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脸|师傅,去九寨沟。

刚去过阿坝的Zyq

昨天的推送提到了我七月份的一个重要的行程:

上海-绵阳机场-江油-九寨沟县-松潘县黄龙-茂县-成都


今天的新闻是这样的:

截至早上9点30分,九寨沟7.0级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75人受伤。

08月09日10时17分02秒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26千米。

.........


很多朋友都在公众号或是朋友圈下面留言,也有曾同行的朋友转发了新闻表示震惊。无论如何,说句马后炮的话,我还是幸运的。之于我也好,之于家人也好。然而,未身处灾区,除了搬运新闻报道,我不能说更多关于灾情和救援的内容。我想做的是,还原我若干天前在九寨沟的记忆,聊以安慰心里那些无法平静的杂念。

认真脸|师傅,去九寨沟。_第1张图片

(图来自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评估专报)

九寨沟县,原名南坪县。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其中一直有藏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很少与外界沟通,不为人所知。

1966年-1978年,大队人马进入其原始森林砍伐木材。

1978年后,国家下令停止伐木,并建立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2年底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同为最早一批的还有黄龙和武陵源)。

九寨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作为人,我们无法复制,能做的只有保护。谈及保护,我以为与当地的住民与宗教是密不可分的。九寨沟,顾名思义,以其九个村寨得名,藏寨中的藏民敬畏山神、水神,他们虔诚且朴素的信仰为九寨沟扎扎实实地撑起了一把保护伞。守护着大美山水,不辱神的使命。

后来,国家特别设立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区,并且当地严格执行“沟内游、沟外住”的规定,将原住的藏民迁出,合理地开展地质研究,制定管理办法。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九寨沟。九寨沟不仅仅是东方人的“人间仙境”或是西方人的“童话世界”,它属于世界,不会服从于任何人的利益。大自然雕刻出的绿水叠瀑,不容侵犯。

九寨沟景区呈“丫”字形,在沟口乘坐接驳车到达两个终点站之一,游览结束后在分岔口“诺日朗”乘坐驳车前往另一终点。终点方向是在司机驾驶靠近诺日朗时,由调度站随机分配,从而达到疏散客流的目的。从沟口到诺日朗可以沿途看到火花海、树正群海、老虎海、犀牛海等。我当时在树正群海下车,故欣赏到了林中的树正瀑布。

若是先到达长海(也是左支的海拔最高点),则参观结束后,步行2km左右到达五彩池。随后在五彩池站前往诺日朗。简而言之,左支的游览一般仅包括长海和五彩池两项。

右支通常认为是海子更丰富,景色更美的一条线。通常于箭竹海下车,往诺日朗方向,徒步与乘车结合参观。有箭竹海、熊猫海、五花海、珍珠滩与珍珠滩瀑布以及镜海。沿栈道顺着山形一直走,没有阳光暴晒,也有更多的拍摄角度,体力允许的话还是比较建议徒步。

九寨沟游览的另一大魅力就是季节和时刻上可遇不可求的景象。比如珍珠滩在日照下就更能看出光线折射,水流宛如珍珠落盘的气派。也有人独爱秋天的九寨沟,虽然水量没有夏日盛大,但漫山红叶倒影湖海,五颜六色最是迷人。

时晴时雨,时高时低,九寨沟永远不失情趣。海子壮美,我也爱走在栈道上,邂逅的古木桩,小水潭和野生松鼠……

这里的喀斯特,孕育了多彩的水草,60年一开花的箭竹,神秘的钙华树和堰塞而成的海子。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此言得之。

沟内外,商业化繁荣富足了一方人。沟外的酒店民俗、餐饮娱乐和演出游览到了傍晚,吸引着川流不息的游客,熙熙攘攘。九寨沟千古情,作为国内唯一一处5D表演,打出了“一生必看的演出”的广告。高超的杂技、精致的舞美、新颖的道具,全方位展示了从远古传奇、羌寨部落、汉藏和亲以及512大地震等主题。特别地,在最后的主题中,场馆设置了座椅的摇晃来模拟地震,以至于在昨晚的千古情演出中,游客们在逼真的特效与真实的震感之间,傻傻分不清楚。据报道,已有台上的一名实习演员遇难。

都说灾难无情,因为有人因此丧命,有家因此破碎。从茂县到成都的一路,我们还途径了汶川和映秀,走的是新的213国道,整车的气氛是凝重的。

拖着一副疲倦的皮囊从黄龙直达茂县,随着傍晚溜走,山区的天空在积云的背面透着诡异的蓝黑色。在山地的行程过半,所有公路只有两条单向车道,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悬崖峭壁。像弯起的手肘的弯道,集装箱和客车擦肩而过。虽然离茂县还有几十公里,但是能看到山体滚石堵塞江面的样子,植被覆盖的原貌上暴露出破败的伤疤。只觉得阴森和恐怖。载旅客也好,运输物资也罢,司机师傅们就是一地的电压,支持着一方的川流不息,保驾护航,使命必达。——记于7月26日晚

在中国古羌城的参观中,导游说,在512大地震中,茂县进出的公路被堵死,12天后才有救援器械进入,整个茂县处于自救的困境,活生生是个人间炼狱。但是,恰恰因为地震,原本半农半牧,骑马交通,生活原始落后的茂县羌寨之间,在重建工程中,有了公路,有了钢筋混凝土房屋。宛如重生的他们,更懂得享受当下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亲人,也更欣赏并感恩伸出援助之手的汉族人民。同样地,汶川在512地震以前贫穷落后,现在的汶川新城不仅重现生机,且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以下选自张经纬《我去过茂县山体垮塌那个村》(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

他说,汶川过去种苹果、梨子、樱桃就很好,但这里交通不方便,知道的人也少,所以一直卖不出去,价钱也高不上去。每年收了果子,只能看本地罐头厂解决。后来因为地震以后,建了新城,搞建设把路都重新修宽了。加上全国各地来慰问,援建的人,原先不知道这个地方的,都知道汶川了。所以基建搞完,恢复经济的时候,水果出售一下子就成了最优先的方案。说也奇怪,打那以后,汶川苹果出售是一年好过一年。现在他们家里只留了一点苞谷地,剩下的菜地全改种果树了。果树管理起来还没有农田那么费事,所以又有时间到重建后的汶川新城里跑车拉客,因为现在当慕名来汶川的游客也多起来了,日子也不差。

……

我只看到一个很小的尖角,当时不很信他,就问他,庙是什么时候。他说那就早了,是解放以前,本来山沟里只有一条小河,那年发生了地震,把小河堵住,水一下子就漫上来,把庙子给淹掉了,庙子边上还有好几家人家,也淹没了。就是庙子的尖顶最高,现在还能看到,别的房子,都在水下了。岸边上有一块白石头,本来在上山,地震时滚落到山腰,后来涨水也涨到这块白石就停止了,当地人觉得很灵验。后来这个新出来的海子,也就叫白石海。


我问他当时沟里住的人有没有事,他说,听老人讲,水涨得慢,加上人们多在山上放牧,看见水涨上来,就都跑到高处,虽然房子给淹了,但人都安全了。


他说的神乎其神,不由我不信。天色晚了,回他家里吃饭。借着生火煮饭的时候,我去上网查了一下,真有此事。1933年茂县叠溪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大地震,当时震级7.5级,震毁叠溪古城及附近21个羌寨,地震引起的洪水致使2万多人伤亡,在叠溪上游的松坪沟形成了十多个海子,白石海就是其中之一。

……


酒过几寻,话又回到刚才看到的那个湖中的寺庙尖顶。我觉得,山区生活最大的不测,就是地震洪水这样突如其来的灾难,要不是他提醒我,我根本想不到,就和这几十年前的地震遗迹遥遥相望。山里生活如此多艰,我问他有没有想过要搬到外面去住,不说去成都,也搬去茂县城里。


杨哥的回答让我有些感慨。他说,山里生活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过,有坏也有好处。他劝我往好了想,就像以前这场地震,尽管受灾了很多人,但要是没有上游滑坡形成堰塞湖,也就没有沟里这几个海子,没有这点景色。我们也不会有缘碰面。这里是山区,他出生以来,有记忆的滑坡、塌方就不止一次,差不多已经习惯了,这就是山地生活的一部分。过去,他们在山上放牧,整个寨子的人都分散在东边、西边各个山头,也不太容易受灾。


不过,松坪沟现在要学九寨沟一样整体开发,就把沟里的农民、牧民向外迁移,在沟外地势较低的河谷盖新房居住,这样就能维持沟内的自然风光,向游客开放。如今,沟里原有的农牧民向外搬迁,把原来东一户西一户散居的民家集中到新村里居住,让他们有点不习惯。他家在沟口有房,有地,也开了农家乐,周末的时候成都方向来的客人都要预约。可他还是向往以前山上放牧的生活。他不止一次说服我多住一天,第二天好有时间,跟他骑马上山去耍,到山上做饭去吃。


第二天一大早,我被屋外的哗哗不倦的溪水惊醒,起身去拍山沟里的晨景,一匹不知哪里来的黑色的马站在路中央,痴望着我。我终究没有骑马上山,因为着急赶回茂县看博物馆。我对川西震后的研究还是没有什么成果,倒是对川西山区人的生活态度,有了新的认识。


排排走在水坝边的短尾羊,临渊而立的野马,神秘而又骄傲。我记得。

四川平安,新疆平安。

认真脸|师傅,去九寨沟。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真脸|师傅,去九寨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