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周林友:70多岁重走长征路


快,关注这个“军民融合微平台”,一起涨姿势~

【独家报道】周林友:70多岁重走长征路_第1张图片



【独家报道】

周林友:70多岁重走长征路


文\汤华明|编\Guitar|图\ 文东柏



【独家报道】周林友:70多岁重走长征路_第2张图片

老红军周林友之妻江玉华


福建长汀南山镇的周林友,16岁参加红军后,就再也没有回到故乡去,因为那里没有亲人,40多岁时,才娶了丧偶的妇女江玉华,也没有生养自己的孩子,身边只有一个养女周艳秀,但他这辈子是,幸福的,娴熟的妻子、孝顺的女儿还有他这个勤劳红军战士,一家人在温暖的环境里,共同走过了近30年时间。




人物档案:


【独家报道】周林友:70多岁重走长征路_第3张图片

福建长汀籍老红军周林友,曾住灌阳文市镇吉田村,后到唐家田村落户


周林友,福建长汀南山镇端克村人,1918年9月生,1933年参加红军,红五军团红34师102团战士,1934年11月,在湖南道县的仙子脚与蒋家岭一带的战斗中左腿受伤,追赶队伍到广西灌阳的文市镇的大吉田屯,已经追不上了,从此散落在文市区的唐家田以种田为生。后来娶荔浦县丧偶的江玉华为妻,没有自己的孩子,将妻子的女儿当成自己的女儿。亲人和政府曾动员他回故乡探亲,他说,故乡没有亲人了,我的亲人就在广西。1996年,享年78岁。




一、16岁的小红军追赶队伍,“鼻涕狗”爷爷救活了掉队的养父


【独家报道】周林友:70多岁重走长征路_第4张图片

周林友的养女周艳秀


       当我来到文市镇的唐家田村,已经找不到周林友老人的任何亲人了,他的老伴江玉华已经去世了14年,养女周艳秀也嫁到外地,唯一能见到的是唐家田附近周林友长眠的绣球山。几经打听,在文市镇的窑上村,找到了周林友的外甥女陆回姣,通过她又联系上了周艳秀。今年62岁的周艳秀,在5岁多时随母亲江玉华从广西的荔浦县,来到灌阳的唐家田上村二队,与养父一起生活的。在周艳秀的心里,养父周林友真的是一个完美的父亲。她说,大约是1962年,我在广西荔浦黄家的亲生父亲,不幸出意外没有了。妈妈江玉华实在没有能力带着我和哥哥生活下去,那个时候,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紧张时刻,农民能吃上红薯都很难。经人牵线介绍,我的母亲带着我来到灌阳文市的唐家田的上村二队,母亲改嫁了继父周林友,我就成为周林友的养女。


      那时并不是很懂事的我,不知道养父周林友是个红军战士,他给我的印象是个子并不高,面孔黑黑的,身板硬朗结实。说话很和气,所有的村民都很愿意与他交道。那时,我弄不明白,唐家田整个村的人都姓唐,为什么我的养父姓周?后来养父告诉我,他不是本地人,老家在福建长汀县南山镇的端克村,也是个穷苦人出身。红军在闽西建立苏区政权后,15岁的他就参加儿童团,很快就参加了红军的队伍。1934年夏秋之时,中央红军第5次反围剿失利后,他就跟随大部队(红五军团34师102团)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一路走到湖南道县仙子脚至蒋家岭一带,养父在与敌军交战中伤了右腿。16岁的他,在红军队伍里锻炼了一年,意志还是很坚强的,他拖着流血的腿,从湖南道县的仙子脚一直跟在部队的后面追赶,当他艰难地走到广西灌阳文市镇大吉田村(有的资料称大车田,周艳秀特别更正应该是大吉田)时,由于枪伤使得他的腿出现红肿,已不能赶上队伍了。到我长大后,每到夏天穿单衣的时候,我总能看到养父的腿上一大块黑乎乎的伤疤。


      部队走远了,养父却不能再动了。一个只有16岁的他,在这人生地不熟的他乡举目无亲,明天是死是活,他只有听天由命了。就这危急时刻,大吉田的一位好心老人看到受伤的养父。这个连正规名字都没有的好心人,大家都叫他“鼻涕狗”,后来养父让我叫他狗爷爷。狗爷爷看到他这个年龄还小的红军战士,拖着伤腿艰难行走,就把他带到家里收养。大约过了3个月,狗爷爷治好了外公的伤腿。那时,狗爷爷也很穷,连个家都没有,没有能力再养活一个人,就介绍养父到村里一户富裕人家放牛。在养父到了20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在唐家田、上村和窑上一带给人帮工。由于养父周林友的故乡没有亲人,他只能留在文市乡间了。



【独家报道】周林友:70多岁重走长征路_第5张图片

记者在灌阳文市镇采访老红军周林友的外甥女陆回姣




二、外姓的周林友,受到全村人的尊重


【独家报道】周林友:70多岁重走长征路_第6张图片

老红军周林友的养女周艳秀(黄玉英)的全家福




      周艳秀说,解放后,当地政府了解到养父的当红军历史,对他特别关照,将他落户到文市镇的唐家田村,还给他分了田地和一间足以住下的小房。我后来从本村人那里了解到,养父毕竟在红军队伍里受到党的教育,过惯了红军队伍里朴素的生活,政府在分配房屋时,特别给他分了没收地主的大房屋,但他却选择了唐家田唐音屯祠堂旁边一所简陋的房屋,而且只占一半。这事让全村的人感到意外的同时,也很敬佩养父的为人。


       当我的母亲改嫁来唐家田时,我正值上学读书的年龄,养父坚持供我读书。6、70年代,一个农村姑娘,能读到高中的在我们村仅我一人。那时家里虽然很穷,但是养父对我特别好,家里有好吃的,必定让我先吃饱,他自己穿戴破烂不堪,还要为我做新衣服。我记得他对母亲说,小姑娘不能穿得太破太旧,让外人笑话。在村里,养父为人好是出了名的,对待邻里村民非常友善。而对待自己则非常严格。一个外姓人,入住唐家田几十年来,老老实的做人,扎扎实实地做事,周围的人对他评价很高。我的印象中他生前从没有和人吵过架,也没和人红过脸,在家里也一样。60至70年代期间,养父他们的生活处于极度困难时期,吃饱饭都成问题,但他从不向政府提任何要求。在生产队劳动时,从不挑肥捡瘦。别看他个子矮小,干起活来比谁都卖力。村里的人对养父总是称赞有加,周林友,永远保持着老红军的本色。养父去世的时候,全村男女老少都自发送他上山。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个红军老战士的善良和厚道。



【独家报道】周林友:70多岁重走长征路_第7张图片

记者在湘江岸边红军精神纪念碑前寻访




三、养父的终身遗憾,没有走完长征路


【独家报道】周林友:70多岁重走长征路_第8张图片

周林友养女周艳秀夫妇俩


      我的养父周林友从儿童团到成长为一位红军战士,再从离队后成为一个普通的百姓,历经磨难。但在他的心底里,始终装着红军长征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他一直想走完红军长征路,每年桃花盛开的时候,养父就穿上红军的军装和草鞋,戴着斗笠,不管白天黑夜都要外出行走。每当人们看到他这身奇特打扮外出行走时,禁不住要问:老周,你这是要到哪里去呀?外公就坚定地说:我要走完长征路哦。


      80年代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的时候,有很多外地重走长征的人,还有各地的记者,先后来到我家里采访养父,听他讲述长征路上的故事,采访中央红军血战湘江的悲壮,养父总是十分耐心地接待他们。有很多次,他跟随那些重走长征的人,到当年他和战友行军的地方、打仗的现场,并肩重走好几天才回家。周林友的外甥女陆回姣告诉记者,外公曾经保管着很多当年当红军的物品:笔、本子、挎包等。大约在他去世的两年,我和母亲、姥姥都劝他回故乡看看,即使没有亲人在,看看家乡的故旧,看看曾经养育他的故乡的土地也行啊,可是姥爷还是没有回去。他说,我的家就在广西,你们都是我的亲人。后来,他跟我母亲和姥姥商量,决定重走一次长征路,一定要走到长征胜利的终点。我和母亲、姥姥非常理解他的心情,他是想念自己的战友、想念红军啊,都表示坚决支持。


      那一年春天,姥爷周林友从头到脚,戴斗笠、穿军装、披蓑衣、蹬草鞋,一副红军战士的模样,带着他几十年来保管的红军时期的物品上路长征了。可是,那时他已经70多岁了,身体条件不能允许他再爬山涉水、风餐露宿了,出门仅仅一个月时间,他病倒在路上,那些带在身边的红军时期的物品也都不见了。回到家后他就一病不起。直到去世前,他还在跟我说,一定要走完长征路。可惜,他的终身夙愿没有实现,带着遗憾离开了我们。





【天天福利】发红包了!长按复制此消息,打开支付宝就能领取!DHXihB29Vn


作者简介:

【独家报道】周林友:70多岁重走长征路_第9张图片


汤华明

1981年入伍在河南某部当侦察兵,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后到武汉某基地任汽车连长、新闻干事、副教导员等职。1998年转业到武汉晚报,任副主任、现任晚报首席记者。有幸成为我们文艺范工作室特邀记者,专栏发表其优秀代表作品,请广大朋友多提宝贵意见


【独家报道】周林友:70多岁重走长征路_第10张图片

记者在重走长征路上的留影


原创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载自微信公众平台:“军民融合微平台”ID:JMRGWPT2104195342,违者必究法律责任!



【独家报道】周林友:70多岁重走长征路_第11张图片
【独家报道】周林友:70多岁重走长征路_第12张图片

军民融合微平台ID:JMRGWPT2104195342


原创首发投稿:[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弘扬长征精神,从转发分享正能量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独家报道】周林友:70多岁重走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