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大脑无法被取代

 关于教育,有一个大家深信不疑的谬论,在各个领域广为流传,那就是:你不需要专业知识,因为你可以从网上搜索。

这可能是某个演说家随口说的;也可能是学校管理者无意间发现我们可以降低对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因为“学生可以在线搜索”;或者像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的专家托尼·瓦格纳(Tony Wagner)这样的领头羊,发表了更有分量的(所谓的)声明:

“现代社会,知识无处不在,它不断变化,且呈指数增长……今天的知识是免费的,像空气和水一样,它已经变成一种商品……当今,除了你的人脉,知识已经没有竞争优势了。这个世界不在乎你的知识水平,它只在乎你能用你的知识做什么。”


电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大脑无法被取代_第1张图片

《福布斯》2012年的一篇文章也引用了这段描述,此刻还在网上流传,而那些信以为真的人乐此不彼地相互分享。但是,这些都是错误的,互联网代替不了你的大脑。

首先,你的大脑不是电脑。正如心理学家罗伯特·爱泼斯坦(Robert Epste)在他的论文《空荡的大脑》(The Empty Brain)中描述的,“你的大脑”不像字面意义上那样处理信息,检索知识或储存记忆。“因为大脑不是一台电脑,所以,把互联网视作大脑的移动硬盘,就像把一个移动硬盘连接到一个垃圾箱一样毫无意义。”

另一方面,互联网充斥着虚假信息。我们看到,最近有人讨论YouTube向用户推介极端思想——地球平面论。(PS:地球平面论,the flat earth theory,许多古代文化认为地球是平面的,但它并不科学。)

“百度一下”“谷歌一下”,马上会跳出一堆错误的信息,当然,如果用户自带的知识水平,能准确判断检索出来信息是否可用,就另当别论了。


电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大脑无法被取代_第2张图片

从早期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开始,教育改革就推动了一个观念的形成——即某些学术技能可以脱离知识内容独立存在。这种脱离内容的技能至上的观念并非教育行业独有,长期以来,美国商界一直被这样一种观念困扰着,即如果一个高管有一定的管理技能,他可以管理任何公司——不管他对公司的实际业务了解多少。

但是,所有技能都依赖环境存在,并通过具体工作内容发挥作用。如果没有具体工作内容作为对象,你是无法发挥技能的。阅读技能依赖于知识(词汇量);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用拼音来发音——你也许能发出你从未听过的字的读音,但你仍然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文章里的信息,只有在你具备足够的知识(词汇量)、能够进行理解时,才会有价值。

我们将刚掌握的知识与我们过去掌握的知识结合,然后获得新的知识。


电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大脑无法被取代_第3张图片

懂得比别人多,自古就是一种竞争优势,因为所有的理解和技能方面的发展,都基于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你不得已需要查阅一些信息,你也没办法彻底掌握它——即使一开始你就能判断这些信息的真假。

没错,这个世界确实只在乎你能用知识做什么;但是,你懂得越少,你能做得就越少。

更多干货文章,请关注智能观的公众号:zhinengguanym,里面很多方法论、干货与前沿思想等文章。在对话框回复:编码书,获取儿童编码相关书籍。有关前沿教育的问题,也欢迎与我们交流。

来源:福布斯

作者:Peter Greene

智能观编译


—完—

声明

编译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行业新思想、新观点及新动态,为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智能观观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电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大脑无法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