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是程序设计的两大基础,大型的IT企业面试时也会出数据结构和算法的题目,
它可以说明你是否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如果你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即使技术存在某些缺陷,面试公司也会认为你很有培养价值,至少在一段时间之后,技术可以很快得到提高。同时,它也是软考的重点,我们需要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一下总结。
我们先看一下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整体内容。
数据元素的排列方式是线性的。
分类规则是根据上图中元素的存储结构来划分的。
基本思想:元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在内存中是以顺序存储,内存划分的区域是连续的。存储结构如下图:
基本思想:元素的存储空间是离散的,单独的(物理),它们可以通过在逻辑上指针的联系使得它成为了整体的链表。存储结构如下图:
1.单链表
2.循环链表
·
3.双链表(双向循环表)
(图有点小问题 :最后一个节点的 指针域 也指向头结点)
三者的区别(从上面三个图我们可以总结出来):
1、它们都有数据域(data(p))和指针域(next(p)),但是从图中可以看出双链表有两个指针域,一个指向它的前节点,一个指向它的后节点。
2、单链表最后一个节点的指针域为空,没有后继节点;循环链表和双链表最后一个节点的指针域指向头节点,下一个结点为头节点,构成循环;
3、单链表和循环链表只可向一个方向遍历;双链表和循环链表,首节点和尾节点被连接在一起,可视为“无头无尾”;双链表可以向两个方向移动,灵活度更大。
理解了顺序表和链表的基本思想之后,线性表的操作是简单,并且网上有很多讲解插入和删除结点的博客,在这里我就不过多的介绍了。
栈和队列是特殊的线性表,既然特殊就有不同点。
基本思想:后进先出(先进后出)即栈中元素被处理时,按后进先出的顺序进行,栈又叫后进先出表(LIFO)。
举例: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栈的例子。例如,放在书桌上的一摞书,只能从书顶上拿走一本书,书也只能放在顶上。如下图所示:
基本思想:先进先出即先被接收的元素将先被处理,又叫先进先出表(FIFO)。如下图所示:
举例:
队列的例子,生活中更多。比如:买车票排队,排头最先买到车票,新来的排的队尾;进车站时,安检行李,先进去的最先出来,后进去的后出来。
如下图所示:
顺序队列的操作,要判断队满和队空的标志,从图中我们可以总结得到:
1.队空:head = tail
2.队满:tail = m
如下图所示:
循环队列的操作,要判断队空和队满的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总结得到:
1.队空:head = tail
2.队满:tail + 1 = head(在队列中会留一个空着的空间,所以要加1)
线性表真的很简单。
----------------------------------------------------------------------------------------------------
数据结构中的线性表,对应着Collection接口中的List接口。
在本节中,我们将做以下三件事
第一。我们先来看看线性表的特征
第二,自己用JAVA实现List
第三,对比的线性表、链式表性能,以及自己的List性能与JDKList性能对比
线性表特征:
第一,一个特定的线性表,应该是用来存放特定的某一个类型的元素的(元素的“同一性”)
第二, 除第一个元素外,其他每一个元素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驱;除最后一个元素外,其他每一个元素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后继(元素的“序偶性”)
第三, 元素在线性表中的“下标”唯一地确定该元素在表中的相对位置(元素的“索引性”)
又,一.线性表只是数据的一种逻辑结构,其具体存储结构可以为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储存结构来完成,对应可以得到顺序表和链表,
二.对线性表的入表和出表顺序做一定的限定,可以得到特殊的线性表,栈(FILO)和队列(FIFO)
自己实现线性表之顺序表
思路:
1. 顺序表因为采用顺序存储形式,所以内部使用数组来存储数据
2.因为存储的具体对象类型不一定,所以采用泛型操作
3.数组操作优点:1.通过指针快速定位到下表,查询快速
缺点:1.数组声明时即需要确定数组大小。当操作中超过容量时,则需要重新声明数组,并且复制当前所有数据
2.当需要在中间进行插入或者删除时,则需要移动大量元素(size-index个)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自己实现线性表之链表
思路:1.链表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在内部只需要将一个一个结点链接起来。(每个结点中有关于此结点下一个结点的引用)
链表操作优点:1.因为每个结点记录下个结点的引用,则在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时,只需要改变对应下标下结点的引用即可
缺点:1.要得到某个下标的数据,不能通过下标直接得到,需要遍历整个链表。
实现代码如下
自己实现线性表之栈
栈是限定仅允许在表的同一端(通常为“表尾”)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的线性表。
允许插入和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top),另一端称为栈底(base)
特点:后进先出 (LIFO)或,先进后出(FILO)
因为栈是限定线的线性表,所以,我们可以调用前面两种线性表,只需要对出栈和入栈操作进行设定即可
具体实现代码
至于用链表实现栈,则只需要把保存数据的顺序表改成链表即可,此处就不给出代码了
自己实现线性表之队列
与栈类似
队列是只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而在另一端删除元素的线性表。
在队列中,允许插入的一端叫队尾(rear),允许删除的一端称为队头(front)。
特点:先进先出 (FIFO)、后进后出 (LILO)
同理,我们也可以调用前面两种线性表,只需要对队列的入队和出队方式进行处理即可
对比线性表和链式表
前面已经说过顺序表和链式表各自的特点,这里在重申一遍
数组操作优点:1.通过指针快速定位到下标,查询快速
缺点: 1.数组声明时即需要确定数组大小。当操作中超过容量时,则需要重新声明数组,并且复制当前所有数据
2.当需要在中间进行插入或者删除时,则需要移动大量元素(size-index个)
链表操作优点:1.因为每个结点记录下个结点的引用,则在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时,只需要改变对应下标下结点的引用即可
缺点:1.要得到某个下标的数据,不能通过下标直接得到,需要遍历整个链表。
现在,我们通过进行增删改查操作来感受一次其效率的差异
思路:通过两个表,各进行大数据量操作(3W)条数据的操作,记录操作前系统时间,操作后系统时间,得出操作时间
实现代码如下
得到测试结果如下:
arrylist add time--->446 linkedList add time---->9767 JDK arrylist add time--->13 JDK linkedList add time---->12 |
由以上数据,我们可知:
1.JDK中的ArrayList何LinkedList在添加数据时的性能,其实几乎是没有差异的
2.我们自己写的List的性能和JDK提供的List的性能还是存在巨大差异的
3.我们使用链表添加操作,花费的时间是巨大的,比ArrayList都大几十倍
第三条显然是跟我们最初的设计不相符的,按照我们最初的设想,链表的添加应该比顺序表更省时
查看我们写的源码,可以发现:
我们每次添加一个数据时,都需要遍历整个表,得到表尾,再在表尾添加,这是很不科学的
现改进如下:设立一个Node
改进后add()方法如下
ArrayList添加的效率和JDK中对比起来也太低
分析原因为:
每次扩大容量时,扩大量太小,需要进行的复制操作太多
现在改进如下:
每次扩大,则扩大容量为当前的三倍,此改进仅需要更改ensureCapacity()方法中的一行代码,此处就不列出了。
改进后,再次运行添加元素测试代码,结果如下:
arrylist add time--->16 linkedList add time---->8 JDK arrylist add time--->7 JDK linkedList add time---->7 |
虽然还有改进的空间,但是显然,我们的效果已经大幅度改进了,而且也比较接近JDK了
接下来测试插入操作的效率
我们只需要将测试代码中的添加方法(add())改成插入方法(insert(int index,E e)),为了使插入次数尽可能多,我们把index都设置为0
测试结果如下:
arrylist inset time--->17 linkedList inset time---->13 JDK arrylist inset time--->503 JDK linkedList inset time---->11 |
多次测试,发现我们写的ArrayList在插入方法的效率都已经超过JDK了,而且也接近LinkedLst了。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