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解》“学而篇”四、五则

                            (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 

(1) 曾子:即曾参(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鄫国后裔,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南武城(现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是被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2) 三省:省,检查;察看;反省。三省有两种解释:一是三次(多次)省察;二是省察三事。其实,在古代,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本文中指每日多次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到“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 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一心一意。

(4) 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 传:传授,有两解:一是师傅之于己,二是己传于人,这里指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等。

(6) 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反复实习。古汉语“习”字没有现在的“复习”之意。

【译】:

曾子说:“我每天常三次(多次)反省我自己。我替人谋事,没有尽我的心吗?我和朋友相交,有不信实的吗?我所传授于人的,有不是我自己所日常讲习的吗?”

君子应严于律己

孔子曾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即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本身,严于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无法治理。

当然,孔子还认为君主治国除了行为端庄之外,还应重视才智礼仪仁德的关系,这些都是治国不可偏废的条件。

他还说过,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即靠聪明取得了地位,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虽然得到了地位,也一定会失去的。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假若不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不会尊敬他。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护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治理百姓,而不用礼义教化人民,那也算不得完善。可见治理好国家对君主的要求应是全方位多方面的。

另外,孔子还总结了历代圣明君主治国的道理,重在宽厚、诚信、勤敏、公允。即:“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有功,公则说。”

演变成语: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五)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

1、道。动词,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着的兵车。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 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国: 秦汉以上,到汉代初的“国”字,不是我们现在的国家概念,那个时期的“国”字、“邦”字都是地方政治的单位。所谓“诸侯就国”指的是中央政府下个命令,要这些地方官(诸侯)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封地)上去。

4、敬事而信:敬。一般用于表示工作态度,因而常常与“事”字连用。是指对“事”所抱的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于事能谨慎专一,又能有信,即不欺诈。

5、人。这里的人与民相对,指的是某个特殊阶层。很明显指的不是百姓,而只能是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人。节用而爱人:节省财用,爱护官吏臣僚。

6、使民以时:时,农时。使民当于农隙,不妨碍其作业。

【译】:

先生说:“领导一个能出千乘兵车的大国,做事该谨慎专一,又要能守信,该节省财用,以爱人为念,使用民力,要顾及他们的生产时间。”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新解》“学而篇”四、五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