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那些孩子教我的道理

养一个孩子,人生重来一次。

从婴儿呱呱坠地,他(她)就开始了对世界的探索,而父母,就开始了对他(她)的探索,开始了对儿童教养的探索,开始了对人类认知的探索。

从眼睛追随摇铃的声音和移动,婴儿发展听觉和视觉;从大口大口喝果汁,婴儿发展味觉;从不停地啃自己的小拳头,婴儿发展触觉,进而区分自己和世界。从一个婴儿身上,你可以看到一个新生命是如何在深植于内心的“精神胚胎”指引下,一步步发展自己的感觉统合能力。那种旺盛蓬勃的生命力,真叫人感动。

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开始她只会哦哦啊啊,手指东西发出这些单音节词。后面会喊爸爸妈妈之类的称呼,但词语仍然不多,还是指认物体让大人猜意思,猜不中就着急摇头,天天做“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游戏,真是累心。这样的过程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忽然有一天,小嘴里就蹦出四字的词语,简单的句子,再后面就特别流利了,现在则是伶牙俐齿了,不得不感慨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啊。

我们抚养儿童,给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的粮食,可实际上,儿童也反过来影响我们,让我们明白一个生命的生长过程,甚至,告诉我们一些我们也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明白的道理。

有一段时间,女儿知道买新衣服、新玩具了,经常吵着要我买这买那。和她一起在网上挑挑拣拣,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挑花了眼。开心是开心的,毕竟女人的天性就是“买买买”,可面对众多商品,选择综合症就不免犯了:实在不知道该选哪件。这时候,女儿就会在旁边来一句:“挑贵的,越贵的越好。”这句大气的话让人不禁莞尔,这个小小的人儿简直洞若观火,一语道出真相。我总是想着挑价廉物美的,在一堆便宜货里淘宝,希望能找到让自己满意的。事实是每次都做无用功,便宜货里实在没有看得上眼的,最终只得悻悻作罢,浪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可下次还是这样,乐此不疲,几乎成了死循环。可女儿却一下指出解决之道,虽说不是所有贵的商品都是值得买的好货,但大概率是成立的。有了她的金句,我也能从淘宝的死循环里跳出来,在贵的商品中挑中合心愿的下单。这时候,她总是得意地来一句:“我说的没错吧?越贵的越好!”我也只好点头称是。这让她越发得意,经常在看到我们买东西时搬出来,作为验证她聪明的证据。

吃饭是每个家长和孩子面临的大问题。每每吃饭,我们都会要求她把碗里的饭吃完,告诉她,不能剩饭,米饭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不能浪费。每到这时,小小的人儿就流露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惆怅:“可是我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我不能保证吃完剩下的饭。”听到这句话,总是让人忍俊不禁:这么小的事怎么也能扯上这么大的主题,真是小题大做。可细细想想,这真是一条无可辩驳、颠扑不破的真理啊!我们谁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呢?农村小伙刘强东,当年怎么料得到自己日后创办京东财源滚滚;一生郁郁寡欢的梵高,怎么料得到死后一举成名,画作价值连城;出生皇家的崇祯皇帝,怎料得到自己落得个煤山上吊自杀的结局。还有各种政治界、文艺届反转的人物不胜枚举。人生的际遇,有时候真是无法预知的,一个偶然事件,就会让你的人生走到另一条道路上,而我们无法掌控。我们能做的,只有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围内,尽量做到最好。

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当我赌气说“不生你就好了”时,她回击一句:“那你的肚子一直鼓着!”看《新闻联播》的时候,妞会突然发问:“为什么人老了才能当领导啊?领导嘛,就是到处跑、发言用的。”有时候还会突发奇想:“妈妈,人为什么长两个眼睛啊?为什么不长在额头上啊?要是长在脑袋上就好了。长在后脑勺上,爸爸就不会说我用后脑勺吃饭了,还可以看到后面的情况。”“妈妈,是不是一直有人啊?就是,人要死的。然后又有人,又死人,一直这样,就一直有人啊?”......

儿童的世界真是我们成人无法想象的,那个小小的脑袋有太多的不可思议和不同寻常,往往反衬出我们的理所当然和教条死板。

那些孩子教我的道理,常常让我感慨:孩子是真正的智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40.那些孩子教我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