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一千

每天一千字,改变人生

今天是第一个一千字,不知道我这三分钟热血的毛病能让我完成几个千字,手机输入法的毛病在于,手指一点点变冷了,感觉代替了灵感和创意,但是让我再去打扰一个漂亮本子,是个很难的事情了。

    现在是长沙的深秋,天总是灰蒙蒙带着雾,书写是件奇事,本来前几秒在形容天色的时候打算用铅灰色,但是一想到铅灰就觉得自己深处王小波笔下的万寿寺,或是呼啸山庄的山脊。可见,文字和阅读经验已经刻到心里了。好像铅灰色的天空就等于压抑阴霾的氛围一样,但是我的现状并不压抑,它跟天的颜色没什么关系。所以即使觉得天色是正宗的铅色,也没有用这个词,是不屑还是恐惧,好像写上了这个词就等于承认了我生活的现状里有铅灰的阴郁和沉重。

     写到这里,我重头看了一遍,改了5处错字,都是输入联想错误。新的书写习惯新的工具,如果电脑或手机输入或是语音输入全面替代传统书写。会如何?汉语文字大多数是字意型的。现在的输入多数是音意。这对文字的未来有什么影响? 昨天跟一个在美术系学建筑的朋友通了个电话,他提到美国和墨西哥之间有个小镇,建筑是极简风格的。很有意思渴望去看一看。我问他对艺术的鉴定是个人体验式的还是有序渐进的。这有点掉书袋的讨嫌。当然他还是认为是个人体验式。所以说喜欢凤凰传奇的跟喜欢莫扎特的和喜欢甲壳虫汁的都在一个水平。这好像也说不通。

      刚才我去洗了个澡,没错,就在刚才在写完了好像也说不通这句话以后,我特别喜欢在洗澡的时候胡思乱想,所以想到了一些事,找到我自己自创的某种小规则。有点儿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意思。

    个人体验,如果说是一种平等的形式,这件事情没有高端大气或下里巴人的讲究。但是个人体验完毕后决定了自己的喜好,人们用世俗的眼光打量这个个人体验结束后的结果。会得出某些结论,比方说喜欢凤凰传奇的人大多数是一些文化程度较低,和喜欢通俗的人。比方说喜欢甲壳虫汁,都是一些文艺青年或嬉皮士。喜欢莫扎特的多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或者是在音乐方面有敏感性的,在音乐方面相当有素养的。可能一些比较直观的人就会认为,既然喜欢古典音乐,那你就是有教养的人,喜欢凤凰传奇你就俗的一笔。这可能是个反观察的作用,如果我是一个社会学家,我可能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调查。用数据来说话,结果还是,高智商的人喜欢古典音乐,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喜欢通俗音乐,大家看调查的结果,肯定有不同的个人体验,也许有这么说:我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我就是喜欢凤凰传奇,也许有的家长会选择让孩子不停的听古典音乐,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估计文艺青年会在自己的博客,下面更新无所谓之类的。

      所以所谓的个人体验,是有个人产生的最终他会作用于社会,社会反馈回来的信号继续去完善个人体验,产生新的一个体验意识。 而个人体验的根本在于每个人体验到了什么。这种体验很难用语言完整的表达出来,比如有人感觉到疼痛是几级疼痛,人们会形容,像蚊子盯了一下,我被锤子砸砸了一下,和扭劲儿的那种疼。这些都只是形容是比喻,是用那个像来解决的。

       这又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天堂。我记得在上高中的时候看过,刘墉写的一本书书名叫《杀手正传》。其中他说他太太有一段对话,大意就是刘墉问:螳螂是一个杀手,不能上天堂,可是螳螂天生就是要杀其他生物的,所以如果他是一个正直的螳螂,依然会上螳螂的天堂,那这样不是不对了吗?答:人有人的天堂,生物有生物的天堂,各有各的归宿。吃虫子的小鸟会上小鸟的天堂里面有很多虫子,被小鸟吃的虫子会上虫子的天堂里面也没有吃它的小鸟。刘墉说那天堂是一个多么不真实的地方啊?他太太白了他一眼说:天堂就是一个不真实的地方。具体的文字记不清了,但是对话,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样我觉得,人好像还应该是要信点什么,现在动不动在心灵鸡汤里提到的信仰两个字,文字有一种给人的思想打上烙印的概念,看到信仰两个字就不自觉的联想到了宗教。然而对于死亡,不也是一种个人体验吗?

    有人觉得濒临死亡的状态,是黑暗的,有人却认为是光明的。这些能说出个人体验的人,当然都还没有死。可能人在死了以后灵魂这个东西还是会存在一段时间,而这种存在的状态和存在的时间性,是取决于个人体验的。

      基督徒相信自己生前做了很多好事,被上帝原谅升入了天堂,所以他对自己体验的描述就是天堂。佛教徒相信自己涅槃了,或者轮回了,那么他自己的体验就是,六道轮回。道教徒可以相信自己是修仙飞升去了。或许一个高能量子物理学家他的体验是觉得自己的精神作为一种能量,抽离的身体变成一种特别的量子化的存在,悬浮于空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一切都在乎于自己的体验上无法与别人分享,是自己形成的一种概念。那么是不是要相信点儿什么呢,相信点儿美好的还是现实的,实在的或是虚无的,是什么呢,我也的搞不懂我,我说这些是为了干什么?以上就是我的第一次1000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个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