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行故事八则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贵州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地方,“黔之驴”、“夜郎自大”等典故,众人耳熟能详。此次贵州之行,作为一名游客,我遇到了一些初交难忘的人物,见识了许多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名胜和民俗文化。

        1、何老师

        列车从北京开往贵阳,我与一位老先生相邻而坐。老先生笑眯眯地看着我,我也笑眯眯地看着他,不一会儿,相互之间便自然而然地攀谈起来。

        老先生问:“你是去贵阳吗?”

        我回答:“是的,到贵阳下车后与朋友们会合,然后,在贵州旅游。以前,几次坐火车经过贵州,但从来没有下车四处走走。”

        老先生说:“这两年,贵州的旅游业开发力度很大,许多景点确实值得看一看。”他热心的向我介绍了黄果树瀑布、荔波大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织金大溶洞等等。

        “听口音,您是四川人,怎么对贵州这么熟悉?”

        老先生答道:“你说的对,我是四川南部县人,之所以熟悉贵州,是因为1965年我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上海一家国营大企业的中学当教师,1966年,企业迁到贵阳,我便随之来到了贵阳,自那时起到现在,我在贵州省工作、生活了52年。”

        “您在贵州生活习惯吗?”

        “还好,我们四川南部县是丘陵地带,山多沟深,我在农村长大,出门便要走山路,那里的生活条件远不如贵阳市。”

        “旅客们请注意,现在餐车开始供应午餐,有需要的旅客请到餐车就餐……”列车乘务组通过广播告诉大家吃午饭的时间到了。

        老先生问:“你去餐车吃饭吗?”

        我答道:“不去,我自己带了午饭。”

        “哦,是这样,我也是自己带了饭。”说话间,老先生从背包里拿出一个饭盒,把它放在桌上,打开盒盖,又拿出了一个调料瓶和一双筷子。

        “哎呀,做的真好!”我看着老先生摆在桌上的餐盒里的凉面,不由得赞叹起来。

        这盒凉面光滑劲道,不粘不坨,绿油油的黄瓜丝、白莹莹的嫩豆芽、红焦焦的炸肉丁、黄灿灿的榨菜条、黑亮亮的熟木耳、粉艳艳的腌萝卜,一样样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面条上,一看便令人胃口大开。

        “这是谁做的?”我问道。

        老先生笑盈盈地回答:“是我自己做的。”他拧开调料瓶,把调料均匀的浇撒在面条和菜码上。

        “这瓶调料真香啊,也是您自己做的?”

        老先生一边用筷子搅拌凉面,一边答道:“调料也是我自己做的。”他告诉我,要想把面条做的好吃,调料十分重要。他做的调料,用了辣椒、花椒、胡椒、碎花生、芝麻、蒜蓉、郫县豆瓣酱、菜籽油、橄榄油、香油、生抽、白醋、鸡精等各种佐料,且制作时每道工序都有讲究,这样,才能达到给面条提味儿的作用。

        老先生的讲解让我想起了川菜的盛名,便心悦诚服的说:“你们四川人真是做饭的能手。”

        “你尝一尝,”老先生把餐盒递到我面前。

        我连忙谢绝:“您快吃吧,我带了午饭。”

        老先生见我执意不肯分食凉面,便微笑着说:“那我就吃饭了。”

        此时,我还不太饿,便一边观看老先生津津有味的吃凉面,一边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

        老先生告诉我,他姓何,今年七十八周岁,出生在四川省南部县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乡自然条件比较差,家里孩子多,所以,他的幼年、少年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

        “我小的时候,家里穷,兄弟几人合盖一条被子,床板上垫的是稻草,没有铺过褥子。平时吃的饭食,就是红苕稀饭、玉米糊糊,菜也不多。”

        “家里条件这么差,您是怎么读的书,怎么考上了大学?”我向何老先生询问。

        “我从小就喜欢念书,从来不旷课。小学毕业后,老师说我成绩好,让我考县里的中学。我说家里穷,交不起学费。老师说,只要你考上了,我把你的情况向上反映。结果,我以比较高的分数考上了县中学。中学的领导了解到我家的实际情况,就把我的学费给免了。这样,我从初中到高中,只是交伙食费。那时候,中学的伙食很差,特别是1960年困难时期,我们的主要食物就是用米糠、玉米面煮的糊糊,根本吃不饱,经常是上着课,肚子饿的咕咕叫。1961年高中毕业时,我的身高只有1.47米,体重四十公斤。”

        “在这种生活环境中您能考上大学,确实不容易。”我很佩服何老先生的奋斗精神。

        “是啊,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人,只有我考上了大学,他们五个人念书不多,只能在农村务农。”

        “四川师范大学在成都吧?”

        老先生答道:“是在成都,说起来,当年我能从南部县到达成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1961年,从南部县坐汽车、火车到成都需要十几块钱,我家里拿不出这笔路费,被难住了。无奈中,我给在煤矿当工人的舅舅写了封信,向他借十五元钱,舅舅还真把钱给我寄来了,这可是他半个月的工资啊!有了这笔路费,我才到达了成都。”

      “那时上大学要交多少学费?”

        老先生说:“我上大学时学费、伙食费全免,学校每个月还发给我两元零花钱。”

        “成都的小吃特别多,龙抄手、赖汤圆、夫妻肺片、担担面……您上大学的年代物价也不高,有两元零花钱,可以略微地改善一下生活。”

      老先生听我这样说,立刻摇了摇头,答道:“舍不得啊,不敢随便花钱。我除了买些牙膏、肥皂等生活必需品,省下的钱全部寄给父母,补贴家用。三年困难时期过去后,生活改善了,我吃着大学的伙食,已经很满足了。”

        “您做饭的手艺是什么时候练出来的?”

        “噢,是参加工作以后,有了工资,成了家,才慢慢学会的。小时候,家里条件差,经常吃不饱,所以,我对食物很敏感。上大学期间,伙食改善了,到毕业时,我从1.47米长到1.55米,体重也从四十公斤增加到五十五公斤。大学毕业后,我每月工资六十元,这在当时的年轻人中,已经算是很富裕的了,这样,就有了学习厨艺、改善伙食的条件。”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您掌握了知识,首先改变的就是吃不饱、吃不好饭的命运。”我看着何老先生手中的餐盒与他开玩笑。

        “这话不假,这就是我的生活经历。多读些书,境遇大不一样。我到贵州后,了解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些没文化的农妇到集市上卖菜,她们标价青菜六分钱一斤,辣椒八分钱一斤。有的城里人糊弄她们,买三斤青菜付一毛二分钱,说乘法口诀是三乘以六等于十二;买四斤辣椒付两毛二分钱,说乘法口诀四乘以八等于二十二。这些农妇没学过乘法口诀,竟然默认了,吃了亏。因为我是从农村出来的,知道农民的艰辛,所以,对坑害农民的事十分痛恨。我给学生上课时,经常用这些例子教育他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掌握文化知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担任了中学校长,工作期间,把学校办成了贵阳市重点中学。”

        “您从教几十年,培养了不少学生吧?”

        “多了,其中一些学生很有作为,他们在重要的岗位上为社会做贡献。”

        “您的孩子也是好学生吧?”

        “我有俩个女儿,都是在北京上的大学,毕业后,都留在了北京工作。我的大外孙女是清华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现在继续硕博连读。”

        “您不仅自己有奋斗精神,还把这种精神传承给了学生和子女。”

        “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干事认真,力求做好,就拿学做凉面这件事来说,也是下了点功夫的。”

        看着老先生餐盒里还未吃完的凉面,我忽然领悟到:这盒普通的面条,凝聚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蕴含着热爱生活、努力上进的人生哲理。

        “何老师,贵阳有什么特色小吃?”

        老先生热心地告诉我:肠旺面、豆腐果、丝娃娃等都是具有当地特色的食物。他还特别细致地给我讲解了肠旺面的做法。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到了贵阳后,我依何老师所言,专门找了一家面馆品尝肠旺面,吃后确实感觉很好。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黄果树瀑布与徐霞客

        贵州最有名气的旅游景点是黄果树大瀑布,到贵州旅游没有去看黄果树瀑布,就如同去安徽旅游没登黄山,去四川、重庆旅游没走三峡。

        我和旅友们在贵阳会合后,导游带我们去的第一个景点就是黄果树瀑布群。

        发源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的白水河流经镇宁县时,在错落跌荡的山谷中形成了一组瀑布群,其中,以黄果树大瀑布最为壮观,因此,人们便把这组瀑布称为黄果树瀑布群。

        进入景区后,我们首先观赏到的是陡坡塘瀑布。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陡坡塘瀑布在黄果树大瀑布的上游,其瀑顶宽105米,比黄果树大瀑布101米的瀑顶还要宽4米。陡坡塘瀑布虽然只有21米高,但这个“坡”确实很陡,即便是没有白浪翻滚、咆哮而下的河水,要想攀坡登顶,也决非易事。靠近该瀑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飞流涌泻、湍急狂奔的河水一旦落到瀑底,进入宽阔的河床后,便会安静了许多,水流由急变缓,由亢转舒,轻松的向下游淌泻。形成这种转换的原因,是瀑底河床上有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数十个水潭,这些水潭减缓了河水自陡坡飞驰而下的冲力。据当地人讲,在枯水期,经常有人手执网兜下到河床中捕捞水潭里的小鱼小虾。由此看来,陡坡塘这个名称十分恰当。

        离开陡坡塘瀑布后,我们游览了三星桥景区,那里的溶洞、盆景、水上石林等给大家留下了种种新奇的印象。

        终于来到了黄果树大瀑布前,声名遐迩的自然奇观确实名不虚传。六月份正是丰水季节,暴涨的白水河在崖壁顶端聚成洪流,而后,以银汉决堤、昆仑崩雪之势从近80米高的悬崖上轰然泻下,坠入深碧幽邃的犀牛潭中。轰隆隆,轰隆隆,千万吨瀑水撞击崖壁、跌进深潭造成了巨大的声响,这种雷鸣般的洪声震撼着莽莽群山。瀑布溅起的水雾在空中弥漫,雾丝、水珠打湿了游人的衣裳。阳光下,乳白色的水雾中映出绚丽的彩虹,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把峰峦叠翠中的大瀑布、白水河谷点化成了人间仙境。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由于河水暴涨,通往瀑壁水帘洞的路和桥被封闭了,熙熙攘攘的游客只好涌向与大瀑布隔潭相望的观景台欣赏巨瀑飞流直下的壮观场面。

        观景台的前沿人挨人、人挤人,想要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寻找到一个好位置、拍摄出一张令自己满意的照片,十分困难。

        无奈中,我只好回身上山,打算找一个地势比较高、游客比较少的地方拍摄瀑布。

        拾阶而上,走出几十米后,我在半山坡看到了一尊古人装束的雕像。

        蜚声海内外的黄果树景区为一个古人塑像,这能是谁呢?噢,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徐霞客。

        这尊雕像旁立有一块石碑,碑文记载了徐霞客的名号、籍贯、生卒年月,记叙了徐霞客于1638年4月考察黄果树瀑布群的过程,镌录了徐霞客对黄果树大瀑布的描述,赞誉了徐霞客作为地理学家、旅游家的历史贡献。

        “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记,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钓万卷,匹练挂遥峰’,具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但从其上侧身下瞰,不免神悚。”

        徐霞客对黄果树大瀑布的这段描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该瀑的详细记载。之前的古籍只简单记录过白水河,没有把河、瀑细分予以说明。随着《徐霞客游记》一书广泛流传,黄果树大瀑布便逐步闻名于天下。

        看着徐霞客的雕像,追忆他的人生经历,我冥思良久,颇多感慨萦绕心头。

        徐霞客出生于明朝晚期的万历年间,籍贯为现在的江苏省江阴市。徐家是世宦之家,代代皆为读书之人。到了徐霞客这一辈,家中仍存有祖上遗留的藏书万卷之多。徐霞客十分喜欢读书,但他对四书五经和八股文没有很大的兴趣,却特别青睐历史、地理以及探讨大自然方面的书籍。他读书勤于思考,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对古籍中记载的山川河流、草木生灵等存有疑义,便戳力考证其真伪,以求得正确的答案。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游历四方,探索自然,亲录山岳江河的宏愿,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志向。

        如果回到400多年前的明朝万历、崇祯年间,徐霞客这样的知识分子就是极其个别的“另类”。那时,绝大多数读书人的人生追求是“科举中第,入仕作官”,从而获取荣华富贵,在他们眼中,徐霞客是个不入流的“混混”。

        不理会世俗的鄙视和偏见,自1607年始,徐霞客踏上了游历之路。在以后的30多年间,他行至按现今中国行政化分的十九个省和直辖市,考察了多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记录了各地的民俗风情和名胜古迹,写下了六十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纠正了自《尚书.禹贡》以后流行了1000多年的把岷江作为长江源头的旧说,指出金沙江才是长江的上源。徐霞客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考察石灰岩地貌景观的人,他先后探历了三百多个洞穴,指出钟乳石是含钙质的水滴蒸发后逐渐凝聚而成的。徐霞客在没有任何仪器、全凭目测步量的条件下,对桂林七星岩十五个洞口的记载,同当今地理研究人员的实地勘测大体相符。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叙述:“世界上最早一部记录石灰岩地貌的著作,是中国明代地理学家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他比欧洲最早对石灰地貌进行考察和描述的爱士倍尔早100年,比欧洲最早对石灰进行系统分类的瑙曼早200多年。”

        徐霞客在旅行生活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危险。雁荡山攀岩,他手中当作绳索使用的布带子断了,差点掉进百丈深渊;嵩山西壁下探谷底,衣衫刮烂了,双手磨的皮开肉绽,才得以发现西沟景区;在广西为了探索一个石洞,他竟然从洞口一条横卧的蟒蛇身上跨过去。

        在湖南湘江,徐霞客遭遇到盗匪,所带旅费尽失,当地人劝他返乡,可他还是毫不动摇地朝即定目的地云南前进。4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把这种坚定的意志称为“徐霞客精神”,中国把《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明朝276年间,江苏省有2977人在科举考试中题名进士,17人夺魁状元,两项记录列全国前三名之内。可是,这些知识分子给后人留下了多少有价值的科学文化遗产?倒是一介布衣徐霞客成为了举世公认的地理学家、旅游家、文学家,为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由此可见,人若生活的有价值,就应该少些功利,多些志趣。

        昔日人迹罕至的蛮荒僻野,如今已被开发成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它的开拓者静静地伫立在千树万花中,永远与大瀑布守望相伴。

        3、野玉海

        野玉海是贵州省在六盘水市水城县南部打造的一个国际旅游度假区,由野鸡坪户外运动基地、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和海坪彝族风情小镇三部分组成。

        说起彝族居住区,过去,在我的印像中,就是一些用竹、木、石、土坯搭建,用松树皮、茅草苫顶,底层养猪、羊,上层住人,四面漏风的简易房屋,这些房屋大多建在陡峭的山上,交通不便,生活、卫生条件很差。

        这次来到野玉海,意外地看到了一种新的彝家生活景象。

        海坪小镇是野玉海的核心区域。进入这里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景区广场和砖石铺路、干净整洁的商业街。

        这里没有鳞次栉比、令人压抑的摩天大厦,多数建筑是二、三层高的彝族风格的小楼。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从外表看,这些房屋依旧是土木结构,茅草苫顶,其实,它们的主体框架使用的是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屋顶铺设了防水保温层,这就大大增强了房屋的坚实性和使用舒适性。

        彝族人民多才多艺,他们的画家在新建房屋的外墙上绘制了一幅幅具有其民族特色的壁画,狩猎、耕种、酿酒、祭祀、过火把节、男女青年谈情说爱……这些原生态的艺术形像令人忍俊不已。

        我们到达景区已是下午四点多钟,转了一会儿,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

        在餐厅落座后,不一会儿,厨师就给我们做出了具有彝家风味的九菜一汤。清炖牛肉、盐菜扣肉、排骨蚕豆、土豆红烧肉、蒜苔炒腊肉,每道菜都是色、香、味俱全。

        按照彝族的传统,来了尊贵的客人,就要用牛肉招待,我们在海坪镇受到了热情款待。

        吃完饭,安排好住宿后,我和两名旅友沿着石台阶上山,去山顶参观九重宫。

        彝族是一个有语言文字、历史悠久的民族,其先民在史书上叙述:天有九重。这样,海坪镇就在海拔2000多米高的山上建起了一座具有彝族风格的、碉楼式的、错落有致的九重宫。九重宫既是海坪镇地标式建筑,又是一座历史博物馆。

        我们到达山顶,天色渐晚,在绵延的苍山、飘逸的云海、瑰丽的夕阳的映衬下,九重宫如同神霄降阙,巍峨、庄严,使人立刻感受到了悠久的彝族文化的厚重和魅力。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九重宫东面另一座山上,矗立着31.8米高的彝族始祖希慕遮的巨大塑像。

        按照彝族崇尚的图腾,希慕遮肩上盘着一条龙,胯下卧着一只虎,标明彝族是龙和虎的传人。

        这位先祖头顶最具彝族特色的、寓意后世子孙兴旺发达的竹笋状“椎髻”,手执权杖,表情肃穆、坚毅,两眼炯炯有神,他俯瞰着大地,守护着家园。

        海坪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夏季平均温度为19.7度。我们住宿的那天晚上,气温16度,睡觉得盖被子,而北京当天的气温已经达到了38度。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二天早上,我们在晨曦中走进了位于海坪镇东侧的彝族村寨。这是一个规划周到、建筑别致、绿树成荫、塘碧泉清的新型彝族居民区,它的美观和舒适度可以与城市中的别墅区相媲美。贵州省政府在开发野玉海旅游项目时,把扶贫工作融入其中,在海坪镇建起了一个新型居住区,将附近山上的千户农民搬迁至此,为他们免费提供住房,并安排每一个家庭至少一个人在旅游区工作。这项举措得到了当地农民的称赞,他们说,过去我们在山上住的是简易的茅草屋,种玉米一年的收入也就是两千多块钱;现在住上了别墅一样的小楼,在旅游区工作一个月最少能赚两千多块钱;出门办事,孩子上学,病人上医院等一系列问题都解决了。

        温馨宁静的村寨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上午,彝族导游小姑娘阿秀领着我们参观了海坪镇的各处景点,太阳历广场、祭火广场、火把广场、斗牛场、赛马场、土司庄园等等。在一尊巨大的策马拉弓武士塑像前,阿秀说,这就是彝族英雄支格阿鲁。

        在彝族的神话传说中,一个时期,天上出现了六个太阳,超量的阳光烤焦了大地,灼死了树木、花草和庄稼,人类生活苦不堪言。被龙养育大的支格阿鲁骑着飞马冲上天空,用神弓仙箭将五个太阳射落,使世界恢复到一个太阳照射的正常的生活环境。

        其实,这就是彝族的后羿。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1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望着这尊精美的塑像,我想起了一件往事。

        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路过彝族区,刘伯承同志与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从而使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区,继续北上。分别时,刘伯承将自己的手枪和十支步枪送给小叶丹,小叶丹十分感动,随即将自己的大黑马送给刘伯承,并让二十名随从加入红军。后来,这些人大多数在长征和抗日战争中牺牲。有一个叫张秀珍的彝族战士幸存下来,他开始跟随刘伯承,后来,刘伯承见他能吃苦又忠诚可靠,就送他去中央警卫团跟随毛泽东同志。到了中央警卫团,张秀珍担任了毛泽东的马伕,他把马养的膘肥体壮,跟随毛泽东从陕北走进北京,同志们夸赞他是毛泽东的“马前张保”。进入北京后,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人的马匹送到动物园寄养,张秀珍说自己和这些军马有感情,主动申请去动物园工作。以后,组织上同意他去动物园,在那里,他一直工作到离休。

        其实,彝族人民就是真正的英雄,他们为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祝愿彝族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4、阿弟

        阿弟是个四岁的小男孩,他家住广西南宁市,这次,由姥姥、姥爷带着与我们一起在贵州游玩。

        阿弟长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象一株刚刚破土而出的嫩笋,十分讨人喜爱。

        和其他男孩子一样,阿弟活泼好动,有点调皮,经常扮演“光头强”或“飞天大盗”。

        可是,在游览龙宫时,这位小可爱露怯了。

        龙宫是位于安顺市西秀区的一个大溶洞。这个溶洞长十五公里,一条巨大的暗河从中穿过。由于水量大,暗河在涌出洞口时,形成了一个高38米、宽25米的洞穴瀑布,此瀑布为中国最大洞穴瀑布。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1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们是坐船进入溶洞的,洞中幽暗潮湿、阴气袭人,昏惨惨的红、黄、蓝、绿等各色灯光在洞中交织,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如魔似魅,呈现出一种神奇、梦幻又令人略感恐怖的景象。

        阿弟是第一次进入这种光怪陆离的洞穴,他胆战心惊地对姥姥、姥爷说“有鬼”,而后便紧紧依偎在大人身边。

        出了洞穴,阿弟姥姥笑着告诉我们,因为害怕,小傢伙拉裤子了。

        看着心有余悸的阿弟,我悄声问道:“你害怕了?”

        “嗯,”他点了点头。

        “怕什么?”

        “怕鬼。”小傢伙脸上呈现出一丝恐惧。

        “鬼长什么样?”

        阿弟回答不出来。

        “谁告诉你有鬼?”

        “幼儿园的小朋友。”

        “他们说没说鬼长什么样?”

        “没说,”阿弟摇了摇头。

        噢,阿弟心目中的鬼只是个传说。

        我告诉阿弟:“洞里光线暗,各种钟乳石奇形怪状,你没有见识过这些,所以,就害怕了。害怕,就会感觉有‘鬼’。你姥爷、姥姥见识过洞穴,他们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他们不害怕。不害怕,眼里、心里就没有鬼。”

        阿弟听我这样说,受到了一点启发,他小声嘀咕:“洞里的灯光一会儿亮,一会儿暗,吓唬人……”

        第二天,我们去荔波县游览大、小七孔景区。

        大、小七孔景区在一条十多公里长的峽谷中,参观众多景点需要步行。阿弟姥姥怕孩子年龄小、体力不支,决定让参观过景区的姥爷带外孙去宾馆休息,放弃游玩。

        阿弟得知这个决定后坚决不同意,他要求跟着姥姥游览景区。

        姥姥无奈,只好带上了他。

        我问阿弟:“你打算让姥姥背着游玩?”

        阿弟倔倔地摇了摇头。

        我们先进入的是小七孔景区。这个景区因有一座清朝道光年间修造的横跨贵州、广西两省的七个孔的石桥而得名。2007年,小七孔景区登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被称为“地球上的绿宝石”。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1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景区内有成片的原始森林,杉、松、柏、樟、楠、桂等上百种树木遍布其间,灌木茂盛,竹林婆娑,藤蔓婀娜,百花娇艳。

        路遇一棵参天古树,其数条虬根拱出地面,长者达十几米,粗如碗口,形态似大蟒盘道。

        我逗阿弟:“这棵老树已经成精了,你怕它吗?”

        可能是阿弟对“鬼”有了新的认知,不再胆怯了,他看着老树,摸着粗大的树干说:“光头强不砍树了,他和大树交了朋友。”

        景区里的响水河沿着河道六十八级台阶流淌,不时地发出“哗啦啦,哗啦啦”的悦耳动听的响声。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1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蓬蓬柔顺的水草在水流中摇曳,其形态犹如一群少女在河中嬉戏,身子浸在水里,长发在水面上随波飘逸。

        我又逗阿弟:“你看,这河里有水怪,那些飘动的水草就是它们的头发。”

        阿弟听到我的话不仅没有害怕,反而好奇地站在河边踅摸“水怪”,他看见有人在水浅的地方趟水玩儿,便也下到水中去凑热闹。潺潺流水轻抚着阿弟嫩藕一般的双腿,小傢伙高兴的笑了。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1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从小七孔景区西头走到东头,阿弟步行全程,没有让大人背抱。

        离开小七孔,来到了大七孔,阿弟实在是累了,姥姥便不让他再继续前行。

        我对阿弟说,我进大七孔景区拍些照片和视频,出来后,给你看。

        如果说小七孔是婀娜秀丽的樟江少女,那么,大七孔就是粗犷威猛的黔岭莽汉。

        大七孔景区在恐怖峽谷内,一条从溶洞里流出的河穿峽而过,此河水深湍急,直通樟江。河上也有一座清朝道光年间修造的七孔古桥。

        恐怖峽内危崖层叠,峭壁耸立,若要徒步穿越,只能沿山腰间开凿的栈道行走。

        此峽最令人震撼的景点就是天生桥。沿着峽谷栈道向东北走出大约两公里,即可看到一个横跨峽谷两端的巨大的天然石桥。此桥为单孔,其实就是一个天然的石门洞。这个石门洞高约73米,宽约22米,厚约15米。

        据专家考证,这个巨大的石门洞原先是地下溶洞的一部分,若干万年前,随着地壳变迁,它抬升起来,从而形成了目前的状态。

        天生桥下,河水奔泻,一股股的白浪翻滚着朝下游涌去,场面十分壮观。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1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走过天生桥,再往前行,就是妖风洞了。

        妖风洞是一个巨大的溶岩洞,里面有暗河流出。由于河水带出了洞中的冷空气,洞口回旋着一阵阵阴森森的“妖风”。这里没有开放,游人寥寥,显得十分冷清。

        走到这里,天色渐晚,我们也就掉头返回了。

        过了两天,我给阿弟看大七孔景区的照片和视频,告诉他妖风洞里有妖怪,问他怕不怕。

        阿弟看完照片和视频后张开双臂大喝道:“我是飞天大盗,飞到妖风洞去捉妖怪!”

        看着阿弟这副鹰扬虎视的模样,我不由得笑了起来。

      5、苗寨风情

        我们的导游小向,是位苗族青年,在去往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的路上,他给我们介绍了苗族的一些风俗习惯。

        苗族男女青年找对象、谈恋爱,多以对歌的形式作为开端,十分浪漫。

        小向说,他十六岁时,阿妈让他找对象。这种相亲活动多在集市、庆祝节日等场合进行。

        如果男青年看中了女青年,就要率先用山歌向对方表白自己的心意,并询问对方的想法。这种询问是有技巧的,一般情况下,男青年这样唱问:“阿妹的篮子里有什么宝贝?”

        如果女青年用歌声答道:“篮子里有银镯子”,表示愿意与询问者交往;如果唱出“篮子里盛的是鸡蛋”的歌词,就表示不愿意与对方谈恋爱。

        小向说,他遭遇过两次“鸡蛋”后,找到了“银镯子”。

        确定了恋爱关系、订婚后,男方要给女方家送一份不菲的彩礼,小向家亦如此。

        小向上高中时女方提出结婚,他想考大学,不想早早成亲。这样,女方家便提出退婚。解除婚约时,小向在无过错的情况下没有收回女方退给的彩礼,表现了自己的气度。

        以后,小向考上了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开始了新的生活。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集聚村落,建在雷公山麓的河谷坡地上。走近苗寨一眼望去,一座座吊脚楼错落有致地叠排在山坡上。

        苗寨欢迎宾客的礼仪十分隆重,一位德高望重、长髯垂胸的寨老手端迎宾酒站在前面,他的身后是九组十八名随时准备敬酒的美少女,最后,由两组四名阿婆摆酒压阵。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1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敬酒队伍两侧各有一支乐队,乐手们用芒筒、芦笛吹奏悠扬的苗家乐曲。乐队后面跟着一长队打着花伞的阿婆,,她们踩着音乐节奏姗姗起舞,营造出欢乐的气氛。

        面对苗寨一片盛情,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个个笑逐颜开,大家纷纷走上前去与主人们合影,把这些难得的异乡经历记录下来。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1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苗寨款待宾客的又一种方式是摆设长桌宴,请宾客品尝“酸汤鱼”、“鱼酱焖鸡”、“折耳根炒腊肉”等苗家菜肴。

        我们一干游客入席落座后,一群苗族姑娘捧着酒坛、端着酒碗聚上前来。她们先是齐声问好,而后,便以芦笙伴奏,唱起了苗家劝酒歌:“阿表哥来喝酒,阿表妹来敬酒,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喝……你喜欢,喝一碗,不喜欢,喝三碗,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喝……”她们一边唱,一边围住一位男游客,把碗里的酒灌到他的嘴里。男游客把酒喝下去后,一个姑娘用筷子夹起一块肉递到他嘴边,他张嘴去接,姑娘又迅速地把筷子移开,不让男游客吃到筷子上夹的肉。肉没吃到,接着灌酒,姑娘们从高到低站成一队,把酒坛、酒碗连接成“高山流水式”,而后,热情地“罚”男游客喝酒。

        看到这种情景,周围的人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直到五碗酒喝完,男游客才咬住了姑娘手中筷子上夹的肉,此番“酒戏”才算结束,接着,又轮到了下一位。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1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苗家的纺织、刺绣、腊染三种工艺都很有名气,我们在苗寨亲眼目睹了这三种具有古老文化传统、鲜明艺术特色的工艺展示,一匹匹苗锦,一幅幅苗绣,一块块腊染布,令众人大开眼界。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2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苗寨的一条古巷里,有一个“古歌堂”。所谓古歌,就是用苗语演唱苗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等,这种艺术表演方式和内容,是苗家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

        走进“古歌堂”,我们看到十几位身着苗族传统服饰的老大爷、老阿婆分成两边坐在一条长桌旁,导游介绍,这些老年人均已年过七十。

        在游客们好奇的目光的注视下,老人们开始演唱,他们的声调浑厚苍凉,犹如来自远古时代的洪荒之音。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2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曲完了,我问领唱的老大爷:“这段用苗语演唱的歌的内容是什么?”

        老大爷捋着胡须说:“我们唱的是蚩尤是苗族的祖先,蚩尤在涿鹿被炎黄打败后,苗族被迫从北方向南方流散。我们‘西’姓部落经过五次搬迁,才来到雷公山,在这里建起了村寨。”

        噢,这段古歌唱的是“西”姓苗族部落的历史。

        我对老大爷说:“涿鹿离北京很近,我多次去过那里。现在,涿鹿修建了三祖堂,将蚩尤与炎帝、黄帝供奉在一起,把他们尊为华夏子孙的共同始祖。”

        老大爷听完我这番话后很高兴,他捧起酒坛倒了一碗酒,而后,把酒端到我面前,请我把酒喝下去。

        我连忙给老大爷倒上一碗酒,请他同饮。

        老大爷端起酒碗说:“我们都是华夏子孙,欢迎你们来到这里。”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我和老大爷一起把甜丝丝的米酒喝了下去。

        6、茅台镇和赤水河

        贵州省有两张闻名于世的名片,一是黄果树瀑布,一是茅台酒。

        这次入黔旅行,我们到达了茅台酒的产地,赤水河畔的茅台镇。

        茅台镇属于仁怀市,位于大娄山峽间的一处谷地。发源于云南镇雄的赤水河从这里流过,之后,于四川泸州地区注入长江。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2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得益于特殊的地质、水源、气候、环境等条件,茅台酒厂酿出的酱香型白酒香味醇厚,清洌甘爽,入口柔绵,回味悠长。

        来到茅台镇,时时处处都会感受到酒文化的气息,宏大的“国酒门”,茅台酒瓶状的“瞭望塔”,赤水河畔岩壁上雕刻的“美酒河”巨字,大街小巷商场店铺的酒图招牌……这一切,令人领悟到:茅台酒即是茅台镇的灵魂。酒魂凝聚,香溢千年。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2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为了了解茅台酒的历史和制作工艺,我们参观了“国酒博物馆”。大量的图片文字介绍、制酒工具、酒器等令我们目不暇接。

        在博物馆的林荫里,我们看到了许多人物雕塑,如民国时期茅台镇三家最有名的酒铺的创始人,解放后对茅台酒厂做出很大贡献的总酿酒师,在国宴上用茅台酒招待外宾的周恩来总理……

        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毛泽东与蒋介石举杯同庆的雕像也在其中。这是哪一段历史啊?噢,原来是重庆谈判的场面,他们杯中的酒就是茅台酒。以此看来,茅台酒作为国酒的地位不容置疑。

        毛泽东不善饮酒,很少喝酒;蒋介石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后,烟酒不沾,甚至连咖啡茶叶都不品尝,日常生活中只喝清水。但是,在重要的历史时刻,两位举足轻重的领导人依旧按照传统把酒言国是,使得茅台酒随即载入史册。

        细究起来,毛泽东和蒋介石与茅台酒、茅台镇的机缘并不始于重庆谈判,早在1935年,他们就在茅台酒的产地赤水河畔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博弈。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2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领导和指挥,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退出江西根据地。突破湘江等四道封锁线后,八万将士只剩下了三万多人。

        当红军穿越桂北山区欲与湘西的红二、六军团会合时,毛泽东对身后不见追兵产生了疑惑,他判断:蒋介石已算定中央红军的去向,在通往湘西的路上布下了伏兵。

        毛泽东立即提出不去湘西,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进发。这个提议得到了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领导人的赞同。

        博古、李德不同意毛泽东的提议,坚持去湘西。在黎平会议上,看到军委二局破译的国民党军已在通往湘西的路上布下了二十万伏兵的电报后,博古只好同意毛泽东的建议。

        红军出奇不意地打下遵义,在遵义会议上,博古、李德被罢免了领导职务,周恩来被选为军事指挥最后决策人,毛泽东负责协助周恩来指挥军事行动。

        原先,中央红军打算在黔北建立根据地,但到这里一看,地瘠民贫,发展困难。

        刘伯承、聂荣臻、朱德等四川籍领导人提出:北渡长江,与在川陕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会合。这个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从遵义去往长江的最近路线是顺赤水河北行赴四川泸州。

        红军占领遵义后,蒋介石立即调整军事部署,他指挥中央军并调川、黔、滇共四十万大军向黔北包围过来,其战略目标是将红军消灭在黔北地区。

        此时,双方对阵如下一盘大棋,若国民党四十万大军消灭了红军三万人,国民党方胜;若红军三万人跳出包围圈,保存了有生力量,共产党方胜。

        顺赤水河北赴泸州有一处必经之地叫土城,这里离茅台镇约四十公里。在土城,红军与先期赶到的川军郭勋棋部激战一场。

        由于红军事先侦察敌情不准确,将一万多敌军误认为六千人,结果打成了消耗战,自己损失很大,而且,敌人的增援部队陆续包抄过来。

        关键时刻,担任总指挥的毛泽东及时命令红军撤出战斗,向西渡过赤水河,进入了川南地区。

        当红军在川南欲向长江边运动时,川军、滇军、黔军、中央军又包围过来。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红军无法从长江或更西面的金沙江跨越过去。

        此时的毛泽东没有象李德那样鲁莽的与敌人硬拼,而是巧妙的指挥红军从敌人结合部的间隙穿插过去,向东二渡赤水,攻下娄山关、铜梓,再占遵义。这一仗完全出乎蒋介石等人的预料,黔军八个团、中央军两个师大部分被歼灭,红军取得了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全体将士的士气。

        号角四起,红旗猎猎,在大娄山谷、赤水河畔,毛泽东挥毫舞墨,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双晨月。双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仗打到这个份儿上,蒋介石重新祭起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的老战法:四面包围,缓慢推进,修筑碉堡,压缩窒敌。

        毛泽东不是李德,他汲取了古今中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经验,结合创建中央苏区的作战体会,提出了运动游击战的战略战术。他主张大穿插、大迂迴,在运动中调动敌人,寻找局部地区以多胜少的歼敌机会,创造跳出敌人包围圈、渡过长江继续北上的条件。

        按照这个思路,第三次、第四次渡过赤水河的行动开始了。

        如果说一渡赤水是大棋局的布局,二渡赤水是中盘,那么,三渡、四渡赤水就是胜负手和收官。

        毛泽东指挥红军于茅台镇不远处的鲁班场与中央军周浑元部激战一场,虽然没能歼灭敌人,但也令敌军在红军从茅台镇三渡赤水河时不敢出击,使得红军顺利地进入到川南地区。

        蒋介石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连忙指挥各路追剿军向川南压过去。在敌军主力陆续到达川南时,毛泽东指挥红军从茅台镇北面的太平渡、二郎滩四渡赤水,杀回了黔北地区。

        当时,蒋介石正坐镇贵阳指挥作战,他以为红军要三占遵义,连忙调动各路人马向遵义运动。可是,红军并没有攻打遵义,而是立即南下渡过乌江,朝着敌军兵力薄弱的贵阳冲杀过去。

        蒋介石慌了,他知道守卫贵阳的四个团抵挡不住红军,连忙令云南的龙云派大军赶赴贵阳救驾。

        孰不知红军并没有攻打贵阳,他们虚晃一枪,又朝昆明扑过去。

        滇军主力开赴贵阳后昆明兵力虚弱,龙云得知红军兵临城下,顿时慌了手脚,他一面向蒋介石告急,一面命令滇军主力立即返回。

        就在对方乱作一团时,毛泽东指挥红军甩开敌军主力,迅速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围绕着赤水河畔的这场博弈结束了,最后,红军胜,国民党军败。

        当时,蒋介石说:“我们有这许多军队来围剿,却任他东逃西窜,好像和我们军队玩弄一般,这实在是我们最可耻的事情。……将来战史上评论起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失败。”

        25年后,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对毛泽东说:“我最佩服你指挥的经典战役是三大战役。”毛泽东说:“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没有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2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留宿茅台镇的那天傍晚,我们沿着赤水河堤走到了当年红军过河的渡口,大家望着四渡赤水纪念碑感叹不已。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2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斯人已逝,碧水长流;金戈铁马,彪炳千秋。

        7、青岩傩戏

        从原始社会祭神驱鬼仪式演变而来的傩戏是中国戏剧艺术中的活化石,看傩戏表演,如同看古代文物。

        此次游贵州,我们在贵阳市南郊的青岩古镇欣赏了一场古朴的傩戏表演。

        那天,我们在古镇游玩,走着走着便听到前方传过来一阵阵喧嚣的击鼓声。

        凑上前去一看,原来是几个戴着面具、身着古装的演员在表演傩戏。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2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些演员都是男子,他们穿的是战袍,个个束腰,扎靠,手执兵刃,脸上戴着武将面具。

        这些面具制作的栩栩如生,有的像红脸关羽,有的像黑脸张飞,有的像黄脸秦琼,有的像白脸罗成。最可笑的是一副面具制成了《西游记》中牛魔王的嘴脸,另一副则制成了黄袍老怪的模样。

        随着鼓点的起伏,演员们俩人一组轮番出场,你唱一段,我接一段,你问几句,我答几句,其形其声酷似古代两军对阵时,双方大将的互相叫板。

        叫板之后,开始打斗,你来我往,相互交手,当然了,都是点到为止。

        唱一会儿,打一会儿,战袍渐湿,汗洒“沙场”。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2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折演完,二人下场休息,另外一对武生接茬对练。

        表演固然精彩,但最令我感兴趣的是精神抖擞的鼓师。

        戏班的鼓师相当于现代乐队的指挥,演员的表演以及其它乐器的伴奏都要跟随鼓点进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鼓师是戏班的主心骨。

        青岩古镇傩戏班的鼓师是一个矮敦敦的七十多岁的老头。看这老头击鼓,亦似看古代军队统帅指挥作战。

贵州行故事八则_第2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起手时,老鼓师双槌沉稳轮动,鼓声铿锵有力,这像是在下出战令。接下来,鼓槌击鼓的力量越来越大,鼓声越来越响,这应该是鼓励将士们勇敢向前。再往后,老鼓师挺胸昂首,怒目圆睁,手中双槌劈天盖地的击打鼓面,鼓声如急雨般越来越密集,这定是激励众将士驰骋疆场,英勇杀敌……暴风骤雨过去了,鼓声逐渐收敛,老鼓师平身舒气,微阖双眼,把手中鼓槌击打鼓面的力量及频率缓缓地降下来,这便是带领着取得胜利的将士们班师回营。

        三折戏演完了,演员们休息时,我和老鼓师聊了起来,他介绍道:青岩傩戏班演出的是“军傩”,也就是古代军队演练、征战的场景。六百多年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命令江淮军入云南平定叛乱,之后,又让这支军队在青岩筑城扎寨,镇守滇黔要道。现今住在青岩古镇里的居民,大多数是守军的后代。江淮军留驻贵州后,为了遥拜祖先,便组成戏班表演家乡的傩戏。因为他们是军人,所以,便把军队操练、作战的情景植入戏中,形成了“军傩”。现在戏班演出的剧目,大部分是前辈遗传的。

        与演员们合影后,我衷心地祝愿他们的艺术能够代代相传。

        8、武警士官小赵

        此次贵州之行,我在旅途中认识了一位姓赵的武警士官。小赵是位侗族青年,现今已有12年的军龄。

        我们是在列车上相识的。

        初次见面,小赵那健硕的体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他的个子不高,将近1.70米,但胸、腹、臂、腿等各部分肌肉十分发达,由于颈部肌肉隆起,他的脖子竟然和头颅的围度相等。说的形像一些,他就是美国拳击运动员泰森那种体型。

        由于我在部队工作过,所以,小赵十分愿意与我交谈。他告诉我,当初之所以自愿参军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家乡村寨附近有一支部队,他从小就爱看部队训练,崇拜精神抖擞、孔武有力的军人。二是他的爷爷当年参加抗美援朝,在朝鲜战场上失踪了,这个结果让他们全家人感到十分尴尬。小赵说,军人在战场失踪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性,或是牺牲,或是因伤病死亡,或是脱队,或是被俘,或是投敌。若是当时爷爷还活着,在他有生之年一定会回家乡与亲人团聚,他没回来,说明早已去世。这就基本排除了脱队、被俘和投敌的可能性。但是,失踪的结论总是给人以“说不清楚”的感觉,这使得家人十分沮丧。为了证明赵家人不是孬种,愿意为国尽忠,小赵决心以实际行动为家庭争光。

        我对小赵说,你在部队服役多年,被提为士官,说明表现很好。

        小赵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说还可以。

        我问道:“你这一身肌肉是怎么练出来的?”

        小赵说,他参军进入的是武警防暴部队,为了掌握军事技能,必须强身健体。经过多年苦练,他成为了一个标准的“肌肉男”。

        我打趣小赵:“凭你这体格,普通人三个五个一起上,都不一定打得过你。”

      小赵谦和的说,他曾经在全武警擒拿格斗比赛中取得过第三名的成绩。

      我问小赵:“你在训练中受过伤吗?”

        小赵答道:“参加训练没有受过严重的伤,但是,打架受过比较重的伤。”

        这是怎么一回事?我连忙询问。

        小赵不好意思的说,他入伍后因军事比赛成绩好,很快就被提为士官,但是,由于思想不成熟,处理问题不冷静,提升不久就犯了错误。一次,他与一位同期提为士官的战友因互不服气动起手来,结果,他的头被对方打破了,造成脑震荡,而他也打折了对方两根肋骨。出事后,俩个人一起被关禁闭,受处分,一同到团里各个连去作检讨,接受群众的批评。这件事,使他得到了一个深刻的教训。

        我摸着小赵头上的伤疤和他开玩笑,说你们这是一次近似实战的演习。

        小赵苦笑着答道,事后,他们俩个人都很后悔。

        人的成长有一个过程,小赵也是这样,他说,在部队生活了几年后,自己逐渐懂得了团结的重要性以及正确处理战友间关系的方式方法。

        有一年,他们班分配来了一个新战士,这人身高体壮,练过跆拳道,因此,没有把小赵这个班长放在眼里。“跆拳道”生活散漫,工作马虎,经常违反纪律,他公开宣称:“要想管住我,先得把我打服!”

        一次,在训练场上,小赵带领全班练习擒拿格斗术,“跆拳道”不但不听指挥,反而叫号:“班长,我向你挑战!”

        面对挑衅,小赵冷静地答应与“跆拳道”比武。

        在干部的监督下,小赵与挑战者当着全连战友的面,按照正式比赛规则,进行了一场格斗。

        开打后,“跆拳道”抡起左腿朝小赵踢过来,小赵此时有两种处置方法:一是躲过对方的“旋风踢”,冲到对手近前,快速出脚踢对方的支撑腿,将其踹倒,这个方法特别狠,极易造成对方腿骨折;二是躲过对方的“旋风踢”后,冲到对手近前,急速抄起对方的支撑腿将其掀倒,这个方法不易伤人。

        小赵采用了第二种方法,他把“跆拳道”掀翻在地后,骑到对手身上,抓腕、别肘、锁喉,瞬间便将对手控制住了。

        此时,“跆拳道”才知道自己远远不是班长的对手,只好认输。

        比武结束后,小赵找“跆拳道”谈心,给他讲了许多作为军人应该懂得的道理。从此,“跆拳道”服了班长,慢慢地成为了一个好兵。

        小赵从军12年,参加过西藏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边防执勤,参加过赴新疆抓捕暴恐分子的行动,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多次立功受奖。

        一个侗族普通青年在人民军队中成长为优秀的战士,这是侗族人民的骄傲,也是解放军的骄傲。

        小赵到达目的地了,我送他下车时,他给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而后,微笑着转身离去。看着他的背影,我感到十分欣慰:共和国有这样的卫士,是国家之幸,人民之福。

                                  2018年8月于北京

       

       


       

       

     


       

       




     

你可能感兴趣的:(贵州行故事八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