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不需要虚拟社交?

在互联网百度下“孩子、虚拟社交”这几个关键词,搜索出一堆警惕性的文章,呼吁家长要预防孩子沉迷网路虚拟社交而失去现实沟通能力、社交软件对孩子的危害等等文章。身边也不少家长谈及上网、在线互动等抱以一级警戒态度,认为让孩子在网络上交朋友是种不现实的行为,孩子不会喜欢跟陌生人接触、孩子不应该跟非真实的人玩耍等。对此我有些不同的看法,但在谈论之前,需要我所关注的“虚拟社交”做个定义,指的是通过互联网上的各种自媒体社交平台和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之外的人建立优质有效的连接。

对于上面的定义我想可能有些成年人都不一定能理解是怎么个意思。讲清这个话题就要回归到人和人之间如何建立有效社交。传统社交的表现形式是同时空真实的面对面交流,实质上也分为优质社交和无效社交。优质社交来自价值观层面的深度思考交流碰撞,在人与人之间建立深度连接和资源共享。现代社交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比如是面对面、或是同步在线、甚至是网络留言这种时空异步的交流形式。界定一种社交的优劣并非是看社交形式,更重要的是观察交流的内容和效果。

在过去出版一个书籍在报纸上登一篇文章与陌生人建立连接的成本多高啊,而现在自媒体平台这么多,写篇东西发表就跟刷牙洗脸一样低成本,这就是时代的变化。

互联网把世界变得扁平,人们可以跨国界、跨地域地进行协作,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方式已经不局限在日常生活能实打实接触到的范围内。这种变化导致世界可以极大限度地包容多样性,一个小群体玩某个东西热火朝天,而另一个群体完全感知不到前面那个群体的存在。而个体价值也完全可以在小众群体中获得充分发挥放大。80后应试教育追求标准答案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家长如果没有刻意学习,可能不太容易理解时代变化带来的价值体现的多样性。

通过互联网建立优质社交的典型例子是利用自媒体平台展示自己的个性,然后由于吸引力法则连接了一批具有共同爱好的人,形成有共同价值观的小群体,这个群体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进行协同创作完成某些项目,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共同成长。这种成长性社群的概念对那些经常关注互联网现象并深入思考的人是很好理解的,但是对缺乏互联网体验和互联网思维的人就会不知所云。而这种认知差异并非完全来自年龄、学历的差异,而是固定式思维和成长性思维造成的认知差异。说白了就是对于一个始终处于思考学习状态的人来说是好理解的,对于止步学习埋头赶路的,有可能理解不了社群的正面价值以及让自己采取什么样的姿势参与社群交流和如何避免虚拟社交成为时间黑洞等等。

对互联网自媒体玩法认识的另一个误区是,认为做自媒体就是要炫自己当网红,水平不够就不要玩。别幼稚了,在网上开个号发点东西就能吸引大量关注的红利期早就过了。现在的种种平台就是一种输出外挂工具,像现实社交中传递的一张名片一样,帮助陌生人快速的定义你的属性,决定要不要与你合作或者关注。

由于对成年人的虚拟社交认识差异都这么大,那么作为家长们来评价处理虚拟社交对孩子的影响自然差异也是天地之分。互联网上对青少年触网最大的顾虑就是成瘾性的预防。但是也应当看到互联网上已经有一些十来岁的孩子出于自发兴趣或是家长支持,创作了不少个性鲜明的公众号、号的等,甚至更新的比成年人更勤快,更不僵化,更富趣味性。这也是相当一部分没有互联网思维的家长所看不见的。当下世界的优点就是对个体的多样化极具包容性,一部分人的否定并不影响另一部分人的茁壮成长。

所以孩子需不需要虚拟社交这个话题也不能用标准答案来回答的,可以抱以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去对待,只要在负面影响是已知清晰可控的情况下,对新事物应当大胆尝试,让孩子在试错与调整中与变化共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需不需要虚拟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