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而能之,知行合一

正值寒假,中小学生游走四方,研学旅行季来也,煞是热闹,不亦乐乎!

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研学旅行获得了制度保障。

游学传统由来已久。孔子周游列国,历时十余年,行程数千里,遭值艰难险阻,一边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一边带领弟子读书、体验山水、感悟人生,并将一路所闻、所见、所感记录下来。孔子身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进行整理,编成《论语》,传诵至今。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漫游祖国各地,到处寻访古迹,采集传说,行迹所至,殆遍四海。壮阔的游记,开阔了眼界,增长了阅历,为他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打下坚实基础。一直到明代徐霞客,清初顾炎武,这种传统代代相传,成就了古人知行合一的优良士风。所以,所谓游学,即游历四方,寻师求学,传播思想的文化活动。人有恒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游学之益在于体验,人世间有些知识、有些情感、有些体会,非亲历其境不能得其益,游学的必要性就在于此。

游学传统的回归,弥补了学校教育的很多不足,扩大了见闻,磨练了意志,陶冶了情操。但目前也有些研学旅行掺杂了一些别的因素,比如有些融入了过多的商业因素,有些掺入了过多道德规训的内容,偏离了青少年教育以生发和活跃为主的特点。研学旅行是为学生提供知识学习的有效途径,是锻炼学生意志和提升境界的绝佳方法,尤其是那些在自然界中的研学旅行,可以使学生在天地人的交融之中陶冶人格境界,感受天地的大气象,这也是对城市生活和现代性思维的必要补充。而其途径,更多的应是体认、感悟、反思、知行合一。

研学旅行,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青少年并不刻意排斥传统文化,而是一些传统文化内容在当下的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和枯燥,无法让他们产生良好的体验感,进而难以接受、吸收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相比于中规中矩的课堂学习,他们更喜欢在旅行、探访文物古迹、参加民俗活动中亲近传统文化,而《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综艺节目的出现,也激发了他们走进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各类手机应用,以现代方式重新打开古老文化,寓教于乐,也深受青少年喜爱。

所谓“文化”,按古人的定义是“人文化成”,即以人文精神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社会风尚。知行合一,力行实践,可让研学旅行走上“人文化成”的正途。

举例来说,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在乡村,研学旅行也要走进乡村。我们可以让学生走进祠堂,那是“崇宗祀祖,敦睦族谊”的地方,它确立宗族源脉,守护子孙根本;那是“上奠祖先之灵,下规后嗣之则”的地方,它践行礼仪,树优立榜;那是“互助族里,扶危济困”的地方,它施行慈善,抚恤孤寡。祠堂“以德育人”,在当下变身农家书屋或农村文化室等,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我们可以让学生走进古村落、古市镇,鉴赏那些悬于门屏上的匾额。匾额是古代建筑的眼睛,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是人们表达义理、情感的文学艺术形式,有表彰、祝福、室内装饰、作为商号、作为堂号等用途。“积善之家”、“耕读传家”、“鸿宾楼”、“稻香村”、“爱莲堂”、“四知堂”等等,这些匾额正是“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其实是要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很多担当的要义传之子孙,凝聚中华人文要义,浓缩圣贤学养精髓,可谓字字源典、词词据史,是中国故事与哲理的宝库。学生徜徉其间,优游体悟,教益莫大焉。(18.01.25《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而能之,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