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社会心理学(七):为什么不友善?

在人们的生活中,偏见,冲突和攻击行为总是最常见的,他们伴随我们左右,却从不曾被我们甩脱。但是,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看看社会心理学的相关整理吧!

偏见

偏见的产生原因:1、社会地位不平等,2、习得的价值观和态度,3、宗教影响,4、从众

偏见的形成过程:1、类别化,2、知觉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偏见产生的理论:1、替罪羊理论:在遭遇挫折与痛苦过后,转移敌对方向

2、现实群体冲突理论:一旦群体间在为稀缺资源竞争时,偏见于此产生

3、社会同一性理论:按照“归类”,“认同”,“比较”的方式将自己归于某一集体,并产生优越感

4、利群偏差:我们因基本归因错误而对群体成员报以善意的理解,而反向理解对方群体

5、公正世界现象:世界是公正的,一切情况皆事出有因

内群体偏见:当人们因某一特征而形成内群体时,会产生对内群体成员的偏好

实验证明:仅很少的共同点就可以形成内群体偏见,比如:相同的爱好等

产生原因:对社会地位,自我关注和归属的需要

外群体偏见:外群体同质效应:倾向于认为其他群体都具有很高的相同特质,而我们的群体则是很复杂多样的

产生原因:我们对熟悉的群体,我们容易看见其多样性,而对于我们不熟悉的群体我们则容易产生刻板印象

个人偏见:污名意识:人们在多大程度上预期他人对自己产生刻板印象

特征:1、对需要越高的人,偏见越深

2、挫折会加深成见

偏见的后果:刻板印象引起的认识偏差,使我们倾向于以一种更为简单和刻板的方式去认识另一方。

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产生原因:1、本能论及进化心理学,2、神经系统影响,3、基因,4、生化因素(酒精等)

攻击行为理论:1、挫折性攻击行为:攻击产生理论(修正):失败体验 OR 实际与期望的失望体验——产生挫折

挫折——产生愤怒+攻击线索+行为预期=攻击行为

攻击转移理论:当我们不能直接实施暴力行为时,则会选择转移攻击行为

2、习得性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回报理论:受早期攻击行为的收益影响,而选择攻击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当 观察攻击行为没有受到处罚后,人们更容易习得攻击行为

减少攻击行为:1、合理宣泄,2、文化影响,3、媒体影响(媒体以社会学习理论影响攻击行为的习得)

相关研究理论:脱敏作用:对同一情绪的反复刺激会降低人们的情绪反应

认知启动:在观察到某一类行为时,相关的大脑工作区会更容易响应

冲突与和解

什么引起冲突                                                                      怎样才能和解

社会困境                                                                             接触

竞争                                                                                    合作

知觉到的不公正                                                                 沟通

误解                                                                                    交流

社会困境于冲突的原因:基本归因错误使人们推卸责任,集体的责任分散使人们将责任推给其他集体

措施:1、缩小集体,增强个人责任感,减少集体责任分散效应

知觉到的不公正于冲突:措施:改变分配机制

面对冲突的GRIT策略:1、逐步(G),2、互惠(R),3、主动(I),4、(主动的减少)紧张(T)

镜像知觉:敌对的双方往往具有相似的印象于对方

IMPORTANT:1、偏见:内群体产生及效应,外群体同质化效应

2、偏见的后果

3、挫折—攻击行为理论、攻击的行为回报理论、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拒绝学习和回报)

4、脱敏作用、  认知启动(在观察到某一类行为时,相关的大脑工作区会更容易响应

5、面对冲突的GRIT策略、镜像知觉

6、用大目标和威胁可以促使原本敌对或不和的双方进行亲密的合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聊聊社会心理学(七):为什么不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