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

(写于2017年11月24日)

一、事由

一早起来,摆脱掉浑身的起床气,看到卫生间拥挤的人群,在厨房匆忙洗了把冷水脸,就踏进拥挤的地铁人群中。地铁果真不负所望的没有座位,想到挎包里放着的厚重书籍,顿时没了兴趣。昨晚随手一刷新闻已经燃烧了高额流量费用,想想还是将手机再次放进包里。抬头看着地铁线路图,真希望快一些,40分钟的路程能快一点,至少在我发呆的时间能走快一些。

匆忙踏进公司,买了早饭。刚做到工位上就发现旁边同事似乎有话想说。摆脱掉莫名烦躁的情绪,躲开同事的视线(原谅我还不太习惯别人莫名的热情),打开电脑想趁10分钟的时间看下新闻。刚启动微信,就看到好友A发来的一条消息;“xx,我昨晚被阿姨赶出来来了,和你一样。”心里莫名一紧,赶忙在qq和微信上给她发去信息,但是迟迟未见回复。想拿起手机出去打个电话,却看到邻座的小领导已经将视线扫描到我身上。无奈中打算开始一天矜矜业业的工作,顺便等待好友的回复。15分钟后看到电脑屏幕上跳跃的头像,点开看到好友发来的消息,说明了事情原委,但让我感触颇深的还是那句:“我想到这个暑假和你搬家的事情了。”是啊,好久没提起,没在梦中想起了。至少搬家这一课给我四个月的北漂生活打开了不圆满的开端。

二、往事如烟

犹记今年6月底在校园中给自己三年研究生生涯画上的遗憾记号。恍惚而过的三年,遗憾未尽的三年,梦想开启的三年。本以为经过四年大学生活的洗涤,已经明确自己想要的,想做的。可被赶出校园的那一刻才发现7年过去了,总是在离校才发现自己想要追寻的是什么。总能在微博和知乎,公众号上看到很多对于读研三年或者大学四年该怎么读,离校后悔等话题。但当自己亲历那个环境时,心态是不一样的。总想着三年如若重来我该怎样怎样。三年的时光没有将自己全部精力投进研究的学海里面,只有在毕业写论文之际才匆忙搞起了所谓的研究。三年也没有好好与舍友外出聚餐,k歌。我们总在互相逃避,为一些莫名的小事各自分开行动。仅仅在毕业典礼之后相约去校园拍合照顺带吃一餐饭。想想还是很可惜,大学四年教会我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却没能让这一理论应用在研究生三年中。

毕业时匆忙给自己找了份工作,因为害怕长时间失业让父母失望,因为逃避同学询问工作的目光,因为害怕再一次体会到找工作的艰辛。总想着先就业再择业,可是当真正工作以后却发现自己想要得更多,害怕自己没有再来一次的勇气,害怕以后再择业时面对的困境,害怕再一次让自己与他人失望。在心里给自己打了无数次退堂鼓,对现状的总总不满在心中累积快要喷发,但却在与他人聊天和每日的工作中慢慢冷却。

被赶出校园时,工作已经确定了,虽不是多体面,待遇优厚,但至少可以为以后想要实现的梦想去买单。与读研三年的同在北漂的好朋友B一起确定了租房意向,并在离校不远的地方找到了合适的房源。一方面好友上班方便,另一方面也能趁周末或假期去学校看书,逛书店。早早付下定金,约定入住时再付租金。可知,月有阴晴圆缺,事有坎坷曲折。入住那天与好友发生矛盾,许是相互忍耐后的情感喷发,或是一时情绪波动所致。这时的我们相互不肯退让,忘记了三年累积起来的丝毫情谊,将它一点一点撕碎在面前。事情的结果以好友B电话告知房东,在付了两个月的房租作为违约金后,房东将我赶出而结束。深夜11点北京,没有落脚地,尚且不论远房亲戚住在郊区,就凭那点微薄的情谊,他不见得会在深夜来救济一个无家可归的我。以往的好友早已离京。想到这些,心里很害怕。从小到大总在父母和朋友的庇护下,没有遇到如此棘手的问题,也从未面临如此大的困境。姑且不论以后何去何踪,就今晚看到街上稀疏的人群,看着脚下4、5件行李,兜里揣着为数不多的几百块钱。第一次害怕,害怕暴尸街头,害怕一无所有。拿出手机给在学校的好友A打电话,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却未想20分钟后她打车来到小区,帮我一起搬行李,找宾馆。这番情景让我们想起半个月前从学校搬出行李到这个地方的那天中午,6月底的阳光带着点阴郁,可能是因为毕业的我们心情所感。我与好友B在某个周末的上午将行李搬到所租的房子,等待房东交房的那天入住。一方面因为行李太多想让A帮忙,另一方面想让B看看我以后住的地方,大家闲时可以小聚。还记得我和A傻傻将重大达几十斤的行李搬上没有电梯的六层,还记得害怕好友B辛苦,我俩承担大部分重活,只让B呆在楼下看着行李,却不记得好友B的身高足足高出我俩2个头,也不记得好友B常年锻炼,足以承担这些重活。也罢,事已至此,往事如烟,徒想无益。如果非要想的话,谁还记得搬家的钱是我出的,即使我的行李只要打的都能带走;谁还记得大部分的行李是我和A连两人搬上6楼的;谁还记得租房是.....。

往事的可怕之处在于无论时光如何悄然流逝,它却一直深藏于心。往事似蛛网,牵连出那些久远被遗忘的回忆,牵连出那些事中人。在某个瞬间不经意涌出:睹物思人时,夜深人静时....。强迫将它抽离脑海,却发现这无异于扬汤止沸。租房事情已过去三个月,它在梦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在我口中提到的次数也寥寥无几。而和好友B自三个月前的那天后早已失联,害怕自己看到她闪动的qq头像,害怕听到她的任何消息。我相信我是自私的,在被赶出房子坐在出租车上的那时,我已将我们所有的联系方式删除。我曾经很怕在地铁的某站碰见她,毕竟我们相识的圈子那么小,却又觉得多余,世界那么大,如果不是某些机缘或者故意为之很难相见。

曾经我将朋友看得很重,总希望在他们眼中也能明显看到自己的身影吗,希望能得到同等的相待。总竭尽所能甚至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去许诺去帮助,后来慢慢发现,有些人,你不必等;有些事,你不必做;有些人,你需要遗忘;有些事,你需要尝试。久不联系的两个人会像两条相离的平行线越走越远,而你不必追更不必挽留。

经历相似的两人很容易去体谅对方的感受。当看到好友A信息的那一刻,我想到的是如此坚强的人、理智的人竟会发那样的短信。三年的朝夕相处时光让我深知A是一个理性而又深知自己所需的人。她会为了想要的去付出实践,可以为了一篇论文通宵熬夜,可以为了一份工作去报班学习,可以为了一份证书去自习一学期。即使面对比这更难的险地,她也未曾抱怨或者失望过,而相反每次当我遇到事情时总是想到寻求帮助而不是让自己冷静下来。有时候我觉得朋友A冷静得近乎冷血,未免不近人情。回想起同寝四年,我们四人虽小矛盾暗生不断,虽从未志同道合过,但也从未大吵大闹过,甚至一次明面上的争吵也未曾发生。其中的两位舍友早已远离北漂,我深知需要人的体会,我渴望被人需要的感受。两个人的缘分虽不是三生三世,但今生能做同学、舍友、朋友也经过前世几万次的回眸。

与好友聊天抱怨时,我总想起一句话:“锦上添花的人很多,雪中送碳的人很少”。我很珍惜每一个雪中送碳的人,我曾深刻体会到一个人在无助时抓住稻草的感觉,我和A曾在北京深夜街头狂奔,曾在凌晨哭着拖着行李奔走,我们有过很多心酸的曾经,也有过很多美好的回忆。就像现在合租的舍友,虽是同学,但三年的时间接触太少,谈不上好友,仅能以泛泛之交而论。但在我无助、流落街头时是她给我提供了港湾,我很感激这一切。

三、梦想,搁置的行囊

毕业之际,看着身边匆忙逃离北京的同学与好友,不免有些担心与失落。每一次在失望与放弃之际都告诉自己,还记得留京的目的吗?不为一纸户口,不为50平小房,更不为一朝钓个金龟婿。你需要的是经受住时间的检验、事情的压榨,罔顾世人眼光,仍能坚持心中所想,在浮躁逐利的城市间寻找自己,发现真我。找寻到自己想要去追求的,想要拥有的。梦想,对于很多人来说张口即来,但于我。像是被搁置的行囊。从未打开过。回顾求学20余年,总在父母与老师期待中艰难往上,在别人羡慕与期待中去前进去追逐。却从未想过自己想要去做的,当然偶尔一时兴起也会去尝试一下,但终不了了之。小时候的梦想是当记者,小学五年级第一次接触英语时,牢牢记住了reportor这个单词,觉得记者能站在台前,畅所欲言。十八岁的梦想是一名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接受学生倾慕的双眼,家长尊敬的目光。22岁大学毕业的梦想是愿意尝试除教师职业之外的其他的职业。许是4年的师范大学求学生涯让自己失去了对教师这一职位的青睐,或许也是自身能力不足后的胆怯与逃避。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