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始于接纳

刚到新单位就接手两个毕业班,压力真大。或许是教学质量这根无形的指挥棒在作祟,每天一进教室,就照设计好的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上课,一分一秒都不敢耽搁。

改变,始于接纳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可时间一天天过去,问题也一一浮出水面。最让我头疼的是A同学不遵守课堂纪律的问题。我每发出一个课堂指令,他必要大声接一句无关的话。上课时懒洋洋地伸长两条腿,一会儿用笔戳前桌同学,一会儿把后桌同学的笔记拿走,再或者跟他隔好几组的同学使个眼色,两人相视一笑,真让人看得头疼。更不要说他想喝水就跑到饮水机前接水,甚至上课时冲出教室往厕所跑了。好好的课堂就这样被他搅得鸡犬不宁。我利用课间十分钟找他谈过两次,他口头答应得好好的,下节课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图片发自App

常规谈心和课堂管理收效甚微,我不禁反思起自己的工作。是啊,一到新单位就接手毕业班,我多少有些焦虑感。这种焦虑,或者说是功利心,影响了我的心态。在教学中,我一心想着完成教学任务,并不关心学生的情感,也不跟学生多做交流。也许在我的潜意识里,我最关心的还是学生的成绩排名。这岂不是把课堂沦为车间,把学生看成为了流水线上的半成品?在我的内心深处,我只是希望A同学不要破坏课堂纪律,让我上课时能省心一点。或者说希望他上课专心一些,考试多考点分,最大限度地提高班级排名罢了。作为老师,我并没有关心他个人是否能最大程度的有学习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谈不上关心他的成长了。这样的出发点,即使找他谈了两次话,对他能有什么触动、又何谈成效呢?想清楚了这些问题,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改变,始于接纳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二天,我便去找班主任张老师了解A同学的情况。我了解到A同学成长于单亲家庭,在母亲的教养下长大。因为从小缺乏父亲的亲情和管理,加之他母亲对他宠溺有余,教育不足,导致他自由散漫,行为习惯差。因为违反课堂纪律,张老师曾经找他母亲沟通过,可是由于他母亲护短,最终不欢而散,沟通效果不佳。离开张老师的办公室,我决定侧面再找学生了解下。有学生说,“胡老师,他别的课也不遵守课堂纪律啊。”“老师,上次历史考试他在答卷上画漫画,根本没好好答题。”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道。

在了解了他的成长背景和他前期的表现后,我知道,要想这个学生行为习惯上正轨,还得慢慢来。我暂时能做的,首先是接纳他,然后找到跟他沟通的渠道和契机,再逐步矫治他的行为。

改变,始于接纳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接纳他,意味着“容忍”他对教学秩序的破坏,这和教学目的不相融。思来想去,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引导他。

营造平和友好的学习氛围。上课时,我尽量平和情绪,打造生动活泼的课堂,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这样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他上课的玩伴,有意识地淡化了老师和其他学生对他不良行为的注意,从而不动声色地引导他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观察他的课堂表现,给予他客观公正地评价。我注意到他有个很难察觉到的优点。那就是,敢于问问题。虽然他听课不专心,可能因为他对规则的漠视,他要是有自认为不懂的,倒会大声质疑。比如当我在讲宾语从句这个知识点时,因为听讲不专心,做练习时做错了,他会在我讲题时大声喊,“宾语从句要用什么语序?”其实,在他问问题之前我早就讲过这个知识点。有的老师可能这时候会大声呵斥他不专心听讲。我却表扬了他。我跟同学们说,A同学敢于不懂就问,值得大家学习。我注意到他脸红了——一个从来没有受过老师表扬又因上课不守纪受同学嫌弃的学生,时间久了,自我认同度会更低,积极向上的动力也会严重不足。我突然好像找到了教育引导A同学的法宝。是啊,即使常常违纪,他心里也有向上的小火苗,我要做的就是帮他点燃小火苗。

加强和他的感情交流,在交心谈心中建立师生感情和信任感。在和他交心谈心时,多问他的感受,也跟他讲我的感受,引导他从感情上尊重教师,尊重知识和课堂。告诉他一些上课要注意的细则,而不是对他简单的批评或指责。或许是我的耐心和宽容打动了他,他不再一副玩世不恭,毫不在乎的面孔了。现在,他还会主动跟我说说心里话。我想,在A的心里,已经慢慢接纳了我这个老师。

几个月过去了,他课堂上的表现出现了好的变化。虽然有时他还是会跟同学讲话,可一个提醒的眼神,能让他迅速安静下来。他上课大喊大叫的频率也减少了。同学们都说他英语课上有进步!

A同学的变化,也给我很多启示和思考。我想,所谓静待花开,也包括给像A同学这样的学生时间和空间成长。A的改变,让我知道了,不论什么时候,都要从内心深处接纳每一个学生,而不是一味关心教学质量。接纳意味着认可和宽容。宽容会让人情绪平和,从而多一份冷静去思考,就不会被坏情绪牵着走。


【观 察】人际关系的亲近,始于相互“悦纳”。教育的状态也是如此,老师主动接纳学生,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和对学习的信心便会在欣赏和悦纳的环境中不断增强。为什么教师喜欢把学生比作“花儿”呢?这是因为,不同的花,绽放的次序是有先后的,这正如孩子的成长,有的早熟,有的迟缓,无论是什么花儿,都有它惊艳的时候。教师认识到这一点,便会接纳每一个孩子,也成全了孩子。(黄老师点评)

你可能感兴趣的:(改变,始于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