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記

龜甲獸骨書、青銅書、石頭書、竹木書、縑帛書、紙本書;官藏、私藏、書院藏;捲軸裝、經折裝、旋風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毛裝、平裝、精裝;圖片版本、藏書印……藏書與讀書不同:讀書,把書作為一種提升認知的手段;而藏書,是把書作為一種藝術品收存起來。

藏書是讀書人的癖好,這一點說起來就遠了。戰國時代,「惠子多方,其書五車」。同時代的蘇秦,家中藏書更多,逐一研究之後,「天下大勢,如在掌中」。南宋的愛國詩人陸游在山陰居家時,曾建造了一個書房,名為「書巢」,書房中的櫃子、案上,甚至枕邊,無不是書。以犀利的文字著稱的魯迅先生,平生所藏書籍達16500多件。前人藏書之好,藏書之多,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藏書之人往往將書看得極其珍貴,對書籍的愛護程度非一般人所能比擬。據說,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司馬光每次看書之前,一定要把幾案擦拭乾淨;為了不使手上的汗漬沾到書上,他還特地做了一個木制方板,當他一邊踱步一邊看書時,就將書放在板子上,用手捧著板子看。非藏書人士,無法理解藏書人這種神經質般的行為.其實,他們只是對書籍過於愛護,在他們看來,書籍受損,就如同無瑕美玉被摧殘,因此,哪怕是一個手印,一個折痕或是一個勾畫,都會令人心痛不已。

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熱衷於藏書,文人墨客、愛書之人已將藏書視為一種習慣,一種愛好,甚至是一種職業。何以他們對藏書如此痴迷?得到一本夢寐以求的書籍之後,輕輕摩挲書的封面,該是怎樣的一種幸福?隨手自收藏的書架上抽出一本自己最愛的藏書,又是種怎樣的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藏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