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计算机与工程学科排名:MIT夺冠 中国23所高校上榜

世界四大权威大学排名之一的软科正式发布了《2018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中,MIT、斯坦福、CMU位列前三,中国清华大学首次进入前十名,排名第7。

7月17日,与THE、QS和US News并称全球四大权威学校排名的软科,正式发布了2018“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简称GRAS)。

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中,前十名中有7所美国大学,分别是:MIT、斯坦福、CMU、UC伯克利、UC洛杉矶、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

中国的清华排名全球第7,与瑞士的ETHZ(排名第4)以及新加坡的南洋理工(排名第9),成为进入前十的非美国高校。

据软科介绍,此次排名调查了全球4000余所大学,覆盖54个学科,涉及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最终,有来自83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余所高校出现在各个学科的榜单上。中国共有202所高校上榜,上榜总次数1700次。

总体看,美国大学仍然占绝对优势,中国高校表现也十分优异,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

全球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排行:MIT第一,清华第七

话不多说,让我们先来看看2018年工学领域最新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全球计算机与工程学科排名:MIT夺冠 中国23所高校上榜_第1张图片

中国计算机与工程学科排行:清华第一、浙大第二

我们看到,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前100名中,国内共有23所高校入围,分别是:

清华大学(第7名)

浙江大学(第14名)

香港中文大学(第19名)

上海交通大学(第28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34名)

香港城市大学(第38名)

华中科技大学(第40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并列第40名)

北京大学(第45名)

香港理工大学(第49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53名)

大连理工大学(第55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60名)

东南大学(第65名)

香港科技大学(第67名)

香港大学(第66名)

电子科技大学(第71名)

西安交通大学(第74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75名)

北京邮电大学(第76名)

南京大学(第83名)

西北工业大学(第84名)

中山大学(第90名)

与软科2017年的排名相比,中国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整体有了很大提升。去年,CS进入全球前100的中国高校排名如下:

清华大学(第19名)

浙江大学(第21名)

香港城市大学(第22名)

华中科技大学(第23名)

香港理工大学(第24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第27名)

上海交通大学(第29名)

东南大学(第37名)

香港科技大学(第38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45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57名)

国防科技大学(第58名)

北京大学(第60名)

香港中文大学(第64名)

武汉大学(第74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75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76名)

大连理工大学(第78名)

合肥工业大学(第80名)

中山大学(第88名)

西安交通大学(第99名)

北京邮电大学(第100名)

2017年全球排名第一的仍然是MIT,不过从第二名开始排名发生变化,依次是:UC伯克利、斯坦福、哈佛、CMU、UC洛杉矶、EPFL、普林斯顿、南加州大学和魏茨曼科学研究院(以色列)。

以下是2017年GRAS中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排名入围前50名院校榜单:

全球计算机与工程学科排名:MIT夺冠 中国23所高校上榜_第2张图片

中国有8个学科世界第一,浙大有45个学科上榜

就整体排名来说,与去年相比,中国内地此次上榜高校数量和学科上榜总次数分别增加了25%和32%,均有显著提升。

其中,中国有8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分别是清华大学(通信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武汉大学(遥感技术)、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和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与去年相比,“冠军学科”的数量增加了一个,2017年拿下冠军学科的分别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7所大学。

从国内高校的上榜学科分布数量来看,浙江大学是上榜学科次数最多的高校,共计45个学科上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以44次,43次,40次和38次上榜数排在全国前五。

从上榜学科分布领域来看,国内高校在理学和工学领域表现强势,以下学科上榜高校数量均超过50所: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电力电子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

软科世界大学学科排名GRAS,更多看中论文影响力

据软科官方介绍,软科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始于2009年,最初是沿用了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的指标体系,之后也在不断改进排名方法。

软科的ARWU是世界范围内首个综合性的全球大学排名,2003年首次发布,去年8月15日发布了第15版(后面我会对ARWU进行更进一步的介绍)。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GRAS”使用一系列国际可比的客观学术指标对全球大学在相关学科的表现进行测量,包括科研规模、科研质量、国际合作、高水平科研成果、国际奖项等。

以下是排名具体各项参数、指标等的详细介绍:

在大学选择上: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的对象是2012至2016年间在特定学科发表论文达到一定数量的大学。其排名的文献数据来自于Web of Science和InCites数据库。

排名指标与权重:首先计算大学在每项指标上的得分,具体为大学在一项指标上的数值除以该项指标的最大值(开根号)再乘以100。然后各指标得分除以100,再乘以相应权重进行累加得到该校总分。不同学科的指标权重系数有所不同,比如工科类学科的各项指标对应的权重系数见下图:

全球计算机与工程学科排名:MIT夺冠 中国23所高校上榜_第3张图片

指标定义与统计方法

论文总数 (PUB):论文总数指标用于测量被评价大学在相应学科的科研规模。指过去5年(2012-2016)被InCites数据库相应学科收录的Article类型的论文数。一所大学的论文根据所发表的期刊的学科分类(Web of Science categories)被划分到相应学科。

论文标准化影响力 (CNCI):Category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CNCI)指过去5年(2012-2016)被InCites数据库相应学科收录的Article类型的论文的被引次数与同出版年、同学科、同文献类型论文篇均被引次数比值的平均值。如果CNCI等于1,表明该组论文的被引表现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CNCI小于1则反映论文被引表现低于全球平均水平,CNCI大于1表明论文被引表现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国际合作论文比例 (IC):国际合作论文比例用来测量被评价大学在相应学科的国际合作程度。该指标统计过去5年(2012-2016)被InCites数据库相应学科收录的Article类型的论文中有国外机构地址的论文比例。

顶尖期刊论文数 (TOP):指过去5年(2012-2016)在相应学科顶尖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论文的数量。顶尖期刊指通过软科“学术卓越调查”得到的各学科顶尖期刊或影响因子位列前20%的期刊。“学术卓越调查”共选出41个学科的123本顶尖学术刊物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的14个顶尖学术会议。“学术卓越调查”结果中未覆盖的学科的顶尖期刊取自各Web of Science学科内影响因子处在最高20%的期刊,根据2016版《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公布的期刊影响因子判断。文献类型只包括研究论文(Article)。

教师获权威奖项数 (AWARD):指教师1981年以来获得本学科最重要的国际奖项的折合数。本学科最重要的国际奖项通过软科“学术卓越调查”得到。“学术卓越调查”共选出24个学科的27项国际重要学术奖项,最终有22个学科采用了奖项指标。奖项共享者的权重为获得奖金的比例。当一名获奖人同时署名两个单位时,各计0.5。为了更客观地反映一所大学的学术表现,不同年代的获奖者被赋予不同的权重,每回推十年权重递减25%,如2011~2016年的获奖者的权重为 100%,2001~2010年的权重为75%,1991~2000年的权重为50%,1981~1990年的权重为25%。

其中,关于教师获权威奖项数,计算机领域,GRAS重点关注这四个权威奖项:图灵奖、IEEE Medal of Honor、IEEE Control Systems Award、IEEE Control Systems Award。

GRAS和ARWU的权威性到底如何?

关于GRAS,网上相关信息较少,它的排名方法我们在上文已经所介绍。因为它也是对ARWU方法的一个沿用+改进,而ARWU提出更早,所以接下来我们对软科ARWU做一个详细介绍与分析。

可能大多数人没怎么听过ARWU,但是其实这是第一个全球性的大学排名,从2003年就开始编制和发行,而我们都比较熟知的QS大学排名是2004年才开始发布。

维基百科中对ARWU的介绍

ARWU其实原来是上海交大学术排名,后来因为rank音译改叫软科,是世界上最早的综合大学排名。目前与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QS、ARWU、U.S. News一起被公认为四大较为权威的世界大学排名。

ARWU的考量因素是:

1)教育质量:获得诺贝尔奖及菲尔兹奖的校友数量,占比10%

2)院系质量:获得诺贝尔奖及菲尔兹奖的教职员工数量,占比20%;在21大主要学科类别中学术引用最高的研究者数量,占比20%

3)研究成果:在《自然》和《科学》期刊中发表论文数量,占比20%;获科学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数量,占比20%;

4)人均学术表现:各高校的人均学术表现,占比10%。

由于ARWU侧重衡量高校的研究实力,以其客观、稳定、透明的排名数据和排名方法获得国际称赞,但也因过分侧重理工科而受到批评。

我们看看业界人士眼中的ARWU:

“总体来说:

1、这个排名依据的指标是纯粹的学术指标,而且这个排名是受到了国外大量研究学者承认的,权威性是非常高的;

2、这个排名其实不接地气,因为它更讨论学术方面的东西,对于教育素养、学生培养之类的因素几乎不考虑,所以人文强的学校在这个排名里面相对落后,理工强的学校在这个排名中相对靠前;

3、这个公司以及排名的名字没取好,听起来有点土……”

还有人表示:

“排名结果中的某些大学某学科甚至都是不存在的。”因此怀疑其真实性。比如说,今年的计算机排名中,国防科技大学竟然不在前100之列,而是排在116位,的确让人觉得意外。

大家对此排名褒贬不一,应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所有的排名其实都不是绝对的科学与权威,所以我们还是理性看待,可以部分参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数据,道本自然,大学排名,MIT,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