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群效应》读书笔记

一、社群效应背后的六大驱动力:

荣誉驱动,利益驱动,关系驱动,事件驱动,地域驱动,兴趣驱动

群的初步形成往往基于除了荣誉驱动之外的其他五个驱动力,而社群的持久发展则是荣誉,利益和关系驱动。

社群在当下遍地开花的形势下,要运营好社群,不止是管理好社群,而是用好社群,不仅是社群建立者要用好社群,更要让社群成员用好社群。

而要做到这些,就要“深刻了解社群中人们的行为习惯,社群运转规律 并将之与自己的产品和运营结合起来。”

二、社群运营就是建立和维系关系

大群固然具有吸引力,但是在小群里人们的活跃度才更高,频繁互动,互相信任,粘连性也更强,关系更紧密。

作为社群运营者,应该把社群更细分,让每个小群里的成员都找到与自己兴趣,地域,关系更近的伙伴,建立持久关系。

社群的活跃和收入都遵循一个基础原则:三近一反,即相近地域,相近兴趣,相近年龄,一反是指相互帮助却又存在冲突和协作。

三、用群就是找到能变现的连接者

连接者是指将信息分享出去的社群成员。是推动信息在无数封闭小群中扩散的关键人物,也是帮助信息再次和多次传播的关键人物,是信息从一个人群到达另一个人群的纽带。

连接者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的大号,一种是愿意分享信息的普通人,只是他所分享的信息要被他人再次分享和传播,他才能成为连接者。

1.发现目标商品或服务的忠实用户,这类群员基于对商品或服务的满意和信任,更愿意与同类人分享使用的真实感受,这种真实性最打动人心。

比如本人所在的书法培训学校一直没有做过广告宣传,单纯靠家长的口碑传播,规模越来越大。

2.发现性格相对比较外向,渴望被别人关注,并能从为他人提供帮助当中获取快感的人。

比如文中所说的“姥姥团”。

3.寻找与目标产品或服务有些许关联的群员。

比如与书法培训相关的专注力培训,感统失调训练,闺蜜团,作文班,速读速记,国学,艺术等,大家相互成为连接者,互惠互利。

用群就是:不仅是要影响到群里的人,还要影响到群里人身边的好友,再让好友影响好友,形成层级递推。

而要让一个个小群裂变,人人都成为连接者,就要解决用户的六个诉求:

1.问答求助

2.炫耀

3.寻找共鸣

4.分享知识和资讯

5.管理和储备潜在关系

6.共同认可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

四、荣誉驱动的巨大威力——小池塘里的大鱼

人人都想成为小池塘里的大鱼,而不愿成为大池塘里的小鱼。

在这样的小池塘里,通过“够够手的进阶机制”比较和比拼,人们可以塑造自己想要的形象。

五、利益驱动

利益驱动是社群产生,成长和生命力持久的原动力。

这种利益包括:

(1)显性的资金收入,知识获取,自我成长。

资金收入是商家成立社群的初衷,当然在一些资源和服务共享的社群里,分享者通过分享链接会得到折扣价或返利,这种利益驱动会促使他去分享。

(2)隐形的体验感,包括荣誉感,愉悦感、成就感、认同感等。甚至,我们可以将病毒式扩散和“用户的成本收益账”等同起来。

互惠则是用好社群的制高点。互惠接口的六个原则:

(1)个性化:有别于其他同类型社群,在同类型社群中脱颖而出,能吸引大众去分享的特色化产品或服务。

(2)参与简单:互惠方式简单易行,不费周折,比如有些投票需要加关注,而有些投票只要打开点击投票即可。

(3)零成本:互惠方不需要付出多余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

(4)对社群和企业(或个人)都利好:双赢。

(5)利益可分享:去年学校搞过一次29.98元分享课程信息可得韩国煎锅,并得到四次课程,只要分享出去,并有人购买29.98的课程,分享者还可额外得到8-10元的红包,当时有的家长光红包就收入上百元,完全抵消了29.98的课程费用。

(6)可累积:可获得持续性关注和用户黏连。

设置互惠接口的根本是吸引无数社群主动合作。被人利用得越多 价值就越大。所以先让自己和自己的社群有可被利用的价值。

六、三人成虎——影响一个人不需要直接面对他,影响他所在圈子里的2-3个好友即可

关系驱动构成了小群效应的基础,也构成了用户转化,影响决策的基础,密集度会让小圈子发酵成大事件。

社交就是让信息在好友关系链中流动,是一切以信任为底层机制的活动。没有信任就没有社群。


社群运营就是:

1.用好用户和他好友的亲密关系

2.推动用户之间形成亲密关系

3.在运营者和用户之间推动形成一对N的亲密关系。

七、社群的七大分类和运营模式

(1)社群成员角色划分:根据用户对社群的贡献和影响力程度,将其分为原创用户、互动用户和浏览用户。

(2)强运营:社群运营者努力制造一系列话题和活动,鼓励和吸引成员来参与,或者规定一系列强力的规则,让每个成员都遵守,以壮大贡献内容和互动的人群。这些策略可以称为“强运营”。——运营者努力消耗用户时间

适用于人群范围明确的社群及社区诞生早期。

(3)弱运营:弱运营的实质是充分运用各种特性和各种机制、基础需求,将并将之融入产品的各项功能设计中去,让用户自发地行动起来,自发地去寻找结果。——让人们愉快地消耗对方时间。

运营的本质是争夺用户时间,强运营和弱运营的区别在于围绕的核心是谁(是运营者还是用户本身)。

(4)社群文化:我将你的目标视为我的目标,并自觉分配时间、精力和资源去帮助你努力实现这个目标,这就是事件驱动。模拟、确立并夯实了无数粉丝与社群运营者们的关系后,大事件就开始成为最大的驱动力。而运营者只需要经常做一件事,那就是:告诉粉丝一个目标。

比较和竞争为“事件驱动”披上了一件外衣,“模拟关系”则帮助“事件驱动”解决了时间短促的困扰,驱动粉丝和用户自动且心甘情愿地完成一次次不同的“大事件”。

学习了《小群效应》,才明白:

运营社群就是把所有群友通过一种亲密关系结盟,然后设立一个共同目标,借用竞争和比较手段,达到各自的目标并共同成长。

那我们的家校联系群现需要营造家庭氛围,采用激励,竞争或比较等手段,为所有家长设立一个目标——家庭幸福,然后通过一起学习成长的途径,达到共同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群效应》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