犯一些错误。

合伙人是一直让我头疼的问题,我是个不怎么会忽悠且逻辑严谨的人,所以不是很擅长给别人画饼。在现在这种没有任何收入和投资的情况下,不会画饼就意味着找到愿意和您一起奋斗的人的概率微乎其微,一个靠谱且对产品充满持久激情的合伙人其实是非常难找的,这些也都是缘分吧。对现在这个初期阶段来说,如果找第二个 co-founder 的话,如果性格和技能可以与我互补的,譬如非常善于做 PR 和 Marketing 等),那就再好不过了。另外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一个合适的合伙人是需要长时间的熟悉和了解的过程。比如我身边有很多技术实力非常强或者对产品设计有很独到想法的人,但是可能他们更愿意在大公司做一份安稳的工作,或者关键时刻缺乏决断力和执行力,这样的人可以做很好很好的朋友,但是如果要一起投入创业,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

36氪:3年以来,曾经有过想要回国把东学西读做大做好的冲动么?

老魏:

一直都有。

我对整个东学西读还有很多的想法和愿景,在现有的用户基础上东学西读上还有非常多可以做的事情。但是在没有明确的合理资源支持以及没有团队的情况下,回国去做在现在似乎并不是一个最优的决定。另外由于家里当初也花了不少钱让我出国读书,我希望能尽力先把学费赚回来,至少能让父母安心。

但是在这边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没有办法全身心全职投入在东学西读身上,这边身份的限制导致你必须给人打工。所以只能在下班后以及周末对东学西读进行维护和改进,所以进展速度很缓慢,这是我不愿意但是却又不得不接受的。
这个也是很多同样在硅谷创业的朋友遇到的问题。无法全职意味着可以投入的时间很有限,很多人等到绿卡至少要 3-4 年的时间,而且这必须在大公司。等到绿卡以后,再全职出来干,可能已经有了老婆孩子,经济压力很大,出来干的风险更高,可能最终就放弃了创业的想法,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我不希望自己最后变成这个样子,至少现在我已经不打算熬日子等绿卡了。我所能做的是尽力将自己的产品做好,之后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在有了资源支持的情况下,我必定会全身心投入并且将东学西读做大做好。

36氪:未来如果有了资源,你对东学西读的愿景是什么? 另外据我所知,已经有很多留学咨询机构或者中介有广告合作意向,你一直都是拒绝的。留学广告和良性互助的留学社区是相悖的,对于盈利模式,你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么?

老魏: 愿景也许很大,就是每一个国内打算出国的同学或者已经身在海外的留学生,无论他们处在任何阶段,他们都会知道东学西读能帮助到自己,并且东学西读也有足够的资源去服务他们。

确实有非常多的咨询中介公司联系过我,但是由于国内的此类公司水平参差不齐,我实在不愿意牺牲东学西读用户的权益去赚这些公司的钱。毕竟对很多人来说,出国也许是影响他们一生的大事件。

在不影响用户的前提下,经过这些年的思考和观察,我对整个东学西读的盈利模式有很多的可行的计划,在将来我认为时机成熟之后我会付诸实施的。

比如说,现在留学中介咨询机构整个行业的信息非常不对称,很多同学以及他们的家长经常会被一些不靠谱公司的营销人员忽悠(因为很多同学和家长对整个出国留学的概念和流程并不明晰)导致最终吃亏受骗,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很多规范的办事靠谱的中介咨询公司的利益会因为整个行业的口碑下降而受到损害。所以一个类似 Yelp 模式的中立平台是我将来想做的,中介咨询公司可以在上面展示自己公司的实力但是同时也需要经过真实用户的 review。这样的一个透明的双向选择的平台不但可以让用户以及公司 / 行业双方受益(好的公司有了签约用户,用户拿到了满意的录取结果,实力和资历不够的忽悠中介咨询公司会被淘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也是东学西读众多盈利模式之中的一个发展方向。

在与老魏以及硅谷许许多多创业者或者曾经创业者交谈的过程中了解到,整体上创业者可以分为三类:

1)曾经的创业者:曾经有一颗创业的心,曾经积极蹦跶在各种创业活动,也曾经在业余时间有 side-project 或者 weekend-hack。但是业余的投入始终不够。有限的投入必定只能带来有限的结果,最后随着结婚、生子,生活压力和重心的转移,创业也就永久地成为了过去式了。

2)中庸的创业者:坚信创业才是自己未来的归宿,不论回国还是留守,必须要自己做一番事业。专注业余时间有的 side-project 或者 weekend-hack,默默坚持,不断地自我完善,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不让机会溜走。或者在身份一旦自由了就立刻放弃打工生活,全职投入。

3)激进的创业者:在国内就有一颗蠢蠢欲动创业的心,踏上美利坚土壤后越发不能安分。这类创业者往往是在学生时代就积极参与创业活动、比赛。加入孵化器,联系天使风头,一旦觉得可能有机会,就放弃学业、工作,全职创业。

老魏属于第二类,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第三类。同时也有许许多多的第二类创业者,悄无声息地加入了“曾经创业”团队。许多创业者曾提到,在硅谷创业其实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情,虽然整体氛围对创业者非常友好,但是第一代移民在语言、文化背景上的限制,往往会让人很有挫败感。在国内创投环境日益成熟的今天,许多人表示与早期相比,如今回国创业是非常好的选择。

第一篇就写到这里,下一篇要讲的是一个第三类创业者的故事。一个由辍学 PHD 和 MIT MBA 组成的团队,是如何从 Chicago Excelerate Labs 毕业,筹得 1 百多万美金的种子投资,并且成为 TechCrunch 报道过最年轻的中国团队。

作者简介:德芙,女,36 氪驻硅谷记者,差点儿 90 后。对自己预期曾经是可罗可御,现实却是可宅可 Geek。关注电子商务、社交媒体、Web Analytic 以及 Lean Startup/Lean VC 等领域。希望能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和分析,能有更多干货贡献给大家,有更多的朋友一起讨论。

大数据与口碑营销背后的科学奥秘

编者注:此文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传播:流行何以产生(Contagious:
Why Things Catch
On)》作者,沃顿商学院营销学教授 Jonah Berger 的文章。

为什么有些公司、产品、服务得到的口头宣传就要比别的多?是运气吗?不,这里面是有科学的。社交网络大师总给我们灌输一个道理,乏味的产品或创意是不会有人讨论的。因此你可能会认为更有趣的 产品和品牌被讨论得越多。新颖的东西相对于平凡的被提起得更多。

初创企业的生死存亡取决于口碑。无论是新网站、革命性的招聘服务,还是 B2B,消费者意识一开始都是很低的。没人意识到你的存在,所以你必须有人帮你宣传。但是大多数的初创企业都没有很高的广告预算。它们必须有机地发展壮大:让现有的客户或粉丝帮招揽新的—一次一个就行。

那么为什么有的公司、产品和创意会比别的被讨论得更多?大家往往认为口碑营销之难就好比拿瓶子去捕捉闪电。得有运气。市场必须恰到好处。或者你需要 3、4 种难以形容的品质组合通过某些无法解释的手段来创造出魔法来。

这是一个很棒的理论。除了有一点完全错了。

口口相传背后是有科学奥秘的。为什么有人讨论某些东西比别的多?这既非随机亦非运气。正如行为经济学家研究过为什么大家会做出特定的选择,或者统计学家从“大数据”剖析出人类行为那样,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分析我们决定讨论或分析什么背后的人类行为。

比方说,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我和同事研究了几乎 10000 种产品和品牌的口碑数据,大至可口可乐、沃尔玛等巨头,小至各种初创企业,不一而足。范围涵括了从技术公司到服务,从 B2B 到消费型袋装货物等一切东西。我们还在另外一个项目中分析了几乎7000种在线内容的病毒传播力。这里面既有政治性的,也有国际新闻,也包括有趣的内容、体育、时尚等。

但是这些研究并不仅仅关注于记录哪个产品被谈论得最多,或者哪种类型的在线内容获得了病毒式传播。而是要去理解这些结果背后的动机:促使某件事情 / 东西被讨论得更多或获得病毒式传播的底层人类行为;不同的情绪(悲伤与愤怒)是如何决定大家要分享什么的;网上与线下沟通是否会影响到大家对品牌的讨论内容?如何影响?讨论的心理学;社会传递的科学等。

就拿促因(Triggers)来说吧。迪斯尼要比 Cheerios(麦圈品牌)更有趣。这的确是一项吸引人的情感体验。但是问题在于大家并没有被触发到会频繁地想到它。当然在逛了迪斯尼的某个主题公园之后大家会谈很多迪斯尼的东西,但是除非随后几周或几个月内被提醒要想一下那方面的体验,否则他们是不会不断提起迪斯尼的。

Cheerios 是没有那么有趣,但是大家每天都要吃早餐,1 年 365 天都得吃。哪怕他们不买 Cheerios,每周推着购物车在谷类购物通道经过时还是要看到它的。这让 Cheerios 更容易被第一时间想起,增加了它被提到的几率。某个产品或主意也许的确非常有趣,但是如果大家没有受到触发去想起它,它就永远也不会被提及。心中想起(Top-of-mind)意味着话在嘴边(tip-of-tongue)。

促因只是我和同事在研究中发现的口口相传的关键驱动力之一。我在研究中再三地发现有 6 个相同的原则促使大家讨论和分享东西。这 6 大原则可以简称为 STEPPS:社交货币(Social Currency),促因(Triggers),情绪(Emotion),公共(Public),实际价值(Practical Value)以及故事(Stories)。

社交货币(Social Currency)。跟我们开的车穿的衣服一样,我们说的东西影响到别人如何看我们。所以某样东西越能让某人看起来不错,就越能被传递下去。

促因(Triggers)。如果一样东西总在第一时间被想起,就会被经常提及。正如花生酱令我们想起果冻一样,我们被触发想起某样产品或想法的次数越多,我们讨论它的次数就会越多。

情绪(Emotion)。我们在意的时候就会分享。无论是积极的(兴奋或幽默)或者是消极的(生气或焦虑),高唤醒情绪促使我们分享。

公共(Public)。人倾向于模仿他人。但正如老话“有样学样”说得那样,越容易看到某人在做什么,就越容易模仿。公共可观察性会推动模仿(如 iPod 的白色耳机)。

实际价值(Practical Value)。大家不仅仅是想要好看,也希望能帮到别人。因此越有用的东西被分享就越多。比方说融资的 10 种方式或者 5 大谈判技巧这样的文章肯定吸睛。

故事(Stories)。没人希望被看成是活广告,但是如果某样东西是更宽泛的故事中的一部分的话他们会愿意谈到它的。所以要编一个“特洛伊木马”式的故事,从中去传递你的品牌信息。

这 6 个原则构成了赢得更多口碑的方程式。这是制作有感染力内容并让更多人讨论产品或主意的配方。

按照这个公式做就能保证赢得病毒式传播吗?不能。但是它可以提高平均成功率。没人每次都能击出全垒打,但是理解制造轰动的科学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击出更多的一垒安打、二垒安打乃至于全垒打来提高成功率。

口碑传播也是如此。理解了为什么会大家议论和分享背后的科学之后,企业组织就能够让自己的产品和想法赢得更好的口碑,并帮助这些产品和想法一路流行起来。


雅虎再添两起收购案,梅耶尔的血拼策略是高招还是乱枪打鸟?


6.18科技新闻(2)_第1张图片
上个月雅虎才刚以11亿美元高价收购部落格网站Tumblr,本月再添两桩收购案,但收购金额尚未对外公布。

雅虎于上周完成收购iOS照相应用程序开发商GhostBird Software以强化Flickr的功能,该公司旗下两项应用程序KitCam 及 PhotoForge2现已不再开放下载,既有用户也已停止更新。除了GhostBird Software,雅虎又收购了2007年创立的24小时免费电话会议新创公司Rondee,让外界感到讶异。更令人好奇的是,雅虎这样频繁又密集的并购策略何时才能看到成效?

文章来自连线杂志,由WIRED.tw翻译:

令人摸不清头绪的收购案

自2007年以来,网路电话(VoIP)市场已经和过去大不相同,Skype、Google等公司都有自己的语音通话系统,如UberConference的新创公司甚至推出免费视讯会议通话,以和Google+的Hangouts(环聊)视讯系统竞争。然而,目前移动装置市场上,光是Google推出的即时聊天软件就有好几种,另外还有像WhatsApp、iMessage、Viber等新推出的免费通讯APP,所有企业都在抢食移动市场这张大饼。

相形之下,Yahoo即时通过去虽曾蔚为风潮,却不敌同质软件的竞争而逐渐式微。外界揣测收购Rondee可能意味着Yahoo想开发类似Hangouts的程序,希望能重建通讯聊天市场的版图。当然,也有传出雅虎是为了收购Rondee团队才买下公司的消息。

雅虎的复兴策略=公司大血拼?

虽然前几任CEO就开始推动改革包括裁员、削减开支,但每任都在位不久,改革也不见成效,雅虎股价持续低迷,还一度惨跌至个位数。

但自梅耶尔上任后开始大刀阔斧改革,希望一反过去雅虎墨守成规的作法,去芜存菁,追求创新,因此关闭部分服务,并积极寻求人才,股价也出现了涨势。在她至今二十多次的收购行动中,也看见雅虎开辟移动市场的野心。

不过,野心归野心,根据科技媒体readwrite.com表示,雅虎近期大肆收购新创公司,让股东也开始怀疑这些并购案是否真能够奏效?当然,如果有个目标即使难以达成也多少能使人心安,但目前外界看到的却是雅虎在“乱枪打鸟”,也许根本不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

到底,雅虎是否目标要成为一家内容服务供应商?市场还有雅虎的成长空间吗?这些问题使外界好奇,让股东更是心急。

互联网将疯狂改写保险业


    保险和互联网结合序幕已拉开,未来会上演什么?传统保险业一直面临的渠道之困必变;代理人行销时代,产品异化,互联网时代产品回归本质,求透明,求创新,求定制;大数据时代微积分之变。

互联网将疯狂改写保险业

钛媒体注:传统行业正在以裂变的速度接受着新一轮互联网浪潮的冲击,这也一直是钛媒体关注的重点。从过去钛媒体发表过的案例分析,如《“团购”律师的绿狗样本:法律电商也疯狂》(链接:http://www.tmtpost.com/18746.html)等,到系列趋势性解读,如《未来十年,属于传统行业》(链接:http://www.tmtpost.com/42059.html)等,相关问题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今天要推荐一篇关于互联网冲击下保险业变革的文章,金融在互联网冲击下的新技术、新格局、新革命亦刚刚开始。

如同每一个传统行业,保险也会被互联网严重冲击,这一点连保险行业都认同。保险和互联网结合的序幕已经拉开,未来还有会上演些什么?我说说我的看法。

第一幕 渠道之变:保险网销

刚刚结束的淘宝聚划算六月理财日,泰康人寿的一款产品旺财一号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总销量八千八百六十万,是六月理财日销售额最高的单品。这个数字对于很多快消行业电商是个值得兴奋的数字。但是对于2012年总保费规模754亿、折合每天2.07个亿的泰康来说,这没什么可稀奇,甚至有些平淡。保险网销,这只是一个开始。

渠道之困

传统保险行业一直面临渠道之困。先说寿险。

上世纪90年代国内寿险行业起步时,就主要依托代理人渠道。因为保险代理人专属于一家保险公司,因此仅能代理该保险公司的产品,在销售中难免自卖自夸、虚假营销。再加上保险公司片面追求业绩,因此造成了粗暴扩张代理人体系、筛选和培训滞后、更多的虚假营销、更差的市场转化、因此更粗暴地扩张代理人体系的恶性循环。

目前国内有近300万保险代理人,平均月佣金仅1500元。低保障、高流动的代理人体系已经严重影响了寿险行业的社会认知。郎咸平说我们的保险就是搞传销,尽管偏激,但是道出了一定的民众心声。可是层层抽佣的佣金体系已经绑定了太多的利益,况且代理人体系依然是寿险公司的主要营销渠道,寿险公司宁愿饮鸩止渴,也无法下手整治毒瘤。

绑定于银行体系的“银保产品”是寿险业的另一颗毒瘤。

寿险公司推出多年期、一笔缴清的保险+理财产品,混淆和误导去银行存定期的年长者,一念之差把存款变成了保险。其中甚者当数中邮人寿。使用邮政储蓄的用户更是多为中老年用户。2011年,一款名为“中邮富富余1号两全保险(分红型)”的银保产品全年保费收入78.47亿元,占中邮人寿当年所有保费收入的97.83%。

为了争抢银行资源,保险公司陷入恶性竞争,不惜赔钱赚吆喝。以5年期的万能险为例,一般手续费上限在3.2%,但是事实上手续费超过3.5%的司空见惯,有的甚至达到6%,这些手续费部分通过正常渠道支付,有的则是保险业务员私底下给银行理财师。这种超额成本常常以压缩保险业务员的薪资为代价,甚至由保险公司另行垫付。食蛆而肥,不知其可。

相比寿险而言,财险公司的销售通路一直没有打开。除了车险因为有强制性要求之外,其他险种如家财险、旅游险、交通工具意外险等等因为保费规模较低,无法对保险代理人形成吸引力,因此无法构建自有的销售通路,只好找兼业代理。车险严重依赖4S店,旅游险严重依赖旅行社,航空意外险严重依赖航空公司和票务代理。直到近几年平安车险电销尝试成功,才给车险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互联网的机遇

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直达消费者的信息通路,使得保险空前地有了“直销”路径。保险的天然特性是适合电子商务的,它无需生产,无需仓储,无需物流,用户有需求即立刻生成保单。只要营销成本低廉,互联网对保险公司无疑是更优质可靠、更可持续的营销渠道。目前国内各大保险公司纷纷试水电商。平安、太平洋等推出了网上商城,消费者可以在其官网上购买保险产品;同时保险公司也和电商企业积极合作,前文介绍的淘宝保险便是之一。

如何平衡网销渠道和线下渠道的关系,是各个保险公司需要面对的难题。越是尾大不掉的公司,越是难于转型。而对于财险公司,这是一个轻装前进、以快打慢的绝佳机会。

但是互联网不是圣诞老人。在给予一键即达的通路的同时,它也创造了信息空前透明的市场环境,这对保险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二幕  产品之变:回归保险本质

淘宝保险上线两年多来,进驻了十二家保险公司,均为国内市场份额较大的主要公司,产品类别横跨财寿,覆盖了上百款个人产品。就目前的成交单量而言,粗略统计有2/3的保单是与平安成交,远大于平安实际的个险市场占有率。除了运营因素之外,可以看到消费者在网上买保险的消费心态不同于传统渠道。消费者在网上如何挑保险?产品之变势在必行。

代理人行销时代,产品异化

传统保险的营销误导,除了因为代理人培训不到位、监管不严格、素质待提高之外,保险产品“指鹿为马”的混淆设计也是同谋。

由于代理人只能代理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因此消费者常常面对N家公司的代理人,拿着各家的产品资料反复比对。这时候标准化的产品很容易被比出高下。因此保险公司特意地差异化产品细节,为了求异而求异,在细枝末节的产品功能上玩花样,在微观产品参数上做文章。产品复杂化的结果,利用消费者搞不懂复利、更搞不懂生命表的信息劣势,抹平自身的产品劣势,片面强调代理人的营销能力,促成销售。

另一方面,代理人的佣金和保费规模相关,这一结构也刺激代理人抛弃费率较低的保障型产品,更卖力去选择保费高的理财型产品。

保险偏离了保障的本质。放着好好的鸭子不做,一会儿抹上牛肉膏扮牛肉,一会儿抹上羊肉膏充羊肉。这样的异化道路是不长久的。

互联网时代,产品求透明,求创新,求定制

互联网环境要求透明、简洁的产品。很明显的道理,消费者看不懂的产品是不会去下单的。保险公司也注意到了这点,目前几家保险公司的网上商场的产品也主要以保障功能强的标准化产品为主。

B2C繁荣之后必然是平台和商城类网站的崛起——综合商城如天猫,独立平台如富脑袋,都是这两年崛起的保险产品聚合类网站。消费者总是有要把保险产品拿来比一比再决定购买的需求的。对于标准化的产品来说,品牌和价格当然是重要因素;而小公司要走差异化路线,必须求创新,而且是阳光下的创新。

其实换个角度想,我们当下的时代是个缺乏安全感的时代,理应是保险需求旺盛的时代。食品安全的问题,公共场所安全的问题,公共设施安全的问题,中产阶层财富安全的问题,城镇人口老龄化的养老问题。。。这些对远景的不确定性,正是保险行业应该担负起的社会责任。

可不可以有个地沟油保险?可不可以有个大学生就业难的保险?可不可以有个大学生创业的保险?可不可以有个房价保险?可不可以有个甲醛保险?可不可以有个甲状腺结节的重大疾病保险?

互联网正在进入一个巨头跨界PK的时代。阿里要做信贷,腾讯要做证券,平安也要做二手车交易。保险行业如果不主动迎接挑战,总会有别的行业巨头进来革保险的命!当淘宝聚定制发起C2B保险创新的时候,当QQ群、微信群可以定制团体保险、甚至形成自保组织的时候,保险行业再觉醒就太晚了。

而他们一定会这样做,因为他们手握可以动摇保险业的根本——数据。

第三幕 行业之变:大数据时代的保险微积分

说起来,保险行业是最早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数据统计体系、并且以数据统计运算为立业根本的行业。但是今天走在大数据时代的前夜,保险业,尤其中国保险业,已经被遥遥甩在了后面。

这倒是不能全怪保险行业创新意识不足。信息化革命是时代主题,大势所趋。互联网行业坐拥数据入口,有水泥的传统行业尚且惊呼变革,像是保险这种本来就没有水泥、全靠鼠标的行业更是处在危机之中。

大数据时代的保险积分

C2B模式将是变革性的。由互联网融合消费者的明确需求,然后组织传统行业进行精细化生产。市场化的精准计划经济?上层建筑的东西不说,但谁都看得到这是消费者和生产商最低成本的沟通。

换到保险上同样成立。某消费者通过C2B模式创意一个保险产品理念,其他消费者跟风预购,然后保险公司竞价出单,这种模式一定会有,而且节省的不止渠道成本。逆选择当然会是个麻烦。但是从此可以产生的产品创新将源源不绝。

有一次我和一个IT工程师聊起这个C2B的保险创新模式。他说他一定会去发起一个“外包尾款险”。外包工程的20%尾款常常收不到,他无奈只好提高报价,把利润做到80%里面。这几乎成了行业潜规则。如果能有保险公司愿意推出这个产品,建立甲方诚信数据库,他做外包项目就安全多了,而且双方的交易成本也可以下降。

抛开这个需求是否能成立不谈。类似的细分领域的保险需求,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传统保险公司很难了解,只有通过互联网方式聚少成多,满足大数定律,供保险公司化解风险成本。

大数据时代的保险微分

仅靠大数定律运作是不够的。理解风险,降低风险成本,才是保险真正的内涵,甚至达到个性化风险控制和定价(personalized rating),变风险为可控。

大数据时代,前所未有地创造了精准风控每个投保标的的可能。从未有如此丰富、多维度、低成本的数据,如此系统地、更新地提供给保险行业。

试想一下这个场景:

你早上起床,你的手机发出预警,“根据腕戴装置显示,你昨晚三点钟入睡,睡眠深度严重不足。今日小雨,路滑。今日你驾车的危险指数是84。今日驾车车险价格为¥270。建议叫出租车上班。”

上述的场景用现有的科技完全可实现。我们只是还没有这样去定义保险。

大数据做微分的意义,第一让保险公司对保险标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第二可以把保险标的颗粒化,分散成可以单独定价、单独核保、单独理赔的最小粒度,第三颗粒化的数据便于经验迭代,快速调整产品策略和费率结构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写在最后

保险和互联网的真正结合是在思维上。一个历来以数据为生产资料、以职业系统培训数据统计专业人才、以严格的数据和算法准则监管、报批、核准的行业,和一个坐拥数据金山、触角遍布几乎所有产业、同时自身在快速进化、不断变身的行业,其实是完美的“大脑加肢体”的组合。这种思维的组合,其爆炸性将远不止于改写保险行业。而且,这场爆炸,我们即将见证。(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

未来有八大创意技术将决定你的行为趋势


    未来“抵制传染”的说教不是让你勤洗手,而是注意避免点击“不可信的Email”,这就是技术对人类行为习惯的影响。搞好网络卫生、伴侣间保持亲密触觉以及定制化的私人环境,将成未来人类行为三大趋势。

帮你模拟“咖啡馆环境”的智能应用Coffetivity

钛媒体注:从喝着豆浆读报纸到通过手机端APP读新闻、从跟团旅行到一部智能手机(装好高德地图)就能搞定任何目的地的“自由行”,人类的行为深受科技发展的影响。来看看本·哈莫斯利(Ben Hammersley)的总结吧,而未来世界最重要的是什么?未来生活“三大件”:搞好“网络卫生”、同你的伴侣保持亲密的触觉关系以及建造模拟你需要的私密环境,越来越多的酷炫技术正在影响我们的家庭关系、情侣关系以及个人生活习惯。

本·哈莫斯利是来自英国的技术专家、记者,还曾任播音员,同时是《如何毫无恐惧的拥抱数字化未来》(Now for Then: How to Face the Digital Future Without Fear)一书作者。他希望揭示,在以“彻底开放”为特征的21世纪,人类的行为和观念正在产生怎样的变化?关乎安全的网络构架将是怎样?钛媒体全文编译如下:

 

【若离/钛媒编译】创意与技术正改变着这个世界,让我们不断体验新的情感方式、完成前所未有的新任务,并且让我们以不同以往的方式同朋友和同事相处,同整个世界相联系。以下领域和术语也许能帮助我们在瞬息万变的新浪潮洗礼中把握方向。

超级屏捕

Supercapturing

想象一下未来办公室的情形吧:那里不时有摄像头扫描你办公桌上放置的所有物品。把一本杂志放上去,或者在桌上摊开一份报纸,桌上的东西都会成为扫描的对象,并且建立索引,为你处理这些信息。未来世界到处可以连通闭路电视录像,不论什么物品都可以成为扫描仪(小编窃以为,这一概念当属“物联网”范畴)。

网络卫生

Cyber-hygiene

家庭教育子女的内容也将发生改变。今后几十年里,我们教导孩子掌握的最重要生活技巧将会是讲究网络卫生。21世纪,抵制传染的意思与洗手消毒没有多少关系,这一说法大多是指“不要点击查看那些不可信的电邮附件”。不了解这点的人,会因为不注重数字环境清洁而成为大家避之不及的对象。

科技缔造的亲密触觉

Intimacy haptics

技术能让我们与爱人保持联系,准确地说是“保持身体性的接触”。iPhone的情侣应用 Couple app就能够让恋人之间传递仅限于两个人交流的私密讯息,也提供了一种“拇指接吻”的特色功能。有了这种功能,如果情侣同时触碰iPhone屏幕的同一位置,两人的手机就都会震动起来。下一代技术将会自然而然地营造爱人之间的这种“亲密环境”,就像他们手拉手一样自然。

模拟私人环境

Person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计算机对人类大脑产生了不同寻常的影响。例如,大部分屏幕发出的蓝白色光亮都像日光一样耀眼,所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旦在电脑屏幕前工作过,你就会保持清醒,到睡觉时也会亢奋(相信不少网络编辑同行们都有普遍感受吧)

而新的设备将打破常规。诸如苹果Mac电脑上的f.lux这类应用,会在夜晚改变屏幕光线的颜色,让那些光亮与当时外界的自然光一致。这样一来,当你关闭电脑准备就寝的时候就更容易入睡。一些声音应用也有这种功效。带上耳机,访问Coffitivity.com,你的耳边会传来循环不断的一种声音,感觉好像置身于某家咖啡馆。这个网站反复播放这样的背景音,帮助你工作时始终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聚焦

Attention focusing

有些时候,我们乐意和外界切断联系。像Self Control这样的应用就是为了阻止联通互联网,让你能真正一心一意地完成工作。下一个大的科技趋势,将会是让人根本无法访问因特网的设备。我们的孩子也许会费尽心思找一个与网络隔绝的地方,就和我们现在到处寻找Wi-Fi一样(所谓的网络污染嘛?!

可以替你完成工作的“远程遥控机器人”

个人远程遥控机器人

Personal remote presence drones

清早实在起不了床去上班?想去参加讲座,可自己本人还远在另一个大陆?别急,现实中的首批远距呈现机器人现在刚刚面市。它是一个通过互联网操纵的人形机器人,头部装着一个视频会议用的屏幕。今后一二十年,这样的机器人可能屡见不鲜。你的孩子可以躺在床上指挥自己的机器人去学校上学。孩子们盯着自己的笔记本看的时候,他们的脸部画面会出现在机器人的头部。

设备礼仪

Device etiquette

不难预测,下一代人对待科技的方式会非常随意。就像最近在硅谷蜂蜜的一个行为方式:你和朋友一起去酒吧的时候,大家都要掏出自己的智能手机,把它们放在桌子中间,第一个碰手机的人必须为同去饮酒的所有人买单。

 

程序化意外

Engineered serendipity

谷歌是很擅长打造流行语的公司。它最新的杰作“程序化意外”与谷歌新推出的一项服务Googel Now有关。Googel Now的目的是通过全方位了解用户,进一步完善它所做的回应和建议。我们的网络行为、电邮与文件的内容都会帮助这些人工智能成长,它们就会变得更有用。如今,我们的孩子大多数时间都用在网络上,他们将可能很快得到人工智能的帮助、指导和提点,这类人工智能也会朝着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台湾 Home Lohas 智能型生态家电系统让你在家... 务农?

文章分类: 科技新闻


在这个月初  Computex 2013  之时,我们的目光突然被一些非电脑或平板装置的盒子吸引了,走近发现这些种植了蔬菜的盒子是由一间名为 Home Lohas(强复工业)的台湾公司所设计,名为智能型生态家电系统。这个系统的特点是无土种植,在里面的农产品(最多 32 株)只需混入培养液的水、全频谱 LED 灯的光、氧气循环系统以及定时器就可以生长。用户要做的就是依指示加入适量的营养就可以了,该公司会免费提供半年所需之耗材及使用咨询服务。那想在家务农的代价是什么?就是 NT$15,800(约 HK$4,110)了,目前它已经在台湾有售,觉得太贵的话,则可以等一下将在第四季推出的半尺寸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