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是否都有这些场景?你是否觉得熟悉
上课时:
清醒没有发呆的多,发呆没有睡觉的多,睡觉没有玩手机的多;下课时,自修没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没有看连续剧多,看连续剧没有游戏多。如此这般,就业时的失败怎能不比成功多?
考试时:
不给范围就不会考试,给了范围也只是复印同学准备的答案。你如果是老板,会雇用你自己这样的员工吗?
毕业前:
上大学前填报志愿,你说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好吧,大学毕业找工作了,同样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自己都不认识自己,还有谁能认识你?
专业课:
学技术不肯动手,学理论不肯动脑。等待你的除了失业还能是什么?你说,你修完了《计算机基础》,但真实水平却连个PPT都做不好。你的竞争力在哪里?
你说,你修了两年英语,然而,你的水平却连与外国人日常对话都打怵。有哪家用人单位需要你?
你说,你修了《思想修养》,但你根本就没听。你敢说,除了课堂上睡眠的抗干扰能力得到提升外,在思想修养和道德品德方面,得到了应有的提升吗?
你说,你修过《阅读与写作》,但你读的是手机,你写的是微信。对语文,自己都没信心,你还想指望别人对你有信心?
网友评论:
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是800万,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在2017年下半年安排800万个工作岗位。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除了2017年,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每年都会有很多找不着工作的人寄希望于第二年甚至第三年,于是今年要找工作的人除了这新毕业的800万之外,还有将近300万的过去毕业可至今都没有找到工作的人。那么这个数字就变成了1100万。而我们国家每年提供的新增岗位其实根本没有1100万这么多,所以,大学生毕业后就失业,看起来合情合理。
那么问题来了,大学生失业合情合理,但大学生不失业就天理难容,这句话从何说起呢?
注意问题里的“沉睡”二字,这是分析的关键点。
虽然大学毕业生里不乏人才,许多大学生也都积极向上,但《人民日报》怼的并不是所有大学生,而是专门怼的“沉睡”中的大学生。
想想我们周围的某些大学生平时在做什么?该上课的时候逃课,逃课的时间在睡觉,该睡觉的时候通宵打游戏,即便上个自习也是看10分钟的书就开始刷微博看美剧,考试前一天才突击,60分及格万岁,四年下来在课本里学的东西甚至连高中学到的东西都全部忘干净,连续剧电影和网上的笑话倒是看了不少。
这样的能力,能让你来单位干啥呢?捧着保温杯视察其他人工作然后吐槽么?偏偏在毕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才想起来自己是个大学生,还要找一份很好的工作,管吃管住还要不少于多少多少的工资,这样合适么?
曾经有一个笑话,有的大学生说我的工作必须有专车,并且我每天都和钱打交道,于是别人给他提供了一份开电瓶车送外卖的工作,有车并且每天都在数钱,但他不干。
有大学生说我想要很多的部下,而且他们都怕我,我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没有任何一个员工会反抗,于是别人给他提供了一个养鸡场的工作,所有的鸡都害怕你,没有哪一只鸡会反抗你的言论,但他不干。
有大学生还说我想有自己的单独办公室,并且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跟他请安,于是别人给他安排了一个看大门的工作,每天都有人开着车来给他打招呼,他也不干。
眼高手低想得还美,在床上躺了四年一起来就是个坐拥年薪百万妻妾成群的成功人士,这不就是某些在“沉睡”中的大学生的白日梦嘛!
让我们站在用人单位来思考,招人嘛,无非参考两样,第一是能力,第二是态度。
所谓能力,就是你在毕业那个时候所具有的技能是否与单位需求匹配,就好像我是打仗的公司,你斩过名将华雄还跟吕布过招没死,那我肯定要你,我是写文章的公司,你年阅读量超3000万字还经常在校报发刊,我肯定要你,但如果“沉睡”了四年的你只有一张文凭,专业度却不够,而我这里只提供有限的岗位,我为什么不把机会留给那些奋斗了4年的毕业生?
所谓态度,就是即便你目前没有卓越的能力,如果我觉得你人好,踏实稳重勤劳勇敢,集结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良好品德,那我也愿意要你,因为我觉得你可以栽培啊,万中无一的绝世高手,培养你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但很可惜,你长达四年都选择了“沉睡”,我并不认为以上那些优良的特点会出现在你的身上,我还是选择那些奋斗了4年的毕业生,起码人家对时间和人生的态度是端正的。
你看,站在用人单位角度,两点都不符合,那就只有失业了。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随着人口急剧膨胀资源紧缺已经是必然现象,坑位就那么些,你手无缚鸡之力抢坑位抢不到,还没有个好态度,谁肯让坑位呢?所以,要么从现在起抓紧培养抢位能力,要么转变个脚踏实地做事的态度,不然,还真的是“你不失业,天理难容”。
原文转载:https://www.bdqnhyq.com/09_3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