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系列之分布式缓存

缓存雪崩

由于原有缓存失效,新缓存未到期间所有原本应该访问缓存的请求都去查询数据库了,而对数据库 CPU 和内存造成巨大压力,严重的会造成数据库宕机。

解决办法

  • 设置不同的缓存失效时间。
  • 给每一个缓存数据增加相应的缓存标记,记录缓存的是否失效,如果缓存标记失效,则更新数据缓存。
  • 一般并发量不是特别多的时候,使用最多的解决方案是加锁排队

 

缓存穿透

缓存穿透是指用户查询数据,在数据库没有,自然在缓存中也不会有。这样就导致用户查询的时候,在缓存中找不到,每次都要去数据库再查询一遍,然后返回空(相当于进行了两次无用的查询),将会严重浪费数据库资源甚至导致数据库宕机。

解决办法

  • 接口层增加校验
  • 采用布隆过滤器,将所有可能存在的数据哈希到一个足够大的 bitmap 中,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会被这个 bitmap 拦截掉,从而避免了对底层存储系统的查询压力。
  • 如果一个查询返回的数据为空(不管是数据不存在,还是系统故障),我们仍然把这个空结果进行缓存,但它的过期时间会很短,最长不超过五分钟。通过这个直接设置的默认值存放到缓存,这样第二次到缓冲中获取就有值了,而不会继续访问数据库。

布隆过滤器

它是由一个很长的二进制向量和一系列随机 映射函数组成

能够迅速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一个集合中,当一个查询请求过来时,先经过布隆过滤器进行查,如果判断请求查询值存在,则继续查;如果判断请求查询不存在,直接丢弃

内部维护一个全为0的bit(二进制)数组,需要说明的是,布隆过滤器有一个误判率的概念,误判率越低,则数组越长,所占空间越大。误判率越高则数组越小,所占的空间越小。

布隆过滤器只能判断数据是否一定不存在,而无法判断数据是否一定存在。

优点:由于存放的不是完整的数据,所以占用的内存很少,而且新增,查询速度够快;

缺点: 随着数据的增加,误判率随之增加;无法做到删除数据;只能判断数据是否一定不存在,而无法判断数据是否一定存在。

使用场景

  • 反垃圾邮件
  • 不推荐以前看过的内容

原理

当一个元素被加入集合时,通过 K 个Hash函数将这个元素映射成一个位阵列(Bit array)中的 K 个点,把它们置为1。检索时,我们只要看看这些点是不是都是 1 就(大约)知道集合中有没有它了:

  • 如果这些点有任何一个 0,则被检索元素一定不在;
  • 如果都是 1,则被检索元素可能存在。

 

 

位图BitMap和布隆过滤器BloomFilter

  • BitMap:把数值转化为数组的下标,下标对应的值只存放一个bit 0或1 ,0不存在 1存在。判断时 根据数值当做下标找到对应的 bit 值,1存在,0不存在
    • bitMap的数值只能是数字
    • bitMap和桶排序的存数字有点相像
  • BloomFilter:把内容通过多个hash算法,转换成多个数组下标,下标对应的值只存放一个bit 0或1 ,0不存在 1存在。判断过滤时 多个下标对应的值都为1,则可能存在,只要有一个值为0,则一定不存在
    • 位图法的进阶版,只是有一定的误差率,但是效率是杠杠的!在大数据过滤中应用比较多
    • BloomFilter能对任何对象进行判断(因为是靠hash算法来得出下标的)

 

缓存预热

缓存预热就是系统上线后,提前将相关的缓存数据直接加载到缓存系统。避免在用户请求的时候,先查询数据库,然后再将数据缓存的问题!用户直接查询事先被预热的缓存数据!

 

缓存更新

缓存更新除了缓存服务器自带的缓存失效策略之外(Redis 默认的有 6 中策略可供选择),我们还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进行自定义的缓存淘汰,常见的策略有两种:

(1)定时去清理过期的缓存;

(2)当有用户请求过来时,再判断这个请求所用到的缓存是否过期,过期的话就去底层系统得到新数据并更新缓存。

 

缓存降级

当访问量剧增、服务出现问题(如响应时间慢或不响应)或非核心服务影响到核心流程的性能时,仍然需要保证服务还是可用的,即使是有损服务。系统可以根据一些关键数据进行自动降级,也可以配置开关实现人工降级。降级的最终目的是保证核心服务可用,即使是有损的。而且有些服务是无法降级的(如加入购物车、结算)。

服务降级的目的,是为了防止Redis服务故障,导致数据库跟着一起发生雪崩问题。

在进行降级之前要对系统进行梳理,看看系统是不是可以丢卒保帅;从而梳理出哪些必须誓死保护,哪些可降级;

你可能感兴趣的:(Redis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