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都不知道,首次征服世界最高峰的那个人,竟然来自一个小小的太平洋岛国--新西兰。
之前,从没在国人熟悉的任何体育赛事中听到过新西兰的名字,我以为除了英式橄榄球,新西兰人所长不多。
直到移民后,偶然逛到南岛的库克山脚下,看到一个身影伫立在远远的夕阳下。他手执登山杖、眺望库克山的全身雕像静静的立在那里,在金灿灿的光影下,周身闪亮。
他就是埃德蒙•希拉里爵士,新西兰著名登山家和探险家。
1953年,希拉里与尼泊尔向导丹增合作,成功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成为第一个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顶峰的人。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高山中心,就在近旁,中心辟出专门区域展出希拉里征服珠峰和南极的巨幅图片及实物,包括登山服、靴子、登山杖等器械。
当时,我仔细浏览了简介和图片,虽有好多不懂的地方,但也看了个大概,那时我才恍然,这项令世人瞩目的殊荣,属于新西兰。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19世纪初,珠峰就成为世界登山家和科学家向往的地方。
在希拉里之前,珠峰带给登山者的只有挫折和死亡,它一度被视为“不可征服”。在当年的装备情况下,能够成功登顶,是不折不扣的人类壮举。
迄今,全球共有8千余人登上了世界巅峰,珠穆朗玛峰一直是人类证明自己攀登能力的圣地。
你需觅得所爱
1919年,希拉里出生在新西兰的奥克兰,母亲是一位教师,父亲做过文学编辑。后来,他把兴趣变成了谋生的手段,成为一名职业养蜂人。
16岁时,希拉里对登山运动产生了兴趣,并参加了登山俱乐部,经常和朋友们一起登山露营。
读了两年大学后,他决定退学回家和父亲、兄弟一起做起了养蜂人。
这是个需要体力的工作,终日的劳作使他的体魄更加健壮,但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也很乏味。
忙碌的夏季过后,他在冬季练习攀登,并狂热的爱上了这项运动。他想挑战自我,改变现状,过一种全新的、有激情的生活,但那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学者熊培云说,一个人,在他的有生之年,最大的不幸恐怕还不在于曾经遭受了多少困苦挫折,而在于他虽然终日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最喜欢做什么,最需要做什么,只是在迎来送往中匆匆度过一生。
而希拉里显然不是。
有一次,他和朋友去库克山旅行,就是这次旅行,让他认清了自己的心。
在山脚下的酒店大堂,他看到两个刚刚爬完新西兰最高峰--库克峰的年轻人,神气活现的被崇拜的人们团团围住,他当下就意识到,攀登高山,征服险峰,这也是他想要的生活。
第二天,他去爬了一座海拔3000米的山峰,那是特别开心刺激的一天,他在攀登中获得了极大的愉悦和满足。从那一天起,攀登珠峰的念头开始在他心里滋长。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乔布斯也说,你需觅得所爱,很幸运,希拉里找到了。
明确了人生方向的希拉里,非常清楚的知道他该往哪里走,而那座山峰已经耸立了亿万年,迄今无人可达。
险峰岁月
二战期间,希拉里加入了新西兰皇家空军,成为一名领航员。1945年,他退役回到了新西兰,并加入了本地的登山俱乐部,开始创造一切可能,迈向自己的理想。
他在不同的季节攀登高山,把库克山当成训练场,同时还练习攀岩和攀冰。
1951年,他首次挑战珠峰失败,伦敦探险家俱乐部作为投资者,损失惨重。
1952年,他虽到达了中国西藏珠峰北坡,但仍铩羽而归。
1953年4月,他加入了英国珠峰探险队,这是人类第14次冲顶世界之巅。探险队有400多人,其中脚夫362人,向导20人,还有10,000磅的行李。
想要攀登珠峰,需要庞大的团队协作,那是一项耗财、耗力、耗时的事业。
探险队在5364米建立了大本营,40天后,队员们适应了高海拔的生活。他们选出登顶小组,开始向世界之巅进发。
5月28日,协助希拉里登顶的两人小组,挥舞冰斧砍出台阶,将希拉里和丹增送到了8504米的营地时,已近黄昏。为了他们能够成功登顶,无数人做出了努力。
1953年5月29日上午11时30分,时年33岁的希拉里和夏尔巴人向导丹增成功站上了世界最高峰。
三天前,在海拔8200米左右,狂风大作。因为天气原因希拉里和另外三人同住一帐,空间狭小,翻身都难,即便可以勉强翻身,也要喘上半天。
为了减重,希拉里没有带睡袋上来,当晚他把所有的衣服都穿在身上,还是感觉寒风瑟瑟,直逼骨髓,寒冷让他难以安眠。
偏偏这时,睡垫又漏了气,他的全身只能平躺在地上,更是雪上加霜。
这是最难熬的一个夜晚,连他自己都开始迷惑,这样的自讨苦吃,究竟是为什么。
即使登的不是珠峰,大概在吃苦受累时,每一个登山者都会问自己,我们为了什么要自虐?
三天后,当希拉里和丹增自豪的俯瞰全世界的时候,这一切有了答案。
登顶后,希拉里为诺尔盖拍下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因为记录了人类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而闻名世界。照片中的丹增站在峰顶手举一块冰,上面插着随风飞舞的旗子。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丹增不会使用照相机,希拉里本人未能留下任何照片作纪念。他和丹增在珠峰上停留了15分钟,向南、向北分别遥望尼泊尔和中国西藏的美景。
从珠峰下来后,希拉里说了一句名言:“我们打败了这狗娘养的。” 这句话有些粗俗,却代表了他对珠峰又爱又恨,又敬又畏的复杂心理。
两人约定,不告诉外界谁是登顶第一人,他们一直坚称是两个人作为团队登顶。攀登珠峰并不是一个人能实现的壮举,不独享殊荣,以团队的形式承载美誉,是对伙伴最好的报答。
1999年,晚年的希拉里打破了迷局,他在《险峰岁月》这本书里说:“我们挨得很近,丹增把绳子松了松,我继续向上开路。接下来,我攀上一块平坦的雪地,从那里放眼望去,只有天空。丹增快步跟上来,我们惊奇地四处张望。当我们意识到登上了世界之巅后,我们被巨大的满足感包裹。”
当年情景,此时道来,已平静得没有光环,这是他对已离世同伴的缅怀和纪念,那险峰上的难忘时光,是他们共同的光辉岁月。
踏遍三极第一人
希拉里是个谦逊的人,他一直说,我就是一个养蜂人,我并没有征服珠峰,而只是征服了自己的身体。
登顶成功的他们,享受着英雄一般的礼遇,但希拉里并未停下探险的脚步。
之后,他攀登了喜马拉雅山脉的所有11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驾驶着改装后的农用拖拉机从陆路穿越了南极洲,成为世界第一个驾车抵达南极的人。
1985年,希拉里乘坐小型飞机,去北极探险,并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踏遍三极的人。
作为一名登山者,有时会被人问到,为什么要登山。其实,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定的原因。希拉里的回答更独特,他说,因为山就在那里。
时光荏苒,越来越多的人登上了珠峰,就连他自己的儿子也跃跃欲试,但希拉里极力反对,他说,我已经替你登过了。
对后来的人攀登珠峰的行为,他很少评论,但在登顶的过程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冷漠和令人发指的争名逐利,使他感到震惊和失望。
当年,他们不停地尝试征服珠峰,因为没人打败过它;现在,人们仍乐此不疲,除了挑战自己,大概还有一点名利心使然。
2006年5月,英国登山者戴维·夏普被困在珠峰山顶附近。这期间,有数十名登山者从他身边经过,并登顶返回,但没有人施以援手,夏普最终因缺氧而身亡。
年过八旬的希拉里知道后,他非常吃惊和不解。他说,登山者的冷血让他感到恐惧,如果能救活一条生命,他宁愿放弃"第一个登顶"的荣誉,因为生命远比爬上山顶更重要。
希拉里是一个巨人
因珠峰而成名,他此后的人生轨迹与尼泊尔密不可分。希拉里一生中,访问尼泊尔超过120次。
他成立基金会帮助夏尔巴人接受教育,并援建医院桥梁,而妻女却在尼泊尔与他会合的途中,死于空难。
他关心珠峰的环境问题,人类无节制的登山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些使他忧心忡忡。
希拉里把对尼泊尔人民的帮助称为“回报”,因为他的荣誉始于这里。他是一个慷慨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2008年1月11日,埃德蒙·希拉里在新西兰奥克兰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8岁。1月22日,新西兰为他举行了国葬,全国降下半旗,纪念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传奇探险家。
在葬礼上,时任新西兰总理的海伦·克拉克说,埃德蒙爵士谦虚地称自己只是一个养蜂人,事实上他是一个巨人,是一个英雄人物,不仅因为他“打败”了珠峰,还因为他的果敢、谦卑和慷慨。
这就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第一位征服者--埃德蒙·希拉里爵士的故事。
如果有机会去新西兰旅行,请别错过库克山脚下那个坚毅的身影,他一直望着那片山,那里是他梦想的开始,也是他心安的归宿。
注:图片及史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