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读书笔记

向死而生词条:向死而生是指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名著《存在与时间》里面用理性的推理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读书笔记_第1张图片
小桥流水…


《向死而生》本森版本: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院长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坚持写日记20年,为后人留下了一笔400万字的巨大精神遗产,而本书正是他在病中的四个月内所写下的日记节选。全书共66篇日记,每篇都围绕“死亡”这个永恒的命题展开,作者结合自己病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不同的视角和事件切入,深入探讨了一个个关于人性的优劣、关于心灵的成长、关于生命的意义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是一本非常引人深思和觉醒的哲学日记。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李开复版本:讲述了李开复自2013年9月得知罹患淋巴癌以来,治疗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心路历程,以及死亡线上回来的人生思考。

是李开复对过去一年的动情回顾,情真意切,字字珠玑。真实地再现了作者在病中的所思所想,让读者看到了他重生之后日渐成熟的人格魅力与价值观。不忘初心,心怀感恩,随缘随喜,这是当身边人问及他抗癌心路历程时,他给出的唯一答案。

生与死不是一刀两断的关系——读本森《向死而生》

作者:吴玫(来自豆瓣)

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002767/

听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向死而生》的责任编辑说起,此书甫在书店铺货时,就遭到了李开复粉丝的攻击,原因是他觉得此书不该再用“向死而生”做书名。

其实,这位粉丝在读过李开复的《向死而生》在读读本森的《向死而生》,就会发现这是同题之下立意完全不同的表达。李开复的《向死而生》是借自己因突发癌症濒死而后重生的故事为他的粉丝诚意煲得的一锅心灵鸡汤;而100年前的英国人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则通过记录自己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过程,试图为读者解开一个似乎不可能解开的心结:往生的路上是明亮、温暖、庄严的还是黑暗、阴冷、卑微的。

1905年,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的院长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趁工作间隙去离伦敦30英里的苏赛克斯郡妹妹家休整几天,“我休息得很好,已经从伦敦的疲惫状态当中完全恢复过来,打算开始继续工作,起草一部新的作品”,在1月26日的日记中,本森这样记录。第二天,意外发生,本森昏迷数日又缠绵病榻数月,直到6月中旬在医生的许可下开始记录无限接近死亡过程中的心绪及思想波动,直到10月中旬完全康复,是为《向死而生》。

也许被死神追着脚后跟的日子渐行渐远了,书的后半部分作者在励志。前半部分,特别是刚刚被允许拿起纸笔写些什么的时候,由于近距离触碰到死亡的记忆还很新鲜,关于生死交界之处的细微、细致的描写,真是迷人:

“一个人的死亡体验是指这个人的意识悄悄地流出了他的身体,但他的思想和记忆肯定仍然是他自己的”。(第7页)

“我的耳边常常响起很大的轰鸣声;一张很奇怪的、扭曲的面孔总是出现在我眼前,然后又消失了;可怕的黑暗,随着间或出现的、难耐的闪光而不断变化着,像乌云笼罩着我”。(第11页)

“我的灵魂像是一团就要熄灭的火,燃料上的火苗渐渐散去,仅留下一堆燃烧殆尽的灰絮。思想和情感同样是麻木的,我甚至没有足够的力量惧怕什么”。(第25页)

“但是当那个黑暗的队伍默默地从我面前经过时,以缓慢的速度踏上另一条黑暗的路,而我站在那里没有人理睬时,我的灵魂用其一股悲哀的暗流,我知道自己实际上已经死了”》(第51页)

“当我对周围的一切失去感觉之后,我在生命最深处感受到了可怕的痛苦。我觉得自己似乎身处一个没有门、没有窗、只有墙壁的屋子里,黑水劈头盖脑浇了下来,我的生命之火正在熄灭,或者更精确地说,我正在被粉碎成虚无状态。不是疼痛,而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恐惧”。(第94页)

……

这些镶嵌在文本中的作者关于自己在弥留之际感知到的往生路上的见闻,激发了我强烈好奇:由生到死的过程中到底会遭遇什么。虽说每一个人都会由生而死,但能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幸运儿原本就不多,他们中能像本森这样自觉记录这种难得体验的作者,少之又少。既然无从获得主观体验,我总是喜欢从那些我以为无限接近往生路上风情的文本中寻找他人体验到的蛛丝马迹,比如,沪上闻人刘衍文先生在《东方早报·上海书评》上以“寄庐志疑”为栏目名发表的一组文章,我以为就描述了已脱离了此岸未抵达彼岸在往生路上独徘徊的人鬼之间一种存在的众生相。《凶宅之说,信非虚语矣》中,说1947年作者在龙游简师教国文时,在晚间九点亲眼见得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面方桌都在悄无声息地移动,亲耳闻得隔壁教室中的课桌忽然都砰砰乱响。《情深无间生死——僵尸与归魂》中,作者记录了朋友告诉他的一件家事:

濬思说:“我问此不是为别的,我的老丈人去世后天天回家,而且都是晚上九时左右来,天一亮就走,连续有三年之久。”我问濬思:“来了住哪里呢?”濬思说:“还不是和我丈母娘睡在一床。” 这时他岳母正与我们同桌吃饭,我就问她:“死人身体是冰冷的,阴气很重,同睡一床不会生病吗?他还和您说话吗?”她说:“这些话现在不便细讲。”我又问濬思:“你可看到他来?”濬思说:“怎么看不到?正因为看到,我才会说呀!只是来时从不对我打招呼,就径直向我丈母娘房里走去。有时还见到他匆匆走开,也不知到哪里去了。”

刘衍文先生是上海教育学院的退休教授,说起来与我还有片刻的同事之缘,所以,我相信他所言不虚。那么,问题来了:空无一人的教室里是谁在推那些桌子?天天夜归的濬思的岳父不是已经死了吗?如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只有相信,生与死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是一种一刀两断的关系。

所以,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才那么有魅力,原来那些狐媚与人间还保有着千丝万缕的情谊呢。只是关于生死,我们过于相信科学,觉得就是非生即死,没有中间的灰色的地带,像刘衍文先生敢于做这类文章的此地文人,少极少极,怕被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现在,西人本森用其100年前记录的亲身体验告诉我们,生与死之间有许多很有意思的未知数,等待有心人去揭秘。

话说,旧日同事得肝病久矣,一直在等待供体做肝移植手术。某年冬日,恶疾复发,入院抢救。生还以后,他亲口告诉我们,冬至夜弥留之际,他看见一道强烈的白光下有一匹白马疾驰而来。是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将他拽了回来——对呀,为什么冬至夜和清明时节人容易故去?

《向死而生》读书笔记_第2张图片
足迹…


鸡汤有毒,读《向死而生》李开复版本

我们总是希望噩运像一场梦,睡一觉就过去了,所以,当李开复确诊为淋巴癌时,他自己是难以置信的,连我们都一边惋惜一边在等待这媒体来辟谣。然而,生死是任谁也绕不过去的事。李开复真的病了。

不小心就活到了“前半辈子拼命赚钱,下半辈子拿钱养命的阶段”,所以读李开复的文字,才会倍有感触。全黑的封面,全彩的照片,以及李开复全新的生命体验,花一个晚上的时间,伴着柔和的灯光,看李开复绽放成莲座上的佛,自己宛如侍立佛陀左右的小童,得以蒙受佛之教化。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句话:“汲汲于生,汲汲于死”。任志强在荐序中说,许多人不停抱怨命运、生活、不公,抱怨自己不能成功、没有荣誉、缺乏财富,其实他们最缺少的是对自我的理解和人生未来的追求。一路读下去,才知道,即使聪明如李开复,也会勤奋到对所有员工的邮件,白天十分钟晚上两小时之内回复,拥有五千万粉丝依然要每天更新微博。生病之前的李开复,就是信奉着“世界因我而改变”的人生信条而不停地努力着。

全书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一个“褪去光环,呼吸之间就会顿时所有的病人”不得不“与死亡交手”的每一个细节,幸运的是历经“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和接受”的阶段后,李开复终于死里逃生。第二部分,以乔布斯“记住你即将死去”为座右铭的李开复开始了“病中觉悟”的过程,在养病期间经历了精神上的洗礼,偶然散步走到父亲骨灰安葬之地,和星云大师对话,重新审视自己不同时期的墓志铭,才真正明白“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的真谛。第三部分,李开复在“最有价值的人生”里真情流露,不惜笔墨讴歌了自己的妻子,两个女儿,甚至后悔自己曾经冷漠粗暴对待一位陌生的年轻人。第四部分,李开复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健康生活指南,而第五部分,李开复则深情回忆了自己父母对自己的教育,以及自己又是如何薪火相传教育两个孩子的,得以一窥李开复的成长过程和教育理念,读来让人获益匪浅。

文中披露了不少生活趣事,颇让人敬佩的莫过于李开复的大女儿德宁。大二时,德宁上中文课,发下来的阅读文章恰是“李开复写给女儿的一封信”,老师问大家知不知道李开复,且恰好点名到德宁,德宁站起来说:“知道,他在苹果、微软、谷歌工作过。”老师批评:“不对,他没在苹果工作过。”女儿咬咬牙,点头坐下了。而这样的逸闻趣事,书中不胜枚举。

《向死而生》读书笔记_第3张图片
岁月静好…


书的后半部分有一张图片,是一身深灰色运动衣的李开复站在一颗大树下绿苔斑驳的青石上,张开双手拥抱大自然,一整页的绿,充满生机。佛家释迦五印里有一道降魔印,也称触地印:以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以示降伏魔众。我想,这应该是降服生命与心中的魔之后最佳状态的李开复。

你可能感兴趣的:(《向死而生》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