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向东#管理学#365天日更99

今日学习:得到专栏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161讲:平衡计分卡 | 学会看长远,162讲:因果关系 | 战略的沙盘推演,163讲:战略地图的标准模板

见:平衡计分卡的底层逻辑:追求两个平衡,一个平衡是长期指标和短期指标的平衡;还有一个是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

平衡计分卡,是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Kaplan)和其好友全球复兴方案公司总裁戴维·诺顿(David P.Norton)创建的一种战略管理工具。卡普兰和诺顿关于平衡计分卡,从1990年发表三篇论文开始,到1996年出版合著,此后十年间一共出版了五本专著。

1996年,《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在第一本书中,他们把平衡计分卡体系,定位为飞机驾驶舱中的仪表盘,他们认为,传统管理体系的最大缺点,就是过于依赖财务指标来指导经营,把握经营过程。如同,企业驾驶舱的仪表盘里有太多的财务指标,考核指标都是从盈利目标这个单一指标向下分析所得出的细节,利润就是唯一引人关注的指标。但仅仅通过这些财务指标来控制经营,存在着非常大的局限性,好比飞行员驾驶飞机的时候,只关注飞行速度这一个指标,不太关心油料储备,不关心油耗,也不关心高度一样是行不通的。在财务指标背后有很多驱动性的因素,这些因素是非财务的,但它们才是长期的,是影响更加深远的。

2001年,《战略中心型组织—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方略》(The Strategy Focused Organization);

2004年,《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Strategy Maps);

2006年,《组织协同——运用平衡计分卡创造企业合力》(Alignment: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o create corporate synergies)。

《平衡计分卡战略实践》(The Execution Premium)。

平衡计分卡的核心观点是:传统的财务指标比如收入、成本和利润,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无法评估组织前瞻性的投资。作为CEO,应该从“财务,客户,过程,创新与学习”四个维度来平衡管理公司。

#宁向东#管理学#365天日更99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平衡计分卡是战略落地的工具,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每个部门的领导者、每个员工,都要被设定科学、合理的任务目标,其次,可以按照计分卡的指引去工作,去接受考核。可以说,有了计分卡,人人都按照卡上所规定的目标来行动,按照卡上所规定的标准去完成每一个动作,企业的总体目标自然就会实现。如总目标与计分卡目标以及个人目标的关系:

#宁向东#管理学#365天日更99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990年,当时名不见经传的美孚公司请卡普兰做公司的顾问,致力于用平衡计分卡的工具改造公司,推行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战略落地。卡普兰和诺顿,帮助美孚公司梳理出了业绩的因果关系图,并形成了美孚的战略地图,他们从公司财务目标出发,结合客户分析,把财务目标分解;并在公司內部打造配套的业务流程、管理流程,来组织相关人员有效选择产品、业务;最后,匹配具有相关能力的人员。老师提醒,注意美孚战略地图中的指标剪头,业绩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只关注业绩,往往并不会取得好结果。应该去关注那些一层层递进的因果关系。

#宁向东#管理学#365天日更99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感:不能衡量的,就不能管理。

管理是平衡的艺术,是不断将例外事项进行规范,纳入管理范围的过程。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太上不知有之”,最高领导只需要管好例外事项,对常规事项进行委托授权,做好过程控制即可。如日本的政坛,不管首相如何频繁更迭,国内局势不变。

平衡计分卡,据说1996年刚发表出来时,被誉为是战略落地工具,其理念确实很好,但看整个过程还是太显复杂了,估计要成功推行运用,不光需要高层亲自推动,管理成本也需要大量投入,最关键是战略目标要清晰有效。

按刘润老师所言,设置平衡计分卡的过程,是用“共赢”指标来平衡外部与内部,用“因果”指标来平衡过程与结果;用“远近”指标来平衡短期与长期,帮助CEO成为一个真正的思考者和执行者。

能否落地的关键即“首先,每个部门的领导者、每个员工,都要被设定科学、合理的任务目标”,“其次,可以按照计分卡的指引去工作,去接受考核”。仅这两点,就如同要求做到“知行合一”一般,如何做到,也是见仁见智,让集团公司从上到下都目标一致,本身就是大不易。公司近年来轰轰烈烈也做过好几个关于“大经营分析、价值链提升、内部模拟市场”等项目,但真的让全员都有效益意识,让每个岗位都能设置出合适的可量化的考核指标,真的很难。

公司最早推行内部模拟市场是,遵循的原则是,哪怕价值量化的标准不准确,重点在于自己与自己比,要鼓励大家多干活,实现业务量增长,给公司模拟贡献增长都算。

思:复杂工具如何很好的落实?

很多好工具,用于小企业可能比较合适,观念容易统一,协调成本相对少。

据说今年公司系统的对标考核评价要淡化,确实,本来是个分析工具,是便于各单位分析差距,找原因,自我改进完善和提升的,因为过于注重排名,把指标的本意弄丢了。

让各方都满意的好指标体系制定不易,执行也难。结果指标好衡量,过程指标好监控,好落实责任,但体系设置若过于复杂,也很难推动落实,尤其是落实责任难,想监控清晰,就意味着管理成本的上升,或需要配套信息化监控手段。管理成本上升本是一个阻力,同时工作习惯,组织惯性等也是影响管理创新的难点。


行:



#宁向东#管理学#365天日更99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宁向东#管理学#365天日更99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宁向东#管理学#365天日更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