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易经角度解读哥德巴赫猜想(二)

素数,又叫质数,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所有整数的全称。而歌德巴赫猜想的内容就是:所有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相加,所有大于6的奇数都可以写成三个质数相加。数学证明不同于其他,需要极其严格的证明过程,逻辑分析,演算过程,并且在公式定理推出之前不能下结论,只能做猜想,目前哥猜最近得出的定理是由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验证出的“陈氏定理”,即1+1=2。但是对于哥猜的研讨至今仍未结束,因为被验证的样本数量并不充分。我对于数学证明的过程不太了解,只能就哥德巴赫猜想这个题面,从中提取出几个基本因素加以分析:

偶数,奇数,质数,都是怎么来的?到底需要多少这样的数来验证这个猜想?两个质数相加和三个质数相加会有多大变化?

先说下“因何而得偶”,定义很简单,偶者,成双成对者也。双数,双就是2,能被2整除的整数就是偶数,用代数形式表示为2N(N是1到无穷大),只要证明出,2N=A+B(A、B都是质数),就可以初步得出结论了。

我们在学习质数这个概念时,列举了大量的质数实例,其中这个2最特殊,特在它既是偶数又是质数。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前面的文章提到,“0”是一切思维坐标的起点,是一切数的原点。如果把抽象的数还原成形象的宇宙,这个“0”就是最原始,混沌未开的状态,无极之始,太极之源,“0”就是一个极度平衡的状态,佛说的四大皆空的空是也。“1”就是无中生有的道,万物源于道,随着一声巨响,宇宙大爆炸,宇宙被分成了物质与反物质;清轻者升扬成天,浊重者沉降成地,有了盘古这1斧子,宇宙分为天地两个部分,怎么样?有了1的同时也有了2!“0”在成为数轴原点的同时,也把数分成了正数和负数两类。有了0,才为1的出现提供了根基!那么数字2是怎么出现的?

很简单,是1+1的结果。1就是道,天道,天是一天一天过的,不会差分秒,饭是一口一口吃的,一张嘴吃不了两口饭。2这个数字,是最早的偶数,也成为偶数的基本定义要素,不带对成双的不叫偶数,有了2,整数才有了奇偶的分别。我们再把抽象的数字1,2形象化为八卦中的卦相,1就是天道,万物变化的源动力,2就是地德,包含着万物,承载着万物:所有的偶数无不是因为2才衍生出来,所有的奇数(除了象征天道的1)无不是在2和偶数的基础上+1才出现的。2作为一种特征定义了所有的偶数,2既是1+1,又是1乘2,1和2是她的基本因数,构成了她作为质数的条件。

除了2以外,我们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大于2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整数,很简单,因为一旦出现偶数,这个数会立即被2整除,从而除了1和他本身以外,又多了个2作为因数,这个数只能从质数的队伍中离开!毫不客气。前文总结了,质数是很爷们的,一旦其中一个犯了二,非要把自己变成异性,那就必须离开质数这个群体。

2是个例外,她是偶数啊,母性的特征啊!凭啥也在质数堆里混?别忘了,任何一个群体都要阴阳均衡,别看就2一个,好女能顶半边天!0,1,2分别代表着数字世界的无极,天道,地德,地位及其崇高,他们其他什么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在这三位面前,差着辈份呢。

通过以上分析,所有的质数除了2,全部都是奇数,这应该毫无疑问的,奇数可以记做2N+1,奇数包含所有除了2以外的质数,这个应该也是成立的,那么两个质数相加,就可以表示为:2N+1+2M+1,最终等于2(N+M+1)。

看到括弧前面那个2了吗?无论括弧里面的数是几,这个数一定是偶数,错不了的!当然,这个代数式证明的只是两个奇数的和是偶数,跟哥德巴赫猜想的命题不同,但是,从集合这个概念考虑,非2质数集属于奇数集,这是已经证明过的。

作为整数,非奇便是偶,既然在全体奇数中,这个等式成立,那么小集合肯定成立。如同说河南属于中国,所以河南人都是中国人,逻辑相同。

我猜想当年歌德巴赫前辈一定是发现了这些规律,才做出这样的猜想,用大量的数据事实不断去验证自己的判断,然而数是永远验不完的,所以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不断地向前探索,如同眼前的空灵景象,大到无形,明明离得很近,却总也抓不住,原来一切都是幻相!

人们在不停地伸手去抓这颗皇冠上最耀眼的宝石,却看似越来越近,而实际却越来越远,线性思维将人类的观察力集中到了无穷无尽的点和线上,他们把长度计量扩展到了N的N次方亿光年,又缩小到了N的负N次方纳米,而这些长度,在先进的飞船也飞不到,再高倍的显微镜也看不清。所以就跟容易陷入迷惘。

而从易经学说为核心的东方哲学角度看,抓整体,抓本质,找规律,看趋势,这些整体思维方式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现,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阴阳奇偶,这世界有太多未解的谜团,再等待着我们去猜想,去感知,去发现。

本文并不是要去验证歌德巴赫猜想,而是从各种数字概念出发,对猜想的开始、过程做一次模拟还原。猜想的本身也许本来就包含着答案和结论,只是哥德巴赫前辈没有下,原因就是数字世界抽象于现实中的宇宙世界,都是无边无际,超眼界乃至超意识界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易经角度解读哥德巴赫猜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