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实现RAM--LPM_RAM

我们知道,RAM 是用来在程序运行中存放随机变量的数据空间,使用时可以利用QuartusII的LPM功能实现RAM的定制。

  软件环境:QuartusII 11.0

  操作系统:win7

实现方法一、利用LPM_RAM:

1.首先准备好存储器初始化文件,即.mif文件。

  该文件的生成方法见《如何生成mif文件》;

  本文预先生成了一个正弦波的数据文件,TEST1.mif,可以在QuartusII中打开,以便查看内容:【file】/【open】,在文件类型中选择memory files,打开TEST1.mif,内容如下:

          FPGA实现RAM--LPM_RAM_第1张图片

2.生成LPM_RAM块

  1)在QuartusII中,【tools】/【megawizard plugin manager】,打开向导,选择【memory compiler】文件夹下的RAM:这里选择单口RAM,

即:RAM:1-PORT,命名为RAM1P:

  FPGA实现RAM--LPM_RAM_第2张图片

  2)设置存储深度为128,数据宽度为8bit、选择嵌入式M4K RAM实现、使用单时钟方案:

    FPGA实现RAM--LPM_RAM_第3张图片

  3)取消选择“数据输出锁存”,不需要时钟使能端:

        FPGA实现RAM--LPM_RAM_第4张图片

  4)使用mif初始化该RAM块、允许“在系统(In System)存储器读写”,并将此RAM的ID设置为RAM1:

  •   载入前面生成的存储器初始化文件:TEST1.mif;
  •     ID主要用于多RAM系统时,对不同RAM的识别,此处命名为RAM1;
  •   关于“在系统存储器读写”的含义,后续会补一片文章,专门介绍该工具的使用;

    FPGA实现RAM--LPM_RAM_第5张图片

   经过以上设置,即可生成一个名字为RAM1P.v的文件,以后就可以对其进行例化和使用。

3. 对RAM1P.v进行例化,就可以使用,例化方法如下:

复制代码
module TEST(
    input     [6:0]  address,
    input                clock,
    input     [7:0]  data,
    input                wren,
    output [7:0]   q
);

RAM1P    RAM1P_inst (
    .address ( address ),
    .clock ( clock ),
    .data ( data ),
    .wren ( wren ),
    .q ( q )
    );

endmodule
复制代码

推荐使用verilog文本的方式进行例化,博主十分不赞成用原理图的方式来例化各个模块。

生成的RTL图:

    FPGA实现RAM--LPM_RAM_第6张图片

 

4.对该RAM块进行仿真,以便了解端口的特性:

    FPGA实现RAM--LPM_RAM_第7张图片

  • 由于使用的时钟方案为单时钟(single clock),因此无论wren=0还是1,Q都输出address指定的地址中的数据;可以从verilog描述中看出这是利用assign语句实现的(verilog代码见下文)。
  • wren=1时,将数据输入端data的数据写入到address指定的存储单元内。

  输出的数据依次为0x80,0x86,0x8c,0x92……,对比前文所显示的mif文件内容,可以验证mif文件已经成功导入;

  而接下来输出的数据0x0c、0x0d、0x0c、0x0c,是在wren=1期间,由数据输入端data写入到地址04、05、06、07中的数据;

  接下来继续输出0xb0、0xb6……,则仍然为mif中对应地址的初始化数据。

 

说明:在编译过程中,如果使用cycloneII器件,可能会出现错误“Error: M4K memory block WYSIWYG primitive……”,解决办法为:

【ASSIGNMENTS 】/【 SETTING】,找到如下位置,在name中输入“CYCLONEII_SAFE_WRITE”,在DEFAULT SETTING中输入“VERIFIED_SAFE”;

然后点击add按钮:

  FPGA实现RAM--LPM_RAM_第8张图片

 

方法二、使用verilog纯文本的描述方式:

  生成同样功能的RAM块,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module RAM1P(
    input     [6:0]  address,
    input            clock,
    input     [7:0]  data,
    input            wren,
    output    [7:0]  q
);

(*  ram_init_file = "TEST1.mif " *)  reg [7:0] mem[127:0];

always@(posedge clock)
    if(wren) mem[address] <= data;  /*在时钟的上升沿写入数据*/
    
assign q = mem[address]; 
endmodule
复制代码

注意此时mif文件载入RAM的方法,是利用文本描述的方式实现的,此种方式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能在modelsim中进行仿真:

  (*  ram_init_file = "TEST1.mif " *)  reg [7:0] mem[127:0];

 

对比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经过QuartusII的编译报告可以看出,方法2比方法1相比,占用了很多的LE,同时还使用了1024个register,故方法2是十分不经济的,这里给出只是提供一个参考,便于理解LPM_RAM的工作方式,平时应用时,建议使用方法1来构建RAM。

  

    FPGA实现RAM--LPM_RAM_第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FP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