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9夜读《中庸》

本月二十五日,在油田党校东学术报告厅,为油田女工干部培训班授课,拟好了课题《中华传统—处世之术与治家之道》,怕辜负主办方信托,有心事牵挂,不敢外出应酬,在家读书思索。

《管子·牧民》中记载:“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管子是管仲,春秋时期著名法家人物,四大改革家之一,成就了齐国的春秋霸业。维是古代用作牵系物品的大绳,引申为对事物起重要作用的东西,代指国家法度与准绳。

管子认为,维系国家制度有四大纲领,缺少了一个就会使国家倾斜动摇;缺少两个就会危险,缺少三个就会被颠覆,缺少四个就会灭亡。如果倾斜和动摇,还可以扶正,处于危难还可以转危为安,被颠覆了还可以东山再起,但是如果灭亡,就再也没有任何措施可以拯救了。

管子所说的维系国家的四个纲领就是:礼义廉耻。

治国如此,治家亦如此,做人亦如此。

第一,礼。礼本是春秋时期举行祭祀活动的一种仪式,因为举行祭祀仪式有严细的程序,严格的制度,严明的秩序,严酷的惩戒,所以礼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制度,被统治阶级所推崇。繁体字的礼为示字偏旁,右边上为曲,下为豆,代指祭祀仪式上用于供奉的牺牲、酒水、五谷、香烛、果品五种祭品。示的本意为表现出来给“人”看,这个人不是指具体的人,而是泛指天地鬼神及祖宗。用最好的物品,表达内心最真最诚的心意,给天地鬼神看。礼是身份社会中维护组织体系的重要手段,可以通俗地将“礼”理解为用于约束和规范行为的法则。在体制框架内,必须有一种组织成员共同认知的,共同遵守的制度,通过统一个体行为来达到统一集体意志的目的,这就是礼的核心。

第二,义。义的本意很简单,就是合宜的道德,行为或者道理。如果将礼视为体制内强制性的制度约束,那么义就是体制外非强制性的道德约束,是人们共同认同的道德规范。义的道理很简单,但实际行为起来却很困难,因为人都是从维护个体利益出发的,在个体与群体,局部与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人会出于本能地自我保护,趋利避害,甚至作为损害群体整体利益的行为。礼是外表,义是内心,是一种面对既得利益的取舍,是一个道德高地。

第三,廉。孔子在《论语》中仅有一次提及“廉”。《论语·阳货》中说“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意思是给人家添麻烦,让人家为难,而我却享受利益,这样做不是廉。

廉的本意是建筑形式,是古代建筑厅堂的侧边,引申为有棱角,用来比喻人品行端方,有气节,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再后来延伸为不贪。廉与贪相对,贪是不知满足地追求,廉与之相对应,本意就应该是知足,懂得适可而止,懂得恰如其分。

孔子在《论语》中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身为领导,不担心缺少金钱,而担心财富分配不公,不担心百姓贫穷,而担心国家动乱。少数人将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据为己有,这就是贪。

只要公平公正,财富均等,便不存在贫穷与富有,百姓也不会抱怨,天下和睦。百姓和睦安定,国家政权就不会有颠覆的危险。归根到底,廉不是外界对当权者在位者的需求,而是当权者维护统治地位的内在需求。

下一章,重点谈耻。

0479夜读《中庸》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0479夜读《中庸》)