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功的路径和方法有很多种,有的投机取巧,有的运气好,有的抓住机遇。
在我这些年的经历里面,包括最近一直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有一点我觉得至关重要,那就是专注!
想要获得成功,就得专注。
那如何来理解专注呢,接下来我从五个个方面和大家来分享。
01
聚焦
这几年直播、短视频、社区团购、社交电商相当的火热,身边有一些创始人纷纷带领团队开辟新战场。
最终结果看下来,都不是特别好,个别项目苟延残喘,绝大部分项目早已倒闭。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创始团队纯粹为了追风口。
杭州其实有许多家这样的公司,名义上叫业务多元化发展。
但很多时候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副业没搞好,主业也丢了。
当然聚焦的角度可以分两个方面
1、广义方面
比如你以前做海外跨境电商的,这次疫情你转向国内做电商,这种对于特定行业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千万不要原本是做电商的,现在去做新媒体,这种大概率上是会失败的。
2、垂直方面
第二类属于更加细分领域里面找机会,更加垂直的找业务。
比如大家都在做新媒体,你专注于做抖音、快手或者是微信平台。
要么有的人专门做自媒体内容的输出,而你做自媒体的培训,或者做自媒体的媒介、数据等等。
越是细分领域,越容易找到精准的消费者,越容易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就越容易成功。
02
专业
聚焦不代表专业。
有的人做淘宝十年,还不如一个人干三年。
就像我们面试了很多做电商运营、社群运营的候选人,工作时间上是5年,但实打实的经验可能才1、2年。
所以经常在面试的时候,一问三不知。
比如我做新媒体、电商直播算是半路出家,但我问过许多做新媒体运营3、4年的人,对行业许多标准都不明白。
如果是这种状态出来创业肯定是行不通的。
俗话虽然说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但这两者一定是天然之别。
比如你想去开餐馆,但你前几年干的都是切菜端茶迎客,还没有进入做菜的核心环节。
这时候匆忙的决定出来创业开餐馆,做出来的菜好不好吃,就是个极大的问好。
所以,不管你是创业还是做职业经理人,要把时间变经验。
只有你足够专业,才无可替代。
各位同样的可以去思考回顾一下,当前绝大多数的创业成功项目,深挖创始团队以及公司核心团队,,都能发现他们的专业背景和能力。
比如西瓜视频里的美食作家王刚,在拍美食视频前已经有了15年的厨师工作经验。
还有一个教花卉种植的博主,在做头条号之前就已经在花卉杂志社做了9年的编辑。
只有他们本身足够的专业,才能出足够专业的内容,也能给粉丝足够专业的解答。
03
持续
在这件事情上,真正能做到的少之又少。
就拿村长本人来说,我从16年就在头条尝试拍短视频,当然也有过风光时刻。
一个视频很轻松就能获得50多万的播放,但我完全没有坚持下来。
再如我曾连续2个月在头条上回答问题,靠回答问题一个月也涨粉了1万多,但后续也是没有坚持。
要坚持去做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个方向,的确挺难的。
其一你得拒绝一路中遇到的各种诱惑,不要做追风者。
其二你得相信这件事情是有机会,是能够获得成功。
其三你得少犯错不停的给自己正向反馈
其四你得延迟满足感,收获感,有的事情不是立马就能看到回报的。
比如你在头条号、微信号,粉丝在1万以内的收获是很低的,但如果你在公众号上有10万粉丝,这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对很多人来说,坚持3年、5年挺难的。
04
打造个人IP
这一点是专门针对个人创业者来说的,就是你打造小打小闹做点自己的小事情。
比如你做知识付费,做付费社群等类似的创业项目,那建议你一定要做个人IP。
IP不仅是对你个人专业能力上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能为你初期冷启动阶段,提供一定的粉丝和客户。
大家现在去看看,无论是做社群的王六六,还是做裂变的煤老板,亦或是做流量的群响,都是典型的IP流量化、商业化。
所以,作为个人创业者要注重个人IP的塑造。
但要成为IP的前提就是,你足够聚焦、专业!
05
资源创业
个人认为专注的最后一点,就是资源优势。
前面提到的专业是个人优势,这里的资源是外部优势。
我们要在个人成长的同时,不断的积累外部的人脉、资讯、渠道和通路。
个人能力强是典型的干将,但要做一个项目,就要成为军师、将军。
千万要认识到一点,创业初期不仅需要创始人自己带团队开拓业务,更依赖于创始人手上掌握了多少资源。
只有你足够专业,才能够聚集和调动相关的资源为己所用。
所以各位十里村的村民,如果你有创业的想法或者想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就选择专注。
花3—5年的时间,去把一件事情做好。
如果你现在想拍短视频,那就去拍,连续拍3年再看来结果。
如果你想做做餐饮,那就去学习了解餐饮,连续学习3年再来做决定。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文字创作者,那就写500篇,再来下定论。
村长和你一样,现在周更想实现目标远远不够,所以我还在努力。
我现在写作不到一年,等我10万粉丝的时候,再来和各位分享我的成果。
来源 | 十里村(ID:shilipxl)
作者| 天涯住在十里村;编辑 |杂芜
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