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二)

前言:
产品经理的几个特点:
1、 给自己做了5年的规划。
2、 每周的工作时间超过70小时。
3、 用用户调研的方法和亲朋好友聊天,试图挖掘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4、 看到路边商店橱窗里的产品,总是会想“这个玩意是解决什么需求的”。
5、 很像知道某个产品的产品经理如何给自己的产品排优先级,花费多少资源,猜测手边的任何产品即将出现的三个升级是什么。
6、 你对描述事物背后逻辑的东西很感兴趣。比如一则社会阴暗面的报道,往往有背后的逻辑。
7、 你会给自己的孩子计划“功能点”,并且为其各种技能的成长制定路标规划。
8、 你的婚礼上会有一个PPT演示,之前准备过程会有一份Project文档。每一个问题都会记录到一份文档上,并且不断升级版本号。
9、 手机不在兜里的时候,你也会感觉到好像裤兜在震动,有电话来了。每天临睡前最后一件事和起床后第一件事都是检查E-mail。
10、 你总是问“为什么?”:为什么要做?能不能不做?为什么要我做?为什么现在就要做?
————————————————————————————————————
解决问题的通用思路:
为了什么?做什么事,解决什么人的什么问题?何时做?谁来做?效果如何?

战略层:做某件事情“为了什么”是大前提。这个问题涉及到价值观和理想层面。
做事前:从“解决什么人的什么问题”得出“做什么事”?其中“什么问题”和“什么人”对应用户需求和目标用户,“做什么事”则是从用户需求转化成产品需求。
(1)“什么问题”:想清楚“现在在哪儿”、“想要去哪儿”明确目标与现实的差距。
(2)“什么人”:谁?哪里发生?持续多久?频率怎样?
(3)“做什么事”:分析问题和制定对策,综合考虑拥有的各种资源,给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问题不一定能解决,要看资源;问题不一定都要解决,要看成本、代价。
做事时:“何时做、谁来做”对应项目和团队,着重讲的是计划、控制与执行。
(1)“何时做”:提醒我们思考,这件事为什么是现在做?时机是否合适?
(2)“谁来做”:提醒我们思考,这件事为什么是我们做?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做事后:“效果如何”是总结、反馈,持续改进、不断提高。

举例:计划一次旅游
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寻找刺激还是放松?目的不同导致的目的地也不同。
旅游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汽车还是飞机?
旅游住哪里:酒店还是帐篷?
几天时间?多少人?……

做一桌年夜饭是一个具体的问题;如何设计一套政治制度是一个具体的问题;如果让公司的会议室、投影仪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一个具体的问题;如何买一辆家人都满意的车是一个具体的问题……

任何事情都可以记录成一份文档,思考清楚了,真正到开始做事的时候,其实已经搞定问题的大半了。

生活中任何事情都这样想会不会太理性,反而没意思了?我认同,所以对待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用上面的思路,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感性一些、轻松一些。
————————————————————————————————————
后记:
不是每个人都能以产品经理为业,但在我看来,产品经理是一类人,他的做事思路与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的生活问题。只要你能够发现问题并描述清楚,转化为一个需求,进而转化为一个任务,争取到支持,发动起一批人,将这个任务完成,并持续不断以主人翁的心态去跟踪、维护这个产品,那么,你就是产品经理。至少,你已经是自己的产品经理,这才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真谛。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