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第三讲之防止过拟合提高模型泛化能力

欢迎关注鄙人公众号,技术干货随时看!
深度学习第三讲之防止过拟合提高模型泛化能力_第1张图片

技术交流qq群: 659201069

鄙人的新书《elasticsearch7完全开发指南》,欢迎订阅!

https://wenku.baidu.com/view/8ff2ce9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7

《kibana权威指南》

https://wenku.baidu.com/view/24cfee1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21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训练数据不够多时,或者overtraining时,常常会导致overfitting(过拟合)。其直观的表现如下图所示,随着训练过程,网络在training data上的error渐渐减小,但是在验证集上的error却反而渐渐增大——因为训练出来的网络过拟合了训练集,对训练集外的数据却不work。常见的防止模型过似合的方法有DropOut和正则化,两者中最常用的是后者,tensorlfow对去线性化激活函数提供的非常友的支持,可以方更的用于工程开发。下面分别做详细介绍
  
深度学习第三讲之防止过拟合提高模型泛化能力_第2张图片

DropOut(移除一部分神经元)

“神经网络之父”Hinton认为过拟合,可以通过阻止某些特征的协同作用来缓解。在每次训练的时候,每个神经元有百分之50的几率被移除,这样可以让一个神经元的出现不应该依赖于另外一个神经元。
深度学习第三讲之防止过拟合提高模型泛化能力_第3张图片

dropout 的过程好像很奇怪,为什么说它可以解决过拟合呢?(正则化)

取平均的作用: 先回到正常的模型(没有dropout),我们用相同的训练数据去训练5个不同的神经网络,一般会得到5个不同的结果,此时我们可以采用 “5个结果取均值”或者“多数取胜的投票策略”去决定最终结果。(例如 3个网络判断结果为数字9,那么很有可能真正的结果就是数字9,其它两个网络给出了错误结果)。这种“综合起来取平均”的策略通常可以有效防止过拟合问题。因为不同的网络可能产生不同的过拟合,取平均则有可能让一些“相反的”拟合互相抵消。dropout掉不同的隐藏神经元就类似在训练不同的网络(随机删掉一半隐藏神经元导致网络结构已经不同),整个dropout过程就相当于 对很多个不同的神经网络取平均。而不同的网络产生不同的过拟合,一些互为“反向”的拟合相互抵消就可以达到整体上减少过拟合。
  减少神经元之间复杂的共适应关系: 因为dropout程序导致两个神经元不一定每次都在一个dropout网络中出现。(这样权值的更新不再依赖于有固定关系的隐含节点的共同作用,阻止了某些特征仅仅在其它特定特征下才有效果的情况)。 迫使网络去学习更加鲁棒的特征 (这些特征在其它的神经元的随机子集中也存在)。换句话说假如我们的神经网络是在做出某种预测,它不应该对一些特定的线索片段太过敏感,即使丢失特定的线索,它也应该可以从众多其它线索中学习一些共同的模式(鲁棒性)。(这个角度看 dropout就有点像L1,L2正则,减少权重使得网络对丢失特定神经元连接的鲁棒性提高)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解释是,Dropout类似于性别在生物进化中的角色:物种为了生存往往会倾向于适应这种环境,环境突变则会导致物种难以做出及时反应,性别的出现可以繁衍出适应新环境的变种,有效的阻止过拟合,即避免环境改变时物种可能面临的灭绝。 当地球都是海洋时,人类是不是也进化出了再海里生活的能力呢?)

去线激活函数

常用的去线性激活函数有ReLU、sigmoid、tanh,下面分别做出详细介绍

ReLU 的优点:
  发现使用 ReLU 得到的SGD的收敛速度会比 sigmoid/tanh 快很多。相比于 sigmoid/tanh,ReLU 只需要一个阈值就可以得到激活值,而不用去算一大堆复杂的运算。下图是ReLU的函数图像,些函数是常用的正则化函数

深度学习第三讲之防止过拟合提高模型泛化能力_第4张图片

就如我们所猜想的那样,ReLU仅仅是分段线性函数,并不是一个非线性的函数,所以实际上,他得以拟合函数的原理其实并不像sigmoidal类的函数,是作为一个函数逼近器。其实上,他只是通过ReLU在f(0)=0的函数性质的突变(由恒等函数到突然消失,恒为0),来取得一个将一个函数分段的效果。实际上,如果我们仅仅使用ReLU来进行拟合,最后得到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分段函数,所以实际上,比起函数逼近器,他更适合被称作函数分割器。在后面的博文中,我会具体用例子阐述这个过程。
  可以看到,我们最后你拟合的直线大概是由a-b+c组成的。也就是说,通过ReLU,我们能够得到的不是一个严格的曲线,而是一个分段线性的函数。大家再仔细看这三只ReLU的分段点(也就是由恒为0到变成恒等函数的地方),与其对应的就是我们最终拟合分段线性函数的分段点。。
  当我们的神经元个数越多,这个分段就能够被分得越细,可以想象,当我们拥有无穷多个整流单元进行线性组合,可以表达出任意我们想要的非线性函数。所以说,ReLU与其说是一个在做一个逼近,不如说是在做一个分段。

sigmoid的优点:
  输出范围有限在(0, 1),单调连续,非常适合用作输出层,并且求导比较容易。当然也有相应的缺点,就是饱和的时候梯度太小。函数公式及图像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深度学习第三讲之防止过拟合提高模型泛化能力_第5张图片

sigmoid在指数函数族(Exponential Family)里面是标准的bernoulli marginal,而exponential family是一个给定数据最大熵的函数族,在线性产生式模型(generative model)里面是属于「最优」的一类。直观理解是熵大的模型比熵小的更健壮(robust),受数据噪声影响小。

tanh函数优点:

双曲正切函数(tanh)与sigmoid非常接近,且与后者具有类似的优缺点。tf.sigmoid和tf.tanh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的值域为[-1.0,1.0]。公式及函数图像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深度学习第三讲之防止过拟合提高模型泛化能力_第6张图片
tensorflow对去线性化激活函提供了非常友好的支持:

#x为当前神经元输放,w1为参数矩阵,biases为偏置项
y = tf.nn.relu(tf.matmul(x,w1) + biases)
y = tf.nn.sigmoid(tf.matmul(x,w1) + biases)
y = tf.nn.tanh(tf.matmul(x,w1) + biases)

你可能感兴趣的:(算法,大数据,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tensorflow,过拟合,正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