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1

图片发自App


未三、所作成辦(分三科) 申一、徵

【云何所作成辦?】

  這是第三科,前面第二科「事邊際性」解釋完了。現在第三科「所作成辦」,第一科「徵」。怎麼叫作「所作成辦」也叫作所緣境呢?

申二、釋(分二科) 酉一、出所作事(分二科) 戌一、依止清淨

【謂修觀行者,於奢摩他毘缽舍那,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諸緣影像所有作意皆得圓滿。】

  前面是「徵」。現在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出所作事」分二科,第一科「依止清淨」。

  這個「所作成辦」從字面上看,就是這件事做成功了就叫作「所作成辦」,做成功了。前邊說這個「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是在內凡位的所緣境;「事邊際性」就是見道以後,得無生法忍以後的所緣境。現在「所作成辦」就是無學道的時候,到最後成功了的時候,那個時候的所緣境;約三乘佛法來說,就是阿羅漢、辟支佛、和佛的境界;當然最圓滿就是佛了,這個「所緣境」。

  「謂修觀行者」,這個「所作成辦」這個所緣境是什麼呢?就是這個「修觀行」的人,他現在這個程度,「於奢摩他」於「毘缽舍那」,「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因此你不斷地這麼修習的關係。「諸緣影像所有作意」,你這個奢摩他的「諸緣影像」、毘缽舍那的「諸緣影像」都是「作意」。「皆得圓滿」,你已經修成功了,這個殊勝的功德你已經圓滿了,這就叫「作所成辦」這個所緣境。

《披尋記》九三頁:

《於奢摩他毘缽舍那若修若習等者:〈攝異門分〉說:若修者,謂由了相作意故。若習者,謂由勝解作意故。多修習者,謂由餘作意故。又若修者,謂於所知事而發趣故。若習者,謂無間殷重修加行故。多修習者,謂於長時熟修習故。(陵本八十三卷二十頁)此說修相,義應準知。》

  「於奢摩他毘缽舍那若修若習等者:〈攝異門分〉說」,本《瑜伽師地論》〈攝異門分〉說:「若修者,謂由了相作意故」,這七種作意,第一個作意是「了相作意」。對於那個相貌你有所認識,「了相作意」故,那就叫作「修」,這個「修」就是這麼講,你這「了相作意」叫作「修」。「若習」這句話怎麼講呢?「謂由勝解作意故」,由「勝解作意」。「勝解作意」是什麼呢?就是得到禪定了。這個前面這個「了相作意」還是聞、思智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的境界。這個「勝解作意」就是你已經達到修慧的境界了,就是得到禪定,在禪定裡邊修諸法實相觀的時候,那叫作「勝解作意」。這個「勝解作意」叫作「若習」;「了相作意」叫作「若修」,這樣解釋。「多修習者,謂由餘作意故」。這個「勝解作意」以後還有「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還有這麼多作意;這麼多的作意統名之為「多修習」。「若修、若習、若多修習」這三句話用「七種作意」來解釋,是這樣意思。這是一番解釋。

  下面第二番解釋。「又若修者,謂於所知事而發趣故」;「於所知事」就是所緣境,於所緣境開始修行止觀的時候叫作「修」,這樣意思。「若習者,謂無間殷重修加行故」,這個第二句「若習」什麼意思呢?說是「不間斷」,一直的這麼修行;今天也修止觀、明天也修止觀、這個月、下一個月、今年、明年,一直的這樣子修習,「謂無間斷」。「殷重」就是你非常的認真地週遍地去修行,不是馬馬虎虎的;這樣子努力的修行,就叫作「習」。

  「多修習」是什麼意思呢?「謂於長時熟修習故」,說長時期的。這個《大毘婆沙論》說那個儒童的那個因緣,儒童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的一個弟子,但是他在迦葉佛時代修行過,修行了一萬年;迦葉佛時代的人壽是二萬歲,他出家修行修這個界分別觀修行了一萬年。這一回來到釋迦牟尼佛的時候來度化他,他得了聖道了就成功了;是修行了一萬年,這個可見是「長時」的修行;「謂於長時熟修習故」。

  當然若我們聽見這種話心裡就煩了,叫我靜坐兩個鐘頭我都不歡喜,真是不容易啊!但是你若是修靜坐的時候,假設修一個鐘頭你一念不生的時候,你修坐兩個鐘頭不感覺難;你若是一坐可以坐五個鐘頭止觀相應的時候,你聽見說「修一萬年」好像和一天差不多一樣的,你就不害怕這件事,不煩。就是不相應的時候,坐了半個鐘頭腿疼,這樣的人他害怕:哎呀!一萬年還了得。這是因為自己的程度不同,自己的想法就不同,這所以「諸法所生唯心所現」,這句話是對的。

  所以「長時的修行」,「謂長時熟修習故」,叫作「多修習」。

【此圓滿故便得轉依,一切麤重悉皆息滅。】

  這前面說是這個修行人對於「奢摩他毗缽舍那,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修成功了「此圓滿故」;圓滿的時候有什麼相貌呢?「便得轉依」就是有這個相貌。這個「依」是什麼?就是你的心、或者說加一個身,身心就是所依;就是一切的罪福以此為依止處,就是靠你的身心來造一切罪、造一切福、修一切聖道,都是以此為依而成就的。若是離開了你的身心,什麼事情也做不成了,你還能做什麼?什麼也不行啊!所以我們的身心是我們的本錢,一切一切要靠他去成就的,所以叫做「依」。

  現在說你這奢摩他、毗缽舍那修圓滿了的時候,就說你的身心轉變了,把你的身心轉變了。轉變什麼?有什麼變化呢?「一切麤重悉皆自滅」,這些不好的東西都棄捨了。這個「麤重」真實的說就是煩惱的種子,就是一切煩惱的種子,煩惱的種子是「麤重」,是令你苦惱的,所以叫作「麤重」。這些東西完全的「息滅」了,被你這個奢摩他、毗缽舍那把它排解出去了;這就是你的奢摩他、毗缽舍那修習成功了,就是這個意思。

  這就是「斷德」,是斷德的意思。前邊那個奢摩他、毗缽舍那的「若修若習若多修習」那是「因」;現在這就說「果」了,就是你能得到這麼一個果,有這麼一個結果。這個科判的名字叫作「依止清淨」,就是說你的身心清淨了。身心的不清淨就是因為有煩惱、有煩惱的種子就是不清淨,現在把煩惱、煩惱種子息滅了,你的身心清淨了。所以說修行的時候,你得了什麼樣的果報?得了什麼好處了呢?主要的好處就是心清淨、身心清淨沒有煩惱,這就是你的修行的成就。所以你若問自己我有沒有修行,你就看自己心清淨不清淨?很容易知道,很容易知道這件事的。

  這是這個「依止清淨」。現在第二個「所緣清淨」。

戌二、所緣清淨

【得轉依故,超過影像;即於所知事,有無分別現量智見生。】

  這是第二個得到的功德。「得轉依故」,你由於奢摩他、毘缽舍那的長時期的用功修行,把你的身心轉變了轉化了,這時候把這一切煩惱都消滅了。「超過影像」,這個「影像」,一切法都是心的「影像」;但是我們沒有修行的人,不知道它是「影像」。這「影像」是虛妄的意思,你若知道它是「影像」就知道它是虛妄了;我們不知道它是虛妄認為是真實的,就被這些虛妄相蒙蔽住了,就是種種的顛倒妄想,惑業苦就在這裡流轉生死。現在你把一切的煩惱和煩惱的種子息滅了的時候,你就超過了一切虛妄的境界,不被這一切虛妄的境界所迷惑、所欺誑了。是這麼意思。

  「即於所知事,有無分別現量智見生」,「所知事」也就是這個「影像」,就是這些所緣境。對於所緣境「有無分別」的,這個「分別」就是虛妄的分別,「無」沒有這一切虛妄的分別。這個「現量」這句話在這裡說,就是不顛倒的意思,沒有顛倒迷惑叫作「現量」。在這個因明上說,是說你有正確的理論的根據,對於那件事有符合實際的判斷,那叫作「現量」;現在不必這樣解釋。就是你心裡面沒有顛倒迷惑叫作「現量」,有這樣的清淨的智慧現前了。這個「智見生」,你若有了這個清淨無分別「智慧」就能見到真理了,所以叫作「智見」。或者說這個「見」是推求的意思,這個「智」是決斷的意思,由智慧而能推求真理,由推求真理而得到決斷的智慧。或者說「智」就是「見」,「見」就是「智」好了。就是「無分別」,沒有顛倒錯亂的清淨的一個智慧出現了。

  有這個智慧出現,這是「智德」;前面「一切麤重悉皆息滅」是「斷德」。那麼你沒有一切煩惱,你就得到清淨智慧,由清淨智慧就見到真理了,當然這是聖人的境界。
(2018.5.21)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