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事件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警醒?

最近争议不断的“海底捞后厨丑闻”还在持续发酵。北京市食药监局甚至再次约谈“海底捞”,要求“海底捞”北京地区所有门店一个月内实现后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曾经如此正面的大品牌面临此等境地,这不得不让人开始对中国餐饮行业重新审视,中国的餐饮业是否已经进入最危急的时刻?而信任,还能再次被找回来吗?

海底捞事件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警醒?_第1张图片

海底捞事件

“海底捞”算是餐饮界的神话。从品牌打造到无微不至的服务项目,都吸引了无数的消费者。可以说,到现如今更是成为了餐饮界标杆。

可是就在8月25日,媒体曝出的海底捞北京劲松店、太阳宫店出现老鼠爬进食品柜、店员在清洗打扫卫生用的簸箕时与餐具同池混洗、用顾客使用的火锅漏勺掏下水道等现象。一经曝光,网络瞬间炸出一片惊涛海浪。

而最惊人哑然的是,由于海底捞的公关的诚恳认错,以及海底捞董事会的一纸公开信把责任全揽,竟然引来了一片赞许?

难道“食品安全”这件事,比起这些公关宣传、广告效应来说,都是小事吗?只要不说谎,就可以获得原谅,甚至一白遮百丑吗?

如果连明星品牌都做不到以身作则,那老百姓真的就不知道还能吃什么了。

金钱豹只剩上海总店

抛去这次的海底捞不说,曾经高大上,价格令人望而却步的金钱豹,发展至今年,也从全国拥有26家门店到如今只剩1家。

不管背后发展还有哪些原因,但是食品安全问题却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相关信息显示,2014年9月4日《法制晚报》暗访组报道了金钱豹亚运村店、王府井店违规卖生食海鲜的报道,随后两家店遭到食药监部门的处罚,先后停业整顿。

海底捞事件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警醒?_第2张图片

而在2015、2016这两年中,上海金钱豹国际美食有限公司就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9次。违法行为类型有“造成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也有“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我们还能吃什么?

而再往小了说,就连入驻外卖平台的门店,都让人提心吊胆。虽然去年爆发的外卖黑作坊事件已经平息,但现在人们在选择上会更认准品牌。

可是认准品牌后的我们,又是被海底捞、金钱豹等众多大牌们如何对待的?

而这无限循环的轮回,能否被完结吗?想必这次真要等待食品安全局,能够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王昊律师提醒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今年最新的《胡润中国投资移民白皮书》中,有这样一组数据:34%的高净值人群表示考虑在国内换个城市生活。最主要的原因是居住地环境污染,占比达到52%;教育质量(44%)、希望去理想的环境生活(37%)、食品安全(24%)和医疗水平(21%)。

海底捞事件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警醒?_第3张图片

可以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越来越好,世界经济发展也在不断向前的大环境下,人们则更向往注重精神层面和食品的卫生安全的地方。

但现如今国内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而且还是国内一级口碑的大品牌的前提下,国内的食品危机问题已经走到了白热化。

而最令人感觉震惊的是,甚至因为海底捞的公关做的很到位,网上的负面消息竟然就有被搬回的可能。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也只能感叹,难道只是因为其服务的到位,就要对其最本质的问题进行包容吗?

这种情况也不禁令人想起前阵子,欧洲陷入食品安全恐慌的“毒鸡蛋事件”。同样是食品安全问题,英国公共卫生局(PHE)进行对其进行了调查和信息公开。而英国的食品标准局(FSA)联合与欧洲政府、行业机构和科学家合作,来一进步研究目前造成的情况以及对公共卫生的风险,以及真正的原因。

同样的问题,但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及侧重面的不同,不知道那些因为服务而对食品本身包容的人看到会有什么感受?而且在很多欧美国家,一旦某个餐厅有着食品安全问题,那么它就会受到严肃的处理,以及严格的调查,并且任何细节都会公之于众。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面对如此境遇,那些担忧自己或孩子未来饮食健康的人,就只能跑去可以令他们放心吃饭的地方了。

海底捞事件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警醒?_第4张图片

​王昊-北京瑞银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北京市律师协会信托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注册外国律师、钱伯斯个人荣誉获奖者,自媒体人(《王昊说财富》《看见王昊》)

[免责声明]:本文事实部分内容转载自:今日头条、央视网;照片转自:百度图片。事实部分内容未经本平台证实,对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海底捞事件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