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用矿机挖矿吗?Staking已开启“躺赚”模式

10年的时间,区块链共识机制已经从中本聪初创的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一家独大发展到了PoW与PoS(Proof of Stake,权益证明)分庭抗礼的局面。随之而来的Staking经济也异军突起,成为除矿机挖矿外获得代币收益的另一种方式。

从高能耗的PoW到泛PoS
PoW和PoS是区块链世界的两种主流共识机制。所谓PoW就是工作量证明,当年中本聪发明比特币所采用的就是这种共识机制。众所周知,区块链就是一个分布式的账本,把此前由中心化机构记账的权利下放给全网的节点。然而,到底由哪个节点来进行记账就要通过全网节点共同竞争去计算一个Hash值来确定,谁最先计算出来谁就拥有记账权。这个计算Hash值的过程也就是节点为争夺记账权所做的工作量,这种机制就被称为工作量证明。
还在用矿机挖矿吗?Staking已开启“躺赚”模式_第1张图片
随PoW机制发展而来的还有区块链世界一个庞大的产业——“挖矿”。此“挖矿”非彼挖矿,它与头戴矿帽、满脸尘垢的矿工搬运矿石的场面完全无关,而是指区块链节点通过Hash计算获得记账权,最终获得代币奖励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矿工要提高挖矿的效率靠的是强壮的体魄和长时间的劳动,而区块链世界“挖矿”效率的提升主要靠的是节点设备的算力提升。
于是,为了在PoW机制下获得更多的收益,区块链节点展开了一场算力战。从最初的计算机“挖矿”到专业矿机的出现,最后再到矿机的不断更新迭代,不仅催生了无数在电价低廉地区安营扎寨的“矿工”,还托起了如比特大陆一样的巨头矿机厂商。
与此同时,大量的算力和电力消耗也使PoW这种共识机制备受诟病。随着时间推移,PoW 共识机制确认速度慢 、耗能严重的问题也越发突出。在此期间,有人提出 PoS共识机制,并且越来越多的人认为,PoS 才是应用型公链的未来。
所谓PoS机制简单说就是按照持有此币的数量比例以及持有的时间发放利息,就像把钱存在银行一样,权益越多获得的回报越高。这种机制的优点显而易见,一是节能,二是不需要像比特币一样利用矿机挖矿了,或者说“持币即挖矿”。
最近新上线的公链普遍采用了PoS或泛PoS的共识机制。甚至连当前市值排名第二的公链以太坊也将在2.0版本中把PoW机制转变为PoS。共识机制转变后,以太坊将确定一个数字作为权益回报率。按照最初的计算结果,由于以太坊网络上的权益ETH总量为3000万,利率大约应该为2.20%。如果权益ETH的数量有所下降,回报率就会相应的增加。反之,如果权益ETH数量上升,回报率就会下降。

异军突起的Staking经济
随着PoS共识机制的越来越成熟,以及各种泛PoS公链的不断出现,一种叫做Staking的经济模型也越来越火热,甚至被业内人士称为“挖矿2.0时代”。
其实,Staking并不是什么新出现的事物,就是PoS机制下质押代币获得收益的行为,它不完全等同于PoS,准确说是PoS机制下的一个模块。用户把自己的Token委托给节点,节点会获取系统通货膨胀和手续费的收益,然后分给委托给它的用户。
Staking的节点有别于矿池,他需要用户的信任,一旦作恶便会没收他质押的Token;节点的职责主要是维护网络安全,参与社区治理投票,因为其收益会分配给把代币质押给它的用户,所以普通用户更有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Staking的激励机制一般都是通胀型。通胀其实指的就是项目代币的增发,它也是 Staking 收益的根本来源。通胀率一般在5%-20%,当然,这和质押率有关,比如假定100%的质押才能获得20%的收益,而实际情况肯定不会所有的币都质押的,即收益会比假定的情况少。
还在用矿机挖矿吗?Staking已开启“躺赚”模式_第2张图片
据 Stakingrewards.com 数据显示,当前,POS质押收益类项目的平均质押比例约为30.91%,平均的质押收益接近11%。其中在已经质押的所有加密货币市值中,EOS的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Cosmos、Dash、Tezos、NEM等知名项目。但是EOS的质押回报率却非常低,只有1.84%,远不如Cosmos的12.62%。
还在用矿机挖矿吗?Staking已开启“躺赚”模式_第3张图片
在回报率前10的项目中,最高的达到了159.22%,最低也有13.05%,平均回报率超30%。所以,选择一个好的项目进行质押,所获得的回报绝不亚于在PoW机制下挖矿所得的收益。
这种经济模型,对于区块链节点来说最大的吸引力就是不用付出矿机购买、电力消耗、矿场建设等成本就可以获得代币收益,可以说是一种“躺赚”模式。一般来说,主网新上线,刚开启Staking计划的区块链项目由于代币质押比例较小,早期参与者将会获得比较高的收益。因此关注诸如火币Prime首发项目TOP Network等具备巨大潜力的项目,及时参与其Staking计划将有机会开启“躺赚”模式。

PoS共识机制的改进
既然越来越多的区块链项目选择了PoS机制,并实行Staking计划,难道PoS机制就如此完美吗?其实也并不是,很多区块链项目都是在PoS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和修改的。
以TOP Network为例,虽然主网上线后也将采用代币质押的经济模型,但是它所采用的共识机制并非简单的PoS或者DPoS,而是独特的PBFT-DPoS机制。因为在传统的PoS或DPoS机制中,谁持有的代币数量多谁的权利就大,特别是DPoS机制更是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去中心化的优势。此前,采用DPoS机制的代表性公链EOS上线后,曾一度被人认为违背了区块链精神,甚至认为EOS不属于区块链。
鉴于此,TOP链所采用的质押模型不仅仅从代币数量一个维度考虑,还将综合节点历史信誉、节点算力等多个维度,被称为Comprehensive Stake。同时,通过结合VRF和PBFT算法,以实现安全、平等的共识机制。
VRF算法全称为可验证随机函数(Verifiable Random Function),主要作用是在区块链选出块节点的过程中,生成一个真正随机且无法被预测的值,以保证网络安全。PBFT算法的全称是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在部分节点作恶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达成共识,从而保证整个网络的安全。
TOP链的Comprehensive Stake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对节点的算力有要求,节点需要有基本的算力才能加入到网络中参与共识。其次是对节点的网络能力有要求,TOP会从候选节点池中随即选择一批检验节点,对其网络宽带进行测试和衡量。同时,对节点的资产权益也有要求,进行权益质押的节点账户下须具有锁定时间的Token数量,而且锁定须满足最小时间长度。最后,对节点的工作信誉度也有要求,节点对TOP链的历史总贡献就是它的信誉度,如果节点曾经有恶意行为并导致质押权益被没收,那么它的信誉度就是负值。
无论采取哪种泛PoS共识机制,Staking经济显然已经成为区块链参与者获得稳定收入的一种新兴模式。当然,在参与新上线的Staking计划时,除了考虑收益率之外,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个有价值、成长潜力大的项目,否则高收益的背后可能就是万丈深渊。

推荐阅读:
创业项目曾被华为收购,进军链圈又被火币青睐,他的区块链项目究竟有多大潜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业观点,技术分享,TOP,Staking,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