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故事选(手抄本)四十六

《资治通鉴》故事选(手抄本)四十六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四十六、开国元勋李世勣


李世勣(公元594------669年),原姓徐,名懋功。后因助唐有功,李渊赐其姓李,又因避李世民之讳,单名勣。曹州离孤人(山东东明)人。少有大志,聪明好学,刻苦练武,喜读兵书。后人称其为“孔明第二”。

公元616年,翟让在瓦岗(河南滑县)聚众起义,年仅十七岁的徐世勣即前往参加。徐世勣很有谋略,对翟让说:“你我都是乡里人,人多相识,不宜发展,宜往荥阳、梁群一带杀富济贫,谋图发展。”翟让听从其言。翟让即带领大家到荥阳、梁郡边界劫取官家和富商的船只,以充军费,前来投奔者就有一万余人。这时,富家子弟李密因参与杨玄感举事失败,也来投奔瓦岗义军。翟让推举他为王。从此声势更大,最后发展到上百万人。

公元617年,李密摆设“鸿门宴”,杀死翟让,徐世勣也被砍伤颈脖。李密见伤了徐世勣,即命人扶他到床上,亲自为他敷药,并对大家说:“今只诛翟让一人,与大家无关。”还命徐世勣、单雄信、王伯当等分领其众。同年,河南、山东大水,饿殍滿野,死者一日数万人。徐世勣对李密说:“天下大乱,本为饥馑,如得黎阳仓,大事济矣。”李密从其言,遣徐世勣率五千人攻占了黎阳仓,即开仓救济灾民,因而得兵二十余万。

公元618年,李密命徐世勣,据守黎阳(河南浚县)。隋大将宇文化及率兵来攻。徐世勣避其锋退守仓城,筑深沟垒高墙以固守。宇文化及及阻堑,不得到城下,徐世勣挖地道,钻出堑壕,大败宇文化及。

李密杀死翟让后,队伍虽有扩大,但因其日益骄矜,不恤士兵,众心颇怨。徐世勣也讥刺其短。许多将士纷纷离去,结果李密被王世充击败,转而投奔李世民。李世民在长安接待了他。随李密去长安的魏征给在黎阳的徐世勣写信,也劝他投奔李世民。徐世勣就以全郡各县的户口士马及土地的数字告诉李密,由李密向李渊献出。李渊感慨地说:“徐世勣不背德,不邀功,真纯臣也。”遂赐他姓李。

李密投唐以后,又自负归国有功,而未得封爵,深以为耻,又叛逃而去。李密出陕欲往洛阳,走进山谷被盛彦师击败,李密和王伯当被杀。李渊派人到黎阳告诉李世勣,说李密又反叛,故而追杀之。李世勣听到李密被杀,大哭不已,收李密尸葬于黎阳山南。并备君臣之礼,穿着素服,向北拜伏。李渊得知此事,不但未责备他,反称他不负故主,忠节义士。并授以李世勣为黎州总管。

公元619年,窦建德攻打黎阳,李世勣因父徐盖被俘,也只好归降窦建德。公元620年借机领出其父回到唐营。窦建德未予追杀,认为他原是唐臣,回唐营是忠臣的表现。

公元621年,李世民攻陷洛阳,王世充领众投降。李世民要杀死单雄信等降将。单雄信曾与李世勣同起兵于瓦岗,誓同生死。李世勣向李世民提出愿辞官爵赎单雄信,未得允许,乃割自己腿上的肉陪葬,以不负当年的誓言。

公元622年,李世勣奉命攻伐农民起义首领刘黑闼于洛水。刘黑闼在洛水城东北挖二条甬道攻城,城破,杀死行军总管罗士信。后来李世勣在城外扎营,与刘黑闼相持六十余日。李世民和李世勣估计刘黑闼在城内粮尽,即决洛水淹城。刘黑闼出城与唐军决战,终因势不能支,率二百骑奔往突厥,转而回到家乡饶阳,被叛将诸葛德威杀死。

公元623年,淮南道行台仆射辅公袥叛变,率舟师三万屯博望山(安徽当涂),步骑三万屯青林山,用铁锁断江路,筑卻月城,延绵十余里。唐大将李靖帅舟师,李世勣率步兵一万前去讨伐。双方展开水陆激战,辅公袥大败,弃城逃走,仅有从兵五百,逃到常州。其将吴骚等要谋杀他,被辅公祏发觉,丢掉妻子逃到武康,被当地老百姓捉住,送到丹阳枭首,叛乱遂平。

公元629年,突厥颉利可汗犯境,李世勣配合李靖在阴山大破突厥兵。李靖军斩敌万余,俘敌十余万,李世勣军俘敌五万。颉利可汗的大酋长率众投降,颉利可汗逃走北漠。

李世勣在并州任大都督十六年,能令行禁止,民夷怀服。李世民说:“隋炀帝驱使百姓筑长城以防突厥,不起作用,我命李世勣在并州,驻晋阳而边尘不惊,这才是真正的长城。”遂命李世勣为兵部尚书。

公元641年,西北方的薛延陀真珠可汗对其部下说:“唐占泰山,士马皆从,边境必虚,我以此时攻思摩如摧枯拉朽。”乃命其子大度设发兵二十万,度漠南击突厥。突厥不能敌,逃至长城边,保朔州,并遣使向唐告急。李世民命兵部尚书李世勣为朔州道行军总管,率步兵六万,骑兵一千二百,与思摩共为犄角,共同对付薛延陀。薛延陀命大度设率三万骑逼到长城,而思摩已走,遂遣人登城大骂,并为自己快速进兵而得意。

李世勣率大军赶至,步马跑得将地上的尘埃遮满天空。大度设害怕,连忙率军从赤柯乐逃走。李世勣率唐军与突厥军精骑六千追大度设到青山(呼和浩特市北)。大度设经过整天的奔逃,至诺真水,才勒兵还战。突厥兵被击败,唐兵上前迎战。李世勣命士兵下马,执长槊,向前猛冲。薛延陀大败,失落马下,唐兵追击,斩首三千余级,俘虏五万余。大度设脱逃回漠北,正遇大雪,人马冻死十有八九。

薛延陀在唐朝的使者要求回去,李世民对他说:“我约你与突厥双方以大漠为界,不管谁侵略谁,我都要讨伐。这次李世勣仅以数千骑就打得你们狼狈不堪。回去告诉薛延陀,今后要好好考虑,以善择为宜。”

公元643年,齐王李祐专近小人,好打猎,不听属下劝告。李世民曾劝告他勿近小人,他也不听。结果叛变。李世民即召李世勣率怀、洛、汴等九州的兵马前去齐州讨伐,很快就攻进城内,捉住李祐,送到京城赐死。

李世民听说李世勣得了暴病,要胡须灰和药治疗,李世民即将自己的胡须剪下为其和药。李世勣病愈后上朝道谢,不停地磕头,连头都磕出了血。李世民说:“我这是为国家,不是为你,何谢之有?”有一次,李世民在宴会上从容地对李世勣说:“我想把太子托付一个信得过的人,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你过去不负李密,当然也不会负我。”李世勣流着眼泪咬破手指辞谢,因感动大饮而醉,李世民解御衣披到他身上。从此,太子李治就是在李世勣的照管下长大的,对他亲近无比。李世民死后,李治登位,称高宗。高宗对他言听计从,十分尊重。李世勣有病,李治和他儿子亲自送药,为他治病。

李世勣是唐朝的开国元勋,但从不居功自傲。一生清廉,不立私产,不置家业。赏赐的金银财物,从不据为己有,悉数分给部下。病逝后,高宗为他修建的坟墓,象征阴山、铁山的山形,以表彰其战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治通鉴》故事选(手抄本)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