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生成树(普利姆算法)及java代码实现

最小生成树(普利姆算法)

普利姆算法

构建邻接矩阵
最小生成树(普利姆算法)及java代码实现_第1张图片
代码数据来源

概述

普里姆算法(Prim算法),图论中的一种算法,可在加权连通图里搜索最小生成树。意即由此算法搜索到的边子集所构成的树中,不但包括了连通图里的所有顶点(英语:Vertex (graph theory)),且其所有边的权值之和亦为最小。该算法于1930年由捷克数学家沃伊捷赫·亚尔尼克(英语:Vojtěch Jarník)发现;并在1957年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罗伯特·普里姆(英语:Robert C. Prim)独立发现;1959年,艾兹格·迪科斯彻再次发现了该算法。因此,在某些场合,普里姆算法又被称为DJP算法、亚尔尼克算法或普里姆-亚尔尼克算法。

图解

下面对算法的图例描述(与代码无关,代码数据取自上图)

图例 说明 不可选 可选 已选(Vnew)
img 此为原始的加权连通图。每条边一侧的数字代表其权值。 - - -
img 顶点D被任意选为起始点。顶点ABEF通过单条边与D相连。A是距离D最近的顶点,因此将A及对应边AD以高亮表示。 C, G A, B, E, F D
img 下一个顶点为距离DA最近的顶点。BD为9,距A为7,E为15,F为6。因此,FDA最近,因此将顶点F与相应边DF以高亮表示。 C, G B, E, F A, D
img 算法继续重复上面的步骤。距离A为7的顶点B被高亮表示。 C B, E, G A, D, F
img 在当前情况下,可以在CEG间进行选择。CB为8,EB为7,GF为11。E最近,因此将顶点E与相应边BE高亮表示。 C, E, G A, D, F, B
img 这里,可供选择的顶点只有CGCE为5,GE为9,故选取C,并与边EC一同高亮表示。 C, G A, D, F, B, E
img 顶点G是唯一剩下的顶点,它距F为11,距E为9,E最近,故高亮表示G及相应边EG G A, D, F, B, E, C
img 现在,所有顶点均已被选取,图中绿色部分即为连通图的最小生成树。在此例中,最小生成树的权值之和为39。 A, D, F, B, E, C, G

java代码实现(部分代码)

/**
 *prim算法
 * @author SGJ
 * @param
 * @return
 */
public void prim(){
    int[] lowcost=new int[vertexSize];//最小权值集合 最小时置为0
    int[] adjvex=new int[vertexSize];//放置顶点权值下标
    int min,minId,sum=0;
    //初始化lowcost数组为matrix二维数组第一行
    for (int i=1;i<vertexSize;i++){
        lowcost[i]=matrix[0][i];
    }
    //获取lowcost数组中的最小权值
    for (int i=1;i<vertexSize;i++){
        min=MAX_WEIGHT;
        minId=0;
        for (int j=1;j<vertexSize;j++){
            if (lowcost[j]<min&&lowcost[j]>0){
                min=lowcost[j];
                minId=j;
            }
        }
        System.out.println("顶点:"+adjvex[minId]+"权值"+min);
        sum+=min;
        lowcost[minId]=0;
        //遍历二维数组索引为minId的那行数组,并且与之前的lowcost数组进行比较,用较小的值替换lowcost数组中的相应值
        for (int j=1;j<vertexSize;j++){
            if (lowcost[j]!=0&&matrix[minId][j]<lowcost[j]){
                lowcost[j]=matrix[minId][j];
                adjvex[j]=minId;
            }
        }
    }
    System.out.println("权值和:"+sum);
}

你可能感兴趣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