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不完美和解:你这个样子,谁会喜欢呢?

手机上接到一条消息:我要难过死了。

看头像,是D桑。

我问为什么,是到了年中职业倦怠期了吗?不如约个时间把年假休了吧。

D桑任职的公司正经多事之秋,近两个多月加班频繁。

“爸妈一个接一个地安排相亲,有点空就安排上了。觉得自己倍儿委屈,好像是陈列的打折商品,净被人挑拣,我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人吗?”

“我妈跟我说,你这个样子,谁会喜欢你呢,我蒙着被子哭了好久。”

跟不完美和解:你这个样子,谁会喜欢呢?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D桑其人很优秀:颜值颇高,家境优渥,工作不错,性格大方随和,一手好厨艺,同时也对这个世界保持着敏感与好奇。按世俗观点审视,如此条件到如今年纪(其实不过27岁)还单身一人,就是太挑眼光太高。

真的如此吗?

看D桑沮丧,我却说不出爸妈情急之下口不择言的安慰。

以我的理解,这不是口不择言的话。也许,这是父母因为女儿日渐大龄仍然单身,他们受到的社会压力的投射。说出这样的话的人,不是以母亲或父亲的形象说出的,而是成年女性之间,或者说是已婚女性形象对未婚女性的一次评价。

按说,我们和父母是独立的个体,由于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子女作为独立个体形象出现的时间是会稍晚一些。如果问我,我觉得自己工作之后算独立(也有独立意识更强一些的人认为成年之后就算独立),可一般父母以为的独立,是在成家,甚至生子,更甚至他们离去之后。其中微妙的时间差带来的矛盾,往往体现在婚姻子嗣这些人生节点上,以两代人观念的分歧为表现。

所以D桑啊,不要以为爸妈质疑自己,他们只是在告诉我们,他们身处的环境、那个社会是怎么想大龄青年的。

那个社会形象说:你这样挑剔没人会喜欢。可这个社会化的观点从哪儿来,我不乏恶意地推测,是从那些已婚人士嘴里来,从生了一胎还要二孩的父母嘴里来(生一个还是两个的问题,已婚人士们的矛盾也还亟待解决呢)。父母可能是受了周遭亲戚的压力,也可能是他们根深蒂固的传统观点本来就如此以为。是,23岁工作、结婚,24岁生子(最好头胎是儿子呢),26岁生二孩(要子女双全才最完满),他们的人生节奏真的很明快,尤其是同龄人,今后的日子好似有章可循,令人心安。我是真心地觉得他们很厉害,因为这是他们规划的可控的人生,可是朋友,节奏明快的人生堪称范本,缓慢低沉的就该被抹灭吗?好像不是吧。

为什么一到了婚姻子嗣这些事上,就只允许一种固定姿态出现呢?或者说,这个社会容不得人单身吗?我们早知道答案,不是容不得,现如今LGBTQ都在为自己平权,单身简直不值一提。那真正容不得的是什么,是自己家孩子大龄单身。谁容不得?可能是爸妈,更可能是周遭的已婚人士。现实却是,爸妈的身份,首先就是已婚人士。

在踏入婚姻生活之前,谁也无法断言说谁家夫妻感情和睦,谁家鸡飞狗跳不大和谐。经常听人感慨,婚姻是一门学问,是一堵围城。可能我们看早了钱钟书的小说,瞥见围城内的些许风景,故而对其心生戒备。作为已婚人士,所谓过来人的爸妈劝我们入城,其说服力不可谓小,但这个世界也随处可见夫妻感情破裂、反目成仇的新闻。入城得到理想结果的概率,粗算下来一半一半,如此豪赌,大龄青年慎之又慎,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吗?

你要把我写的这些发给爸妈?D桑,爸妈才不要听你这些屁话嘞,他们看完第一个字,就会告诉你:下个周末相亲饭局你非到不可。

我如果能抗下去,就坚持到想明白为什么结婚再说。如果坚持不了多久,起码熬过三十岁,吧。熬不下去的时候,就想作是跟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提前和解了,只是和解的条件不如你意。在此之前,我们将一直沐浴在爸妈爱的暴雨中。跟暴雨和解什么?撑伞就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不完美和解:你这个样子,谁会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